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肝素酶杯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素酶杯检测SOP
一、检验目的:
检测患者是否有肝素/低分子肝素残留或者肝素反弹。

二、检测原理:
试杯中的肝素酶中和血液标本中的肝素。

使血样在试杯中发生凝固。

随着血凝块的形成、回缩和/或溶解,电脑控制的TEG®凝血分析仪自动记录这些血样(全血、血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动力学变化。

因此,形成的凝血图是检测血凝块的形成、溶解及血凝块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

TEG®血栓弹力图仪监测血凝块的某一物理性质,即切应力。

因此,它对所有影响血凝块的结构或速率及其溶解的细胞和血浆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很敏感。

血凝块进行有用的机构工作(凝血工作)这一能力是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蛋白及细胞成份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实际上,TEG测量血凝块在其结构变化发展过程中的进行机械工作的能力。

血凝图能够以血样的低凝、正常凝血或高凝状态以及溶解度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见图1
图1
三、性能参数(准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线性范围))
性能参数
通过性能检测,证明了TEG5000系列分析仪的精确性和精密型性。

除此之外,Haemonetics确定了可能影响分析仪测量能力、性能
和灵敏度的参考范围和因素。

TEG5000分析仪的精确性、精密性、灵敏度和参考范围参数总结
如下所示。

精确性为了证明TEG分析仪的测量精确性,Haemonetics对
TEG5000系列分析仪和TEG3000系列分析仪之间的样本测量性
能进行了比较评估。

按照TEG用户指南的操作准备40例冻干的血浆样本。

同时
将每个样本的血液放到校准的5000系列分析仪和校准的
3000系列分析仪上。

然后同时根据用户指南中所述的步骤
在37°C下运行样本同时使用同一个TEG分析软件。

对每个运行的样本测定以下四个在常规TEG分析仪使用中
收集来的参数:
表B-4,精确性检测的参数
对每个单独的样本使用student t检验来分析样本运行的数
据,比较两个样本平均值和空假设检测的统计检验表明两者
是一样的。

检验结果证明5000系列TEG分析仪样本测量性能和3000
系列分析仪是一样的。

分析显示5000系列和3000系列之间
的TEG参数R, K, MA 和角度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
差异,p<0.05 。

结果如下表所示,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平均值之间的差
异,差额的标准偏差,t值和2试验概率。

表B-5,参数测量比较
精密性为了证明TEG分析仪的测量精密性,Haemonetics使用Kaolin;
由Haemoscope生产进行了评估:
根据TEG用户指南所述的步骤,从5个健康个体中抽出10cc的血液,5个个体都没有已知的止血问题。

每个血液样本进行8次TEG测
量。

使用4个TEG分析仪,对测量运行2天;对于Haemoscope的瓷土,测量运行5天。

对于每一个催化剂,使用活化样本共得到了40个测量。

基于TEG测量数据,每个TEG参数的精密性都表示为使用差异系数(CV)的比例,
每一个催化剂的结果如下:
表B-6,每一个催化剂的精密性参数
可报告范围:
MA的可报告范围不超过96mm.
四、主要的TEG样本类型及应用范围
五、容器和添加物(是指标本的容器和标本的添加物)
容器:微量移液器(普通杯);
肝素酶杯(内含2IU的肝素酶,最多可以中和6IU的肝素)
氯化钙(0.2mol/L),用于补充由于枸橼酸化丢失的钙离子。

六、设备和试剂
七、校准程序
1,启动和水平
(1)按下绿色按钮,打开TEG®分析仪。

(2)对照分析仪顶部的气泡水平仪,用手调整TEG®分析仪底部前面(左边和右
边)和后面(中间)的螺丝,使TEG®分析仪达到水平。

(3)检查面板上温度控制板显示的数值是否正上升到37.0±0.5℃(或者无论设
置温度是多少,如果设置37.0℃以外的温度)。

如果不是这样,与当地销售代表联系。

注意,红灯指示器监视(顶部)通道1,绿灯(底部)监视通道2(右边)。

(4)在主界面上选择“维护”。

2,垂直
(1)频率:半年一次
(2)所需工具:
●垂直校准器
●阻断器
●测隙规
(3)步骤
A.把垂直校准仪放置在杯槽中。

确认这个校准仪稳固的在这个杯槽中。

把阻断
器放在两个杯柱的杯架上面。

B.顺着杯柱向上滑动杯架直到这个阻断器触碰到通道底部。

C.向右移动lever杆到测试位置
D.检查金属针摆动正常而且和垂直校准仪垂直对齐。

为了得到一个更精确的垂
直你可能需要用手指顶住金属针来使他静止便于监测,如果不垂直,继续下面的拆开顶盖和进行x/y轴调节。

3,拆除外壳
(1)需要工具
●M2.5内六方
●M2.0 内六方
(2)步骤
A.进行x/y 轴调节和间距调节,你必须首先拆开分析仪下面的平台和后盖。

B.移动lever杆到Load位置,移开平台。

C.用2.5号内六方,反方向拧下前部的两个螺丝。

用2.0号内六方,反方向拧
下前下部的两个螺丝。

用2.5号内六方,反方向拧下后部的两个螺丝。

D.小心用手固定住分析仪预防机器倾翻,小心移除后盖。

E.用M2.0号内六方,反方向拧下三个螺丝-一个在前面的底部,两个在侧面,
然后小心的移除顶盖。

F.移开环绕在温度控制模块上的尼龙线,用2.5号内六方拧下后部的两个螺丝,
移出前面板。

4,X/Y坐标轴调节
(1)频率:当发现不垂直时应即刻进行调节
(2)所需工具
●M2.5 内六方
●M3.0 内六方
●垂直校准器
(3)步骤
A.移除平台和前盖、后盖。

B.检查水平仪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如果不是,调节仪器底部的水平调节支撑。

C.确认垂直校准器放置在杯架、杯槽和杯柱之间的正确位置。

D.把lever杆向右移动在“Test”位置。

E.用M2.5号内六方松开通道顶部的两个螺丝但不要拧下来。

F.用M3号内六方,调节通道前面的两个调节螺丝。

G.当金属针和垂直校准器垂直而且这个金属针仍能自由的摆动,慢慢的一点点
交替拧紧通道顶部的两个螺丝,确定仪器仍然在水平状态。

如果已经和垂直校准器垂直但是金属针不能自由摆动,你可能要更换这个通道。

5,间距调节
(1)频率:每半年调节一次
(2)需要工具:
●垂直校准器
●阻断器
●测隙规
(3)步骤
A.把lever杆向右移动在“Test”位置,用间距尺测量金属针和垂直校准器之间
的距离,确认在0.004-0.012英寸(0.1-0.3毫米)之间,如果间距超出这个范围,继续下面的操作,如果在这个正常范围内,跳过间距调节这一章。

B.把lever杆移动到“Load”位置。

C.移除平台和前盖、后盖。

D.检查水平,如果不水平,调节仪器底部的水平调节支撑。

E.把lever杆移动到“Test”位置。

F.通过旋转通道顶部的间距调节盖抬高或者降低间距。

G.当这个间距在正常范围之内,把lever杆移动到“Load”位置。

调节间距能引
起基线变化。

我们建议你继续检测基线值。

可能需要继续粗调基线。

6,弹力校准
(1)频率:每半年一次
(2)需要工具:
●专用调节笔
●普通杯
●弹力校准器
(3)步骤
A.注意记住印在弹力校准器外面上的数值范围(例如20.0+0.2mm)。

B.把普通杯盖稳固的插在弹力校准器顶部。

C.把弹力校准器放在杯架上的杯槽中,确定弹力校准器在杯架上水平,而且弹
力校准器底部的小孔正对前方。

D.lever杆在“Load”位置,确定弹力校准器在杯架中和金属针垂直,慢慢的
抬高杯架直到杯盖被锁定在金属针上。

E.把lever杆移动到Test位置。

F.按下黄色马达开关。

G.检查这个弹力校准器的摆动,如果看上去振动很困难,轻微把杯架向下滑动,
通常1-2毫米,直到这个弹力校准器摆动顺畅,小心不要向下滑动太用力和太快,通道很灵敏,特别是在测试模式。

H.电脑上选择这个通道然后点击“calibration”。

I.在弹出窗口输入校准弹力器上标示的数值。

J.如果最小值时0或者最大值是4095,用弄直的回形针插入弹力校准器正对前面的小孔中进行调节,确定在调节的时候弹力校准器和杯架水平。

向右调节升高数值,向左调节降低数值。

图15 弹力校准器位置调整
K.检查程序显示的毫米数值是否和弹力校准器上标示的数值符合。

如果需要调整,用专用调节笔调节仪器后面的标有cal的旋钮,顺着箭头方向调节增大
数值,反之减小数值。

调节这个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如果计算机没有显示校准ok,返回维护菜单,然后重新选择校准,重复校准过程直到电脑显示校准ok。

八、操作步骤
1,采集血样
(1)采血用品
●采集管(采集或者用于其他检测)
●21号或更大号的针头,首选具有12英寸管子的蝶翼针头
●采集试管(枸橼酸钠)
●一次性手套
(2)步骤
A.确定合适的采血部位,取出一支采集管:
a.静脉穿刺:舍弃前3mL。

b.中央静脉或肺动脉导管:根据贵方机构的政符从合适的导管口抽取并舍
弃前3mL。

c.动脉:舍弃前3mL。

B.在一支枸橼酸试管内抽取容量合适的血液。

只能使用3.2%枸橼酸钠的试管。

使用其他百分比的枸橼酸钠都会影响到R时间。

C.轻轻颠倒试管5次,使之混合。

D.把试管水平放置在桌面,直到开始分析为止。

E.在检测样品之前应至少静待15分钟,应在2小时内进行检测。

2,制备TEG血样
(1)运行TEG血样的用品
●一次杯子和探针
●肝素酶杯和探针
●高岭土试剂
●移液管和吸头
●血样
●一次性手套
(2)步骤
A.在TAS中,输入样品标识
B.抽取血样
C.在含高岭土试剂的试瓶中添加1mL血液
D.盖上试瓶,轻轻颠倒5次进行混合。

3,启动样品
(1)在TEG界面上,为相应的通道填写Patient name(病人姓名)栏:
A.如果是A new patient(新病人)
a.单击,显示Select case mode(选择病例模式)界面。

b.选择Add case(添加病例)选项,单击Done(完成)。

c.填写Create case(创建病例)界面。

d.单击Done(完成)。

e.在对应于通道的Patient name(病人姓名)栏中,单击向下箭头并选
择病人姓名。

B.如果是An existing patient(现有的病人)
在对应于通道的Patient name(病人姓名)栏中,单击向下箭头并选择病人姓名。

(2)在对应于通道的ST(样品类型)栏中,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运行的样品类
型:“CK”和“CKH”
(3)在Sample description(样品描述)栏中,选择或键入描述。

(4)在所有即将运行的通道中安装杯子和探针。

(5)对于第一个通道,用移液管把容量合适的样品吸到杯子中。

(6)迅速而小心地升高杯架,直到与通道立柱底部平齐。

(7)把控制杆移到TEST(检测)位置。

(8)在TEG界面中,突出显示对应的通道并且单击(或按下F10)。

TEG
界面上的通道变成绿色,表示处于活动状态。

选择了样品时,界面底部的Active(活动)按钮闪烁。

(9)为每一个需要运行检测的通道重复第5步到第8步。

(10)单击Done(完成),返回到TAS主界面。

4,终止样品的运行
在满足TAS规定的运行终止的条件时,样品将会自动停止运行。

例如,系统可以设定为在定义了LY30后终止样品的运行。

如果仅需要确定某些参数,也可以提前手动终止样品的运行。

在TAS中,当星号不再显示于轨迹旁边时,该参数就已经得到确定。

手动终止样品的运行:
(1)在TAS主界面上,选择需要停止运行的通道。

(2)单击(或按下F11)。

将会显示类似于以下的消息:
单击Yes(是),终止样品的运行。

通道变为白色,表示样品已经停止运行。


出血样并且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置。

九、质量控制
1,关于质控品
浓度I对照剂可以模拟正常血样,而浓度II对照剂则模拟出血病人的异常样品。

在这些质控品中都不含有人源性材料;其中仅含有动物枸橼酸血浆和缓冲剂。

质控品经过冻干处理,并在使用之前用稀释水重建。

在每种浓度质控品的包装说明书中,都说明了如何制备该材料以及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浓度I和浓度II的结果都可视为质控值,可以存储于QC数据库中,该数据库独立于病人数据库。

根据系统的配置不同,样品可以在病人数据库中运行,也可以在结束样品检测或者退出软件时,把样品自动传送到QC数据库。

2,制备并检测质控品
浓度I和浓度II质控品必须在TEG分析仪上的每个通道中进行检测。

对于每一台接受测试的TEG分析仪,都需要制备一瓶浓度I质控品和一瓶浓度II质控品。

以下规定了质控品制备以及在每台分析仪上运行的顺序:
●制备1瓶浓度I质控品(达到两分样品的量)。

●同时在分析仪的每个通道上运行浓度I质控品。

●开始浓度I检测10分钟后,制备1瓶浓度II质控品。

●在浓度I质控品完成MA的测定时(值旁边的星号不再显示),即可终止质
控品的运行。

●同时,在分析仪的每个通道上运行浓度II质控品。

●检查质控品的结果。

3,检测浓度I样品
(2)重建一瓶浓度I质控品。

请遵守质控品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的说明。

重建质
控品后,必须在2小时内检测该质控品。

(3)在TAS主界面上,单击。

显示TEG界面。

(4)填写对应于分析仪两个通道部分的栏目:
以下示例显示了为通道1和2填写的浓度I信息。

(5)安装杯子和探针(参见第7-14页“安装和弹出杯子和探针”)。

(6)用移液管吸取20毫升氯化钙(CaCl2),置于每只杯子中。

(7)用移液管吸取340毫升重建的浓度I质控品,置于每只杯子中。

(8)迅速而小心地升起杯架,直到与每根通道立柱的底部平齐。

(9)把控制杆移到Test(检测)位置。

(10)在TEG界面中,选择第一个通道并且单击(或按下F10),然后为
第二个通道重复该操作。

(11)注意,TEG界面的每个通道都变成绿色,表示处于活动状态。

选择了一个
活动样品时,界面底部的Active(活动)按钮闪烁。

(12)查看结果时,单击Done(完成),返回到TAS主界面。

(13)让质控品大约运行15到20分钟,直到在软件中测定了MA为止(即,
数值旁边的星号消失)。

(14)在TAS主界面或TEG界面上,选择第一个通道停止运行,并且单击
(或按下F11)。

(15)在出现的确认消息中,单击Yes(是)。

(16)通道变成白色,表示样品已经终止运行。

(17)重复第12步和第13步,停止下一个通道的运行。

(18)把控制杆从Test(检测)移动到Load(安装)位置。

(19)弹出质控品并进行适当的处置。

4,检测浓度II质控品
为了在同一台分析仪上检测浓度II质控品,可以重复上述的步骤(1)到步骤(18),重建浓度II质控品并且在步骤C中输入两个通道的浓度II信息。

5,质控品错误的研究
如果质控品的结果不尽人意,将会显示弹出QC警报消息,表示参数或数值超出特定通道的范围。

系统会提醒您采取正确的措施。

对QC警报消息采取的措施:
(1)当参数超出范围时,在显示的QC警报消息中单击OK。

(2)在Corrective action(纠正措施)界面上,输入为获取满意结果而采取
的措施描述。

(3)经过故障排查后,如果结果仍然超出范围,请联系TEG系统技术支持部
门,要求提供帮助。

6,检查质控品结果
在使用分析仪检测病人样品之前,应检查质控检测结果是否不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检查质控品结果:
(2)在TEG分析软件中,查看TAS主界面中的质控品结果。

(3)通过与产品说明书或显示在TAS主界面上的值相比,检查每个通道的结
果是否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对于浓度I,在R、K、角度和MA四个值中,至少有三个值必须在
范围之内。

●对于浓度II,R、角度和MA必须在范围之内。

十、干扰因素(单纯来自标本的干扰因素)
1)TEG分析仪是临床全血分析仪。

其标准操作模式是将抽出的血液立即放于TEG杯子中进行没有抗凝血剂的分析。

2)因为血液一抽出来凝血过程就立即开始,应该使用样本在分析仪上应用的稳定时间间隔(例如4分钟)来除去在TEG杯子中放置血液的不同时间间隔带来的偏差。

十一、结果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
无需计算结果
基于TEG测量数据,每个TEG参数的精密性都表示为使用差异系数(CV)的比例,
表B-6,精密性参数
十二、生物参考区间
枸橼酸化高岭土样本:
十三、危机值

十四、实验室解释(临床意义)
普通检测的R时间显著长与肝素酶杯的R时间,提示患者血液中有肝素残留。

十五、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生物污染和非生物如电、机械)
电击危险TEG®分析仪工作在低额定电流0.42A下,最高功耗为50W。

因此发生电击的风险极小。

不过,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下分析
仪的盖子。

应当由Haemonetics培训的技术人实施需要拆下
这些盖子的维护工作。

电源插座的连接除了Haemonetics®提供的TEG分析仪原配电源线外,不得使用其他电源线为器械供电。

请根据贵方机构的政策,确保把电源线连接到接地正确的电源上。

小心:仅当设备连接到正确接地的插座上,才能保证接地的可靠性。

小心:不要拔下分析仪上电源线的4脚公插头,同时又让电源线连接在有电的电源上。

否则可能会发生短路和电源故障。

血行播散的病原体虽然TEG分析仪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形成明显的生物危害风险,由于装置用于分析人体血液,因此必须根据需要正确操作、清洁和消毒设备。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已经颁布了血行播散感染控制的方案,同时,其他卫生保健部门也可能如此行事。

请遵守贵方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消除员工接触血液的机会。

至少来说,在操作血液和处置血液污染的材料时,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在操作TEG分析仪时,必须配戴无粉检查手套,脱去手套
后应立即洗手。

●穿上防水工作服。

正确操作受到血液污染的材料
即便只有塑料一次性杯子和探针才是经常性地接触血液的工作
表面,TEG分析仪的任何表面都可能受到血液溢出物的污染,
因此应当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正确清洁和消除污染(参见第7-28
页“清洁TEG分析仪”)。

程序完成、一个工作班次结束以及血
液溢出后就必须及时实施这项工作。

如果需要从其使用地点取走分析仪、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
地方或者处置分析仪,在消除或减少由此产生的危险时,必须
遵守各个注意事项。

如果必须把受到血液污染的材料送返Haemonetics,接受进
一步的检查,请参考第1-4页第1章描述的“材料退回验证
(RMA)程序”。

都应当不存在生物或其他污染。

如果原始包装或文书上存在血
液或其他生物污染,货运公司可以拒绝发运。

正确处置受到生物污染的材料
在程序中使用过的任何一次性材料都可视作受到了生物污染并
且具有生物危害性。

清除此类材料时,请遵守当地的标准操作
规程进行处置,且这些材料不得与不具有生物危害性的废品掺
杂在一起。

十六、变异的潜在来源(来自于待检者)
患者的个体差异引起数据的变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