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_圣济总录卷二十一_方剂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_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_方剂树
柴胡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_圣济总录卷二十一_方剂树 (1)
1.原方 (2)
1.1.组成: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朴消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2)
1.2.功效:伤寒日数过多,热结在里,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欲走,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2)
1.3.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2)
2.柴胡散 (2)
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
2.2.组成:柴胡1两(去苗),大黄1两,朴消1两,甘草半两,枳壳1两(去瓤)。
(2)
2.3.功效: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狂躁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3)
2.4.来源:《博济》卷一 (3)
3.泻脾汤 (3)
3.1.加:苍术、赤芍、归尾、川芎、黄连、香附 (3)
3.2.组成:苍术5分,枳壳5分,赤芍5分,归尾5分,川芎5分,黄连5分,柴胡5分,香附5分,甘草5分,大黄1钱,朴消1钱。
(3)
3.3.功效:时行赤眼,暴赤肿痛,大便坚者。
(3)
3.4.来源:《眼科阐微》卷三 (3)
4.泻肝散 (3)
4.1.加:苍术、赤芍药、归尾、川芎、黄连、香附子 (3)
4.2.组成:苍术5分,枳壳5分,赤芍药5分,归尾5分,川芎5分,黄连5分,柴胡5分,香附子5分,甘草5分,大黄2钱,朴消1钱。
(3)
4.3.功效:脾经湿热壅郁,上攻于目,以致眼目肿痛如桃,睑皮肿胀,内搓目睛。
3
4.4.来源:《医统》卷六十一 (3)
1.原方
1.1.组成:柴胡(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朴消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1.2.功效:伤寒日数过多,热结在里,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欲走,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1.3.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2.柴胡散
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2.组成:柴胡1两(去苗),大黄1两,朴消1两,甘草半两,枳壳1两(去瓤)。
2.3.功效: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狂躁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2.4.来源:《博济》卷一
3.泻脾汤
3.1.加:苍术、赤芍、归尾、川芎、黄连、香附
3.2.组成:苍术5分,枳壳5分,赤芍5分,归尾5分,川芎5分,黄连5分,柴胡5分,香附5分,甘草5分,大黄1钱,朴消1钱。
3.3.功效:时行赤眼,暴赤肿痛,大便坚者。
3.4.来源:《眼科阐微》卷三
4.泻肝散
4.1.加:苍术、赤芍药、归尾、川芎、黄连、香附子
4.2.组成:苍术5分,枳壳5分,赤芍药5分,归尾5分,川芎5分,黄连5分,柴胡5分,香附子5分,甘草5分,大黄2钱,朴消1钱。
4.3.功效:脾经湿热壅郁,上攻于目,以致眼目肿痛如桃,睑皮肿胀,内搓目睛。
4.4.来源:《医统》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