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5(2021年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5的全部内容。
第十九章原子核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错误!U)衰变为铅核(错误!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解析:物理化学方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A项错;β衰变中释放的电子是核内的中子转化的,并不是核外电子,B错;α、β、γ三种射线的电离本领依次减弱,贯穿本领依次增强,C正确;8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32,质子数减少16,10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0个,电荷数不守恒,故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
4天有错误!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A.11.4天B.7。
6天
C.5.7天D.3。
8天
解析:半衰期是指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根据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因为t=11.4天,所以T=错误!=3.8(天),故D正确.
答案:D
3.原子核错误!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错误!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错误! 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错误!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解析:错误!U错误!K错误!Th,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
错误!Th错误!K错误! Pa,质子数加1,质量数不变,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错误!Pa错误!K错误!U,质子数加1,质量数不变,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为成质子.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多选)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B.氡的半衰期为3。
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
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C。
错误!U衰变成错误!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解析:β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流,γ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较强,故A 错误;半衰期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B错误;因为β衰变的质量数
不变,所以α衰变的次数n=238-206
4
=8,在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总共少16,则β衰变的次
数m=错误!=6,故C正确;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D正确.
答案:CD
A级抓基础
1.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B。
错误!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错误!Th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β衰变产生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而来的,故A错误;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氦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成的氦原子),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小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故选项B正确;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电子、电磁波,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强,即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弱,故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原子内部性质决定,与温度无关,所以升高放射性元素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2.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
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
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C.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
解析: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以人类目前无法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A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粒子的一个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单个原子,故B错误;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衰变方程为1,0n→错误!e+1,
H,故C正确;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不是电磁波,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1
答案:C
3.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4820Ca(钙48)轰击错误!Cf(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
A.中子B.质子C.电子D.α粒子
解析:由钙48与锎249合成的第118号元素,质量数是297;发生3次α衰变,质量数少12,核电荷数少了6,可见,先放出三个粒子电荷数是0,质量数是1,是中子,选A。
答案:A
B级提能力
4.(2014·大纲全国卷) (多选)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解析: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只能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中的二种(α、γ射线或β、γ射线),α、β和
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D错误.故选A、D.
答案:AD
5.某原子核A先进行一次β衰变变成原子核B,再进行一次α衰变变成原子核C,则( ) A.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少2
B.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3
C.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3
D.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5
解析:原子核A进行一次β衰变后,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释放一个电子,再进行一次α衰变,又释放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所以核A比核C多3个中子1个质子,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6.天然放射性铀(错误!92U)发生衰变后产生钍(错误!90Th)和另一个原子核.
(1)请写出衰变方程;
(2)若衰变前铀(238,92U)核的速度为v,衰变产生的钍(错误!90Th)核速度为错误!,且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求产生的另一种新核的速度.
解析:(1)错误!92U→错误!90Th+错误!He。
(2)设另一新核的速度为v′,铀核质量为238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38mv=234m×v
2
+4mv′得:v′=
121
4
v.
答案:(1)见解析(2)错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