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定位与预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定位与预测
(滁州师专地理系郑平建郑朝贵林玉标 239012)
[摘要]本文首先对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市场开拓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以及旅游目标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策略;最后对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开发投资的效益进行了预测,认为皖东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前景。

[关键词]旅游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皖东地区
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

一个国家或地区客源市场的占有程度是该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各国各地区对客源市场的分争日趋激烈。

因此分析研究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定位和选择相应客源结构,就成为皖东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旅游业中,人们通常将旅游市场用指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

1、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定位是指在客观评价景区资源各种接待设施的基础上,确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细分市场、市场份额以及在同行业中或相类比地区的比较关系。

只有正确的市场定位才能有效地指导旅游市场的经营决策,也直接决定着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

因此,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定位应依据皖东地区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等级以及皖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皖东地区相对长江三角洲等周边地区的区位特征等。

确定皖东地区旅游市场定位,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1.就世界旅游市场而言,应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体,皖东地区除部分人文旅游资源比较适合发展国际旅游外,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只适合发展国内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越来越多。

所以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十分迅猛,这就为皖东地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内旅游市场培育具有投资风险小、规模小、见效快的特点。

所以皖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国内旅游为市场主体。

1.2.就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应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

皖东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外缘,距长江三角洲顶点城市南京市只有50km,距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上海也不过300多km。

长江三角洲一向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且城市密集,其中沪宁铁路沿线城市鳞次栉比,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带,城市人口比重大。

实践证明,在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往往不分季节千篇一律,人们的生活活动如同执行例行公事,公式化而缺乏灵活和变化。

而且,在竞争和效率的迫使下,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有时甚至快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生活上的这种单一化和近乎狂热的节奏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单调的紧张和厌倦。

为了消除紧张,摆脱厌倦,人们只好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现实。

而就其形式而论,外出旅游比其它任何消遣方式都更为积极有效。

原因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人们不再受在家时的各种角色和行为的刺激,故使人的身心得到了调节与呵护,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皖东地区旅游资源集佛教文化与宋、明、清古迹于一地,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特别是在皖东地区境内彼此相距只有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四座国家森林公园,而且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禽飞兽走,鸟语花香,令人神往,非常适合现代都市里人们的休闲度假旅游。

显然相对皖东地区其它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这一客源市场确实十分广阔,而且潜力非常巨大。

1.3.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在皖东地区旅游资源结构中不仅有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深远的凤阳明中都城遗址----明皇陵、全椒吴敬梓故里、琅琊山中的醉翁亭等,而且还有以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而蜚声海内外的当代旅游资源凤阳小岗村。

所有这些人文旅游资源对于东亚、东南亚等汉文化圈,特别是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来说,很具吸引力。

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三通”的实现,来滁
旅游观光的港澳台同胞将有较大增加,预计年增长率可达25%。

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等汉文化圈的游客、香客、寻根祭祖的出行者对皖东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十分青睐,预计世纪之交期间来本区旅游将有较大发展,年平均增长率可达25%-35%。

欧美、大洋洲、中东等客源市场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也将稳中有升,年平均增长率可达8%左右。

2、旅游市场开拓中的优势劣势分析
2.1.旅游市场开拓的优势
2.1.1.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品位较高
皖东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在于:既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四座国家森林公园),又有文化底韵较为深厚的人文景观(明代家民皇帝朱元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清代讽棘小说家吴敬梓等名人遗迹),还有政治内涵丰富的凤阳小岗村等,充分体现出本区旅游资源整体价值的较高品位。

2.1.2.优越的地理区位
皖东地区位于国内最大的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边缘,毗邻黄山,泰山等黄金旅游区,具有距离市场近,接受辐射强的优势。

2.1.
3.旅游市场互补性强
相对周边城市以商务、会议、购物等为特点的旅游市场,滁州旅游市场具有消遣、观光、休息、度假的特点,二者互补性强。

2.1.4.国内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一定基础
“八五”期间是皖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进入“九五”时期,皖东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国内旅游市场已形成一定基础。

199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28万人,国内旅游收入8356万元。

2.2.旅游市场开拓的劣势
2.2.1.旅游产品生产粗放。

皖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资金不足,开发程度低,利用率不高。

同时由于操作上的原因,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甚至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有些旅游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旅游产品质量意识,所以旅游产品生产还比较粗放。

2.2.2.旅游市场体系不完善。

旅游市场体系包括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管理。

皖东地区旅游产品
的组织销售仍处于“被动式”的低层次上,缺乏整体性、主动性。

旅游行业管理的有效性、权威性不强。

2.2.
3.旅游市场开拓后劲不足。

皖东地区旅游产业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兴办旅游积极性不高,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办旅游的格局尚未形成。

3、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3.1.旅游市场细分
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细分以旅游产品的品位为依据(见表1)。

3.2.皖东地区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
皖东地区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必须基于全面的了解旅游需求总量、层次、结构,不同目标市场的特点,以及需求心理的变化等一系列测度指标。

皖东地区旅游目标市场结构(见表2)。

4、旅游目标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策略
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应遵循“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4.1.通过加大旅游投入及强化皖东地区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以扩大皖东地区的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份额。

4.2.通过与周边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目的地建立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体系,从而建立皖东地区通畅的旅游市场流通渠道。

4.3.伴随着信息化浪潮惊涛拍岸,传统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旅游市场开发的需要。

所以皖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多媒体和Internet技术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宣传促销工作。

4.4.以特色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

皖东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应在“农”、“文”二字上做文章。

“农”:农民皇帝朱元璋、农业大包干发祥地小岗村;“文”:宋代文豪欧阳修、清代讽刺小说巨匠吴敬梓。

4.5.进一步开发适应奖励旅游和会议旅游需要的旅游产品。

5、旅游市场开发投资效益预测
5.1.经济效益
皖东地区1998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818人次,9497人天,国内旅游者128万人次。

依据皖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度和1998年已占有的旅游市场份额,并参考日益升温的国内和世界旅游业发展态势,预计皖东地区在1999-2003年期间,每年国内旅游增长可达20%,而国际旅游可
达25%。

国内游客人均日消费额45元,平均逗留天数按1.5天计算,国际游客人均日消费额100美元,平均逗留天数按2天计算,据此对皖东地区近期投资的经济效益预测见表3。

5.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同其它产业相比,不存在销售成本或者销售成本较少,从而使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了较高的比重,所以旅游业是非常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随着皖东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这对进一步深化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缓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严竣的就业形势,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皖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全市的人文社会环境,实现全市21世纪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滁州市旅游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滁州市旅游事业管
理局。

1997.10.
2、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9.
3、李天元等.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8.
4、郑平建,安徽滁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