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5年高考3年模拟》A版课件:专题十六 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共19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漂白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注意 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能使其褪色。 Na2O2具有漂白性是因为过氧化钠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把有机色素氧化 成无色物质。
考点二 卤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础知识>
一 卤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2I-+S4O62 ,用于通过滴定(以④
淀粉溶液 为指示剂)来定量测定碘的含量。
二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重点难点>
1.海水中提溴(Br2) (1)先用蒸馏法将海水浓缩,再用硫酸将浓缩的海水酸化。 (2)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 2NaBr+Cl2 Br2+2NaCl (3)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蒸气,将溴单质通 入盛有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Br2+SO2+2H2O 2HBr+H2SO4 (4)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 2HBr+Cl2 2HCl+Br2 (5)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溶液中的溴单质。
解题导引
解析 根据题意,溶液中一定存在I-,故A正确;Fe3+能与I-反应,所以Fe3+ 一定不存在,故B错误;Cl-与I-不反应,故C正确;NO3 在酸性环境中,能氧化 I-,故D正确。
答案 B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2Fe+3Br2 ① FeI2 );
2FeBr3(I2与Fe反应生成
(2)都能与H2反应:H2+X2
2HX;
(3)都能与H2O反应:X2+H2O HX+HXO(F2与H2O反应:2F2+2H2O
4HF+O2); (4)都能与碱液反应,如Cl2+2NaOH 2.递变性
NaCl+NaClO+H2O。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3时55分21.11.2203:55November 22,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22日星期一3时55分22秒03: 55:2222 November 2021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3时55分 22秒上午3时55分03:55:2221.11.22
说明 (1)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均保 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二、次氯酸、氯气、活性炭、SO2和Na2O2漂白性的区别 次氯酸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把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属 于化学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彻底性。次氯酸漂白的对象是有机色素, 不能漂白无机离子如Fe3+、Cu2+等。 氯气漂白的实质是次氯酸的漂白,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如Cl2只 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 漂白性。这个性质常用于检验氯气。 活性炭漂白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一种物理漂白。
2.海水中提碘(I2) 虽然海水中碘的总蕴藏量很大,但由于其浓度很低,故目前工业生产中
碘的获得并不是直接从海水中提取。因为海洋中的某些植物具有富集
碘的能力,如海带等,所以从海带等海产品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
重要途径。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下:
灼烧 水
氧化剂
干海带→海带灰→浸泡液 滤液 碘单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Cl2、H2O2、MnO2等。
专题十六 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识清单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基础知识>
一 氯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① 第三 周期② 第ⅦA 族,其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
),因此,氯元素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
存在。氯气具有③ 强氧化 性,性质活泼,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主。
氟元素无正价,F2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F2与Xe、Kr等稀有气体可 反应生成白色氟化物。
② Br2 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且有毒,通常 用③ 水 液封来保存。
I2易升华,I2遇淀粉溶液变蓝。
Br2和I2都可被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汽油)萃取。
I2易与Na2S2O3溶液反应:I2+2S2O32
颜色:
F2
Cl2
Br2
I2
颜色加深
熔、沸点:
逐渐升高
密度:
逐渐增大
水溶性:
逐渐减小
氧化性:
逐渐减弱
还原性(X-):
逐渐增强
注意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Br2、I2在水中溶解度小,而易溶于酒精、
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对于在溶液中生成Br2、I2的反应,常加入苯
或四氯化碳,通过有机层的颜色来加以确认。
3.特殊性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方法技巧
方法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 2.置换——萃取法
生成白色沉淀,则有Cl 生成浅黄色沉淀,则有Br
生成黄色沉淀,则有I
未知液
有机层呈
红棕色或橙红色, 表明有Br 浅紫色或紫色, 表明有I
3.置换——淀粉法检验I未知液
蓝色溶液,表明有I-。
例 (2017河北武邑中学四调,7)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 、I-、 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 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有碘离子 B.可能含铁离子 C.可能有氯离子 D.不含硝酸根离子
2.氯气的性质
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说明 Cl2中的HCl(g)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 重点难点>
一、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性质的多样性 1.反应原理及成分 Cl2+H2O H++Cl-+HClO HClO H++ClO2HClO 2HCl+O2↑ 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分子有Cl2、H2O、HClO,离子有H+、Cl-、ClO-、OH-。 长时间放置的氯水变质转化为稀盐酸。 2.氯水的性质 氯水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成分的复杂性和性质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