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 期末复习

第一章导论——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工龄B.工人工资C.工人学历D.工人身高3.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5分、76分、65分和92分,这四个数字是( D )。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D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文字5.超市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C )。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6.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下面不正确的是( C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8.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EF )。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产品使用寿命D.产品等级E.企业所有制性质F.职工文化程度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D )。
A.年龄B.性别C.工种D.工资E.民族3.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BCD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相互对调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E.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4.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标志值这四个概念的正确表述应该是( ABCD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1、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C )。
A 、男性职工人数 B 、女性职工人数 C 、下岗职工的性别 D 、性别构成2、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货物周转量B 、单位面积产量C 、年末人口数D 、工业增加值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后一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2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 D )。
A 、490 B 、500 C 、510 D 、560 5、某班3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80、90、95,这三个数是( D )。
A 、标志 B 、指标 C 、变量 D 、变量值6、对几个大型煤矿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到我国煤矿生产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是( C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7、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 、粮食总产量B 、粮食平均亩产量C 、人均粮食生产量D 、人均粮食消费量 8、在回归直线方程中Yc=a+bx, b 表示( C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9、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4%,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C )。
1.05×1.04-1=9.2%A 、7%B 、9%C 、9.2%D 、11%10、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03年比2002年少购买7%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 C )。
p k =1/0.93-1=7.52%A 、上涨了5%B 、下降了5%C 、上涨了7.52%D 、下降了7.52% 11、是非标志的方差的最大值是( B )。
2)21(41)1(--=-=p p p σA 、1B 、1/2C 、1/3D 、1/412、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 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3. 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 总体的属性和特征B. 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 总体中各个单位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 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4. 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调查,其调查单位是()。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B. 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D. 全部零售食品5.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 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 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调查某市全部工业企业设备的状况,则调查单位是()。
A.全部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一台设备D.设备台数7.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 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 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8. 某市工业企业2007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 年1 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 .一个月C.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9. 已知某地区有300 家工业企业,要调查研究这些企业生产那设备的完好状况,调查单位是()。
A.300 家工业企业B. 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生产设备D. 每一件生产设备10. 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B. 中间环节C. 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11.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复习重点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2、熟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叙述,常用图表3、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样本原产及中心音速定理4、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置信水平的概念5、熟练掌握总体均值与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6、认知影响样本容量大小因素(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容许误差),就是怎样影响的?7、认知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8、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9、认知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10、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的内在联系11、掌控相关系数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一元线性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插值,评价及检验,掌控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及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排序及三者间的关系。
12、熟练掌握多元线性重回分析方法,重点熟识excel重回分析输出表的内在联系13、认知时间序列的共同组成因素及两类模型14、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理解一元线性、抛物线、指数曲线趋势模型15、认知平均值综合指数与加权平均指数的概念及排序16、认知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概念及排序17、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18、理解cpi 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二、思考题1、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2、怎么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3、详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场合。
4、详述综合指数的基本基本建设原理。
5、写出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6、写下大样本条件下总体方差未明时正态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8、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指什么,并表明它们出现的概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9、分别列出小样本情形下一个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均值的左侧、右侧及双侧检验的假设形式和拒绝域?10、详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11、解释方差分析中总误差平方和、水平项误差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三者含义及其关系?12、在对实际的时间序列拟合其长期趋势方程,通常可采用哪些分析方法?1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哪些问题?14、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简答题

1、简述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认识的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什么是统计表?其构成如何?把统计调查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组成;从构成要素看总标题,分标题,纵、横栏组成的本身及表中的数字。
3、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异同?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联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是把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总体时间状态不同分类的结果。
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数中有什么作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有二个作用:①同度量作用,即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②权数作用。
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5、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区别:(1)点估计也称定值估计,它是以抽样得到的样本指标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量,并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推断方法.(2)区间估计也是参数估计的一种形式.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以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前者得出的是一个具体的值,后者是一个区间.6、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关系如何?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仅供参考)单项选择题20个,40分,论述题4个,20分,计算题40分(15+6+6+6+7)第3章累积分布图p51,第4,第7,第8章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C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22 28B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同意保持中立反对C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D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0 2530 36A、D属于数值型数据,B属于顺序数据2.下列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B )A年龄B受教育程度C企业所属的行业D性别C、D属于分类变量A属于数值型变量3.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2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这项调查的样本是( B )A。
所有网上购物的消费者B.2000个消费者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D.2000个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A是总体,C是参数,D 是统计量4.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汽车消费税率调整后,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汽车的比例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属于( D )A.对样本的描述B。
对样本的推断C。
对总体的描述 D.对总体的推断5.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研究者使用的方法是(推断统计方法)6.分层抽样的特点是( B)A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B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C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D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A是简单抽样的特点,C是整群抽样的特点,D是系统抽样的特点7.一名学生为了完成统计学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2010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C )A.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8。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B)样本是(A)参数是(D)统计量是(C)A。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P111.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答:①按照所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统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数值来表现,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②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则是在实验室中控制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③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于描述现象在某⼀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个概念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如要检验⼀批灯泡的使⽤寿命,这⼀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如从⼀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个样本。
参数是⽤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个参数。
统计量是⽤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抽样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P402.2⽐较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概率抽样?答:概率抽样的特点:①抽样时是按⼀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当⽤样本对总体⽬标量进⾏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概率抽样的特点: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第⼀章1.总体是指()。
A 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或属性D ⼀部分单位2.统计所研究的是()。
A 总体的数量⽅⾯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或个体的数量⽅⾯D 总体或个体的属性⽅⾯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物是()A.海门尔.康令B.阿亨⽡尔C.威廉.配第D.凯特勒第⼆章⼀、单选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般趋势2. 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4、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个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5.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由粗到精可以分为()。
A .列名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B .间隔尺度、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50 nC.列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D.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6.在⼀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7.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品质标志分组; B:只能使⽤组距式分组;C:可以⽤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法分组。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实质上取决于()。
统计学(版)期末复习资料

第七章 分类变量的推断。 名词解释 1. χ2 拟合优度检验:利用 χ2 停机梁来判断某个分类变量个类别的观察频数与某一理论频数或期望 频数是否一直的检验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列联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变量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 3. χ2 独立性检验:利用 χ2 统计量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的检验方法。
3/7
期望概率,而独立性检验中,原假设则假设两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最后,计算期望频数时,在拟合优 度检验中利用原假设中的期望概率,用观察频数乘以期望概率,直接得到期望频数,如果独立性检验, 则假设两个变量的分类是独立的,因而两个水平的联合概率是两个单独的概率的乘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名词解释:1.每增长1%绝对值;2.区间估计;3. 综合指数;4. 整群抽样;5. 总量指标;6. 点估计;7. 相关分析;8. 回归分析;9. 方差分析;10.质量指标。
简述题: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有什么作用?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优良估计量有哪些标准?其含义如何?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什么要计算它?4.说明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A 、SSE 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5.简述利用EXCEL 生成N 个正态分布随机数并从中随机抽取n 个构成样本,并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的过程;以及进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检验步骤。
6.简述利用EXCEL 计算相关系数以及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步骤。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1、下面属品质标志的是( C )A .工人工资;B .工人工龄;C .工人性别;D .工人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质量指标的是( D )A . 年末库存量;B .工资总额;C .年初在职职工人数;D .产品单位成本。
3、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B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C )。
A .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5、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B )A .平均数小者代表性大;B .平均数大者代表性大;C .两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无法判断。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C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1(或100%)。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总结附加参考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已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D )。
A、工业企业全部设备B、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已安装设备D、工业企业每一台已安装设备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研究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则“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属于:( A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标志标现8、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1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2、长期计划若规定了若干期的总量水平,则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 D )A、水平法B、进度法C、总和法D、累计法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____定类尺度______和定距尺度。
2、采用重叠组限,在向各组内分配总体单位时,应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3、若身高与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则体重与身高存在____正相关____,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91,则产量与单位成本存在负相关。
4、一个总体由5个元素组成:3,7,8,9,13。
该总体的方差为10.4。
5、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7.1%。
7、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统计分组,称为简单分组。
9、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是286.5。
10、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11、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总体是班级所有学生,总体单位是____班级每个学生____。
12、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1080,中位数为1080。
13、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为np,方差为__ nр(1-р)__。
二、单项选择题1、对于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组中值为44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那么首组的上限为( B )。
A、520B、460C、500D、4202、两个独立随机变量X和Y的方差分别为4和2,则随机变量(3X —2Y)的方差等于( B )A、44B、28C、16D、8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拉氏价格指数一般( B )帕氏价格指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4、如果要对某类型号炮弹的杀伤力进行检测,则应该采用( B )进行调查。
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甲、乙两人同时向某一目标射击一次,若甲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4,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6,那么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 C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B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5、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B )。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6、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 B )。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7、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1、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
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为( B )。
A、71B、26C、156D、34813、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C )。
统计复习 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二、三章☐1、P3: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互相结合、密切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2、P6: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3、P7:总体与总体单位(定义、关系)/ 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个别单位。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1)总体与总体单位是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同质性) 。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如:研究一个企业的职工情况,则企业是总体,职工是单位,若研究一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时,则该市所有企业是总体,企业又成为总体单位。
☐4、P8:标志与指标(标志的定义和分类;指标的定义和分类;)统计标志定义: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职工性别、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等。
分类: 品质标志(表示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单位数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
)统计指标定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分类:按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按对比关系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时间状况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5、P10:变量(变量与变量值的定义;分类:离散型和连续型)变异: 反映组成总体的各单位不同的具体表现。
变异分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变量值: 变量的具体取值。
变量定义:一般在数量上的变异。
分类:①连续型变量:在整数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如:工业总产值、身高等。
②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的变量。
如工厂数、工人数等。
☐6、P18: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主体部分包括的六部分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等概念的理解)六部分内容: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对象:指总体范围。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一、单选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标志值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A )A 25% B20% C23% D125%8.反映总体标志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9.对某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A 各工业企业B 一个工业企业C 各种未安装设备D 一台安装设备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A 这些单位是工作中的重点B 这些单位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C 这些单位的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11、下列哪个属于数量指标( D )A 劳动生产率B 废品率C 成本利润率D 上缴利润额12、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以取得资料,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D)A 每隔若干年进行一次工业普查B 对2001级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C 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D 按旬上报钢铁产量13、某企业的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C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4、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1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39 34
28
49 39
39
38 45
36
34 48
4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8 45
40
50 32
3.拥有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年 薪的标准差大约为2000元,假定想要估计年 薪95%的置信区间,希望估计误差为400元, 应该抽取多大的样本量。
4.根据以往资料的统计,某种产品的 合格率为90%,现要求估计误差为5%, 在求95%的置信区间时,应该抽取多少 个产品作为样本?
第一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 2、统计的基本环节 3、总体和个体 4、标志和指标 5、变异与变量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资料的搜集
2、旅游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3、访谈调查法 4、问卷调查法 5、旅游统计信息预报系统和统计调查制度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和显示
1、统计分组(excel、spss频数分布)
3、平均指标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4、标志变异指标
全距
标准差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5、excel描述统计功能 Count/sum/max/min/average/median/geomean /harmean/stdev/var
第五章 抽样和参数估计
1、抽样的涵义(概念、特点、适用范围)
2、统计表(左右开口三线表) 3、统计图 4、excel数据录入 5、excel常规编辑(复制、筛选、排序) 6、excel图形(条形图、饼图、曲线图、环形 图、散点图)
第四章 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2、旅游者
3、旅游者消费支出分析
第十章 旅游企业统计
1、旅行社
理赔率 接团利润
2、旅游交通企业
3、旅游饭店
客房出租率
床位数量 保本点
4、旅游景区
容纳能力及其利用程度
接待密度系数
5、餐饮企业
餐位利用程度
6、娱乐和购物企业
数量、接待人数、接待容量
练习题
1.银川市调查国内旅游者购买纪念品的消费 情况。已知旅游者消费支出标准差为50元, 若要 求允许误差为8元,置信度达95.45%,求重复抽样 条件下,样本数目需要多少人? 若其他条件不变, 置信度提高到99.73%,样本数目又需要多少人?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计算2004-2008年平均每年接待旅游者人数增长量。(5分) (2)根据下图,测算2009年宁夏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5分)
(3)结合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针对近 年宁夏国内客源构成和消费结构可得出什 么结论?今后发展上有何建议?(8分)
课堂练习题
1.资料一:宁夏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8年 国内游客接待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2004-2008年宁夏国内旅游接待情况表
资料二:宁夏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2004-2008年国内游客在宁消费构成情况如下表 所示:
资料三:2006-2008年的国内旅游抽样 调查显示,宁夏本地游客的比例分别占48%、 43%和40%,陕西、甘肃和内蒙等毗邻省区 的游客分别占26%、25%和24%。其他主要 来源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 广东等发达省市。
F(t)=95.45%时,t=2 F(t)=99.73%时, t=3
2.对银川市进行居民家庭人均旅游消费 支出调查,随机抽取400户居民家庭,调查 得知居民家庭人均年旅游消费支出为350元, 标准差为100元,要求以95%的概率保证程 度,估计该市人均年旅游消费支出额。 F(t)=95%时,t=1.96
6、抽样成数的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下)
P( 1-P) p= / n= n
7、抽样的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又称置信区间和抽样允 许误差范围,是指在一定的把握程度(P) 下保证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 差不超过某一给定的最大可能范围,记作Δ。
8、抽样估计的概率度
9、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 抽样估计可靠程度又称置信度。置信区 间是以一定的概率把握程度确定总体指标 所在的区间。置信度是总体指标落在某个 区间的概率把握程度。
5、比率的分析
6、分组求平均值
7、区间估计 8、简单条形图、饼图、线图、散点图
9、spss假设检验
单个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 简单相关分析
10、spss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第九章 旅游接待业指标体系分析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密度 旅游资源容纳能力利用程度 旅游密度 旅游人数增长速度和增长量
F (t ) P p P t F (t )
P x X t x
p
10、样本容量的测定
平均数估计的必要样本量
n
t x
2
2
x
2
成数估计必要的样本量
n
t P(1 P)
2
p
2
第六章 时间序列分析
1、发展水平和增长量
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3、增长1%绝对值 5、趋势外推法预测
2、抽样的基本概念
总体和样本 参数和统计量 全及平均数和成数 抽样平均数和成数
3、抽样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 4、抽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重置和不重置) 分层抽样 等距抽样 整群抽样 概率抽样
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 滚雪球抽样 非概率抽样
5、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下)
银川市想要估计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女性 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了100个职工,其中, 女性职工为65人,试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 银川市旅游行业职工中女性比例的置信区 间。
2.一家保险公司收集到由36个投保人组成的 随机样本,得到每位投保人的年龄数据如下: 试建立投保人年龄90%的置信区间。
36个投保人年龄数据 23 36 42 35 42 53 39 46 45 27 43 54 36 31 47 44 33 24
增长1%绝对值 前期水平 100
4、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6、季节指数计算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的含义
2、相关的判定——散点图 3、相关系数的计算 4、excel相关系数计算和散点图绘制
第八章 spss旅游统计分析
1、spss数据录入
2、spss频数分析 3、spss描述性分析
4、交叉列联表的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