沪教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数学试卷(新教材)
(完卷时间:80分钟)
第三部分 (共21分)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7分)
(1)620克=( )千克。

(2)( )个15 是 35。

(3
(4)袋子里放了4个白球和1个黑球。

每次摸一个再放回。

小胖连续摸了4次,都是白球。

他第五次摸到的球( )是黑球。

(填“一定”、“不可能”或“可能” )
(5)根据统计图填空。

某城市2006年建成住宅面积统计图
(单位:万平方米) 2006年12月制
第( )季度到第( )季度之间建成的住房面积增加最快。

(6)把7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7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
了84平方厘米。

拼成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平方厘米。

(7)小胖去超市买了一些同样的可乐和同样的矿泉水,正好付了60元。

已知每瓶可乐4元,
每瓶矿泉水3元。

小胖两种饮料都要买,最多有( )种不同的买法。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3分)
(1)239500用“万” 做单位写作23.95万。

……………………( )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0510152025303540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
(3)两个大小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8分)
(1)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但不平行,这个四边形是()。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2)将若干个苹果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到4个,那么还多12个,如果每人分到6个,那么正好分完。

小朋友有几个?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或算式错误的是()。

A、解:设小朋友有x个。

B、解:设小朋友有x个。

4 x+12=6 x6 x-12=4 x
C、解:设小朋友有x个。

D、12÷(6-4)
4 x+12×4=6 x;
(3)下列各图是小胖画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B、C、、
(4)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为14厘米和16厘米,它的一条高为1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05
B、210
C、224
D、240
四、看图计算:(共3分)
下图中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问:它们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做功?
学生:风能吹动船帆使船航行,对船做功。

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轮机转动,对水轮机做
功。

教师:这位同学表述的很清楚,大家能不能给他一点掌声啊?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还有那些物体也能够做功的?每一小组一边讨论一边写在
纸上,看看那一组写的多?
3 分钟后,让学生展示,教师小结:如果一
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
就具有能量。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能量中的一种即机
械能。

板书:第三章第四节机械能
出示两张图片,
教师问:高速行使的列车和奔跑中的刘翔具有能量吗?
学生:具有
教师:列车和刘翔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运动。

教师:这种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板书: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动能的物体有那些?
小组讨论,展示,教师小结。

教师:动能有大有小,那么动能大小怎样来衡量?
学生:通过做功的多少啊?
教师:不错,动能越大,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反之则小。

通过这种方法,每一小组在阅读课
本77 页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影响动能
大小的因素。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这些实验让学生课后完成,打出幻灯片。

教师:老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实验,大家按照这个实验来探究一下上述的问题。

(每一小组实验,汇报结果)
总结: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它的质量和运动速度都有关系。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板书: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它的质量和运动速度都有关系。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教师: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下列两种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学生实验:压缩弹簧,沙袋打击四角钉有长钉的木
板。

教师:在这里弹簧,沙袋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弹簧被压缩,沙袋被举高
教师:被压缩的弹簧和举高的沙袋是否具有能量?为什么?
学生:具有能量,因为它们能够做功对其它物体。

教师:我们把这一类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小结、板书: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被举高的物体所具有
的能量叫做势能。

教师: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又叫做弹
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又叫做重力势能,
动能和
势能都归属于机械能。

一个物体既可以拥有动
能同时也可以拥有势能。

(总结)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四节机械能
一、动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二、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被举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又叫做弹性势能
2、被举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又叫做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都归属于机械能。

六、课堂练习
1)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待在那里,它有没有能
量?有什么能量?
(2)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
事例。

(3)猜想一下机械能的单位
机械能(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2、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3、了解机械能的单位
(二)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敢于探究的意识
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在小组中,养成与人和谐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响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科学探究。

三、教具:
铁支架,长木板,滑块,重物,定滑轮、多媒体,单罢。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上堂课我们讲过动能有大小之分,那么势能有没有大小之分呢?毫无疑问是有的,那怎样去区分它的大小呢?
学生:也可以通过做功的大小
教师:确实可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重力势能。

打出幻灯片,解释实验,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总结、板书: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大,反之就小。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动能和势能,并且知道它们都属
于机械能,在国际单位制中它们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
符号J。

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计算机演示]小球从从圆弧轨道的一端滑向另一端的过程。

问:小球在最高点时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的?
学生: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问:在下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动能逐渐增加,势能逐渐减少。

问:在最底点时,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的?
学生: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问:在向上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动能逐渐减少,势能逐渐增加。

问:在另一端的最高点时,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的?
学生: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教师:猜想一下,两边的端点是否一样高。

学生:一样。

教师:再猜想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有什么联系?学生:可能是动能和势能在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
为势能。

教师:再猜想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和会发生增加和减少吗?
学生:可能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两个端点是一样高的。

教师:这就是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是守衡的。

即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学生实验]观察单摆的摆动。

并且分析整个过程,写在纸上,进行交流。

教师归纳:
分析:
A 点: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

A 到O:高度逐渐减小,重力势能
随之减小;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动能

之增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O 点: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速度最快,动能最大。

O 到B: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随之
减小;高度逐渐增大,重力势能
随之增
大。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点:速度最慢,动能最小;高度
最高,重力势能最大。

教师小结:在空气中,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的作用,能量逐渐
消失,单罢的罢幅会逐渐减少,最后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