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2实际成本各种计算方法的区别及举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成本各种计算方法的区别及举例
K3WISE实际成本包含四种计算方法,分别是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和分类法。

品种法可视同为分步法的一种特殊情形,即没有中间产品,材料一步生产为最终产成品,该文合并到一处讲解。

一、分步法
1.分步法概述
分步法是一种依次计算中间产品成本,最终完成最末级产品成本计算的计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K3WISE的分步法是结转式成本计算。

举个栗子,如果最终产品需要经过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两个中间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发生人工50元,设备折旧80元,其他费用30元,那么实际成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示意如(图2-1)所示,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都结转为中间产品作为材料费用。

(图2-1)
2.分步法基础知识
1)成本对象
品种法和分步法的成本对象,是系统自动生成,无法手工新增。

由此,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基础知识,物料。

2)物料
品种法和分步法下,我们需要留意“物料属性”这个字段,如(图2-2)所示。

(图2-2)
只有当物料属性为“自制”或“配置类”物料,且计价方法不是分批认定法,成本计算方法默认为品种法或分步法,系统自动生成成本对象,如(图2-3)所示。

(图2-3)
3.分步法计算方法及举例
分步法中,每一自制或配制类物料唯一对应一个成本对象,所有归集到该成本对象的成本费用均统一进行分配计算,每个相同的产品无差异性。

(该文未做特殊说明时,均默认为同一期间同一部门)
看文字说明总是累人的,我们举个栗子画个图看看(例2-1)(图2-4):
(图2-4)
分步法成本计算,5号生产的10件A产品和8号生产的1件并无差异性,该计算方法下,会将所有归集的费用270元,统一分配给11件A产品。

由此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该成本计算方法的优势和不适用的场景。

另,分步法有结转式和平行式成本计算两种方式,平行式成本计算本文暂略。

4.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分步法成本计算适用于产品生产环节较为成熟,产品生产进入量产阶段,同一产品材料、人工、其他费用耗用差别不大的场景;该计算方法便捷简易,对业务单据的规范要求也是最基础的,就能快速计算出产品成本。

不适用的应用场景:就如上例所示,同一产品,不同批次或不同班组生产的材料、人工费用等差异明显,或是存在大量返工返修的情形。

二、分批法
1.分批法概述
分批法是指根据批次不同,同一产品可对应多个成本对象,不同批次分别进行成本计算的一种计算方法。

2.分批法知识要点
1)成本对象
与分步法不同,分批法成本对象需要手工新增,或在生产任务单下达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生成的成本对象代码,是由物料代码+批次构成,如(图2-5)所示:
(图2-5)
2)批号
批号可以在每次录入单据时手工输入,但每个新的批号推荐根据批号生成规则,由系统自动生成。

批号的管理与维护统一在基础资料的仓存管理下,如(图2-6)所示:
(图2-6)
通过批号管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批号生成规则,【选项】页签控制自动生成批号的应用范围,如(图2-7)、(图2-8)所示:
(图2-7)
(图2-8)
3)物料
同样物料属性字段,须为“自制”或“配置类”物料,且计价方法须为分批认定法。

3.分批法计算方法及举例
我们还是在例(2-1)基础上进行分析,假设例(2-1)中A产品采用的是分批法,5号投产的为批次1,8号投产的为批次2,则A产品会分别生成两个成本对象A-1和A-2,分别进行成本计算,如(图2-9)所示:
(图2-9)
由此可见,分批法对于产品的计算更为精确,能够满足企业更高的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需要。

实际应用中,分批法多是与分步法同时应用,该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不相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批次,产品入库单的批号必须与生产任务单、领料单中,成本对象对应的批号一致。

例如某一生产任务单成本对象为A-1,产品为A批号为1,分多次完工入库,则产品入库单的批号也须统一为1,不能写成1.1、1.2、1.1、1.2…,批号1和批号1.1等没有关联关系。

4.订单成本的应用
订单成本就是分批计算方法一种特殊的应用,该部分要点请参考文档《订单成本应用案例》
三、分类法
分类法是指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附属产品,那么对主产品和附属产品的成本计算,应用的就是分类法。

该部分知识要点请参考文档《分类法成本计算适用场景及案例》。

手机震动,来一条微信消息,他说:“我开好房间了,等你!他们都说你技术好,我想试试真假。

真的,我平时对你也不错吧,你可不能让我干等着呀。


她回:“那好吧,你先等我,我在家里,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吧。


半个小时后,她问:“你在哪里开房?”
“欢乐斗地主,电信一区,12号房间,不见不散哦。


“给老娘滚!”
当然,以上是个笑话。

不过,近日成都一家燃气公司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董事长在微信里发了一个六十块钱的红包,三名员工一时手痒,按耐不住诱惑,结果伸手一抢纷纷中招:工作时间玩手机,罚款五百!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董事长表示:“我为了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所以加入了员工的微信群里。


贵董事长显然忘记了,微信是一款私人社交APP,主要用于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如果谈工作,我们有OA或IMO等专门的办公协作软件。

如果公司实在不成气候,一时没有使用这样的专业应用程序,也应当提前与员工约定,公司把QQ或者微信当做办公交流的专用软件。

没有事先的约定,董事长从微信里冒出来,就是以“朋友”的身份,而非“老板”的身份。

朋友发红包,抢还是不抢呢?朋友上班抢红包,罚还是不罚呢?
显然,天真的员工把董事长当做了朋友,所以抢了红包,而老谋深算的董事长没有把员工当做朋友,所以罚了员工。

试探是一把双刃剑,你在试探别人的时候,往往先暴露了自己。

然而,朋友圈里的试探之风经久不衰。

最常见的试探:“清清吧,不用回。

试试吧,复制我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粘贴复制的信息发送就行,谁的发送失败了,就是把你拉黑了,你再扔掉那些尸体就OK啦!”
发出这种试探信息的人,骨子里肯定极端自卑,而且平时很可能不大受待见,要不怎么老怀疑自己被朋友删了呢?像马云,我猜他一定不会纠结于自己是不是被微信好友给删了。

我一般收到这样的消息,会当下把对方拉黑。

既然你连这点做人的底气都没有,咱俩之间的友谊连这点信任的基础都没有,我还有必要把你保留在我的朋友圈里吗?
试探朋友关系的升级版,是在朋友圈求助。

“临时急用,不多,就两千,哪位朋友方便的话请来电告诉我,事情万分紧急,不挨着问了,谢谢!”
看到这样的信息,是朋友的自然要赶紧打个电话,电话接通那边却是云淡风轻,“没事儿,我就试试。

”你丫小学没毕业吧,狼来了的故事听过没?下次你再说有急事,我可保不准是真是假,到时候看我帮不帮你。

还有,刚才急着打电话,晾了个好几亿的大单,你赔不赔?你当我像你这么闲呢!!
还有一种另类的试探,是从网上狂下美女图片,把自己的朋友圈打扮的花枝招展,然后换个昵称,换张头像,给自己的老公来一句:“帅哥,约吗?”
如果老公回一个心花怒放的表情,得咧,回去跪搓衣板吧。

小公主碎了一地的玻璃心,一时半会儿是哄不好了。

要是老公如柳下惠般一本正经,事情就这样完美收工了吗?不,她会继续下载更妖艳更动人的图片,直到有一天老公随口地问一句:“请问多少钱一晚?”
男人记住,女人试探的时候,往往心里已经有了预设的结果,预设的结果没有出现,那就是自己试探的还不够。

带着一种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执着,女人生生把幸福推向远方。

女人,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男人,遇见一个才貌双全不求名利,一心只想倒贴给你的凡间仙子,难道你不会动心?
试探人性的弱点,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而这样的试探,有百害而无一利,却有很多无知的朋友乐此不疲。

所以说,如果你缺乏安全感,不知道你的朋友是否把你当朋友,也不知道你的爱人是否把你当爱人,那你不妨多学习,多打扮,充实内心,提升自己。

记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无味的试探,只会使你化身荆棘,刺痛别
人,刺伤自己!
生活有压力,经济有压力,学业有压力,晋升有压力,人际关系有压力,情感世界有压力,婚姻也有压力……人们的交谈中,无不涉及林林总总的压力。

压力像汽油桶被打翻,弥散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散发着浓烈的气味,我们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它不定在哪个瞬间就燃起火焰。

其实,适当的压力是保持活性的重要条件。

如果空气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呼吸就会衰竭;
如果血液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四肢就会瘫痪;
如果水管子没有了压力,那结果是让任何一个住在高层楼房的人都噤若寒蝉的,你将失去可饮可用的清洁水。

20世纪的石油英雄“王铁人”也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进步”.
只是这压力须适度。

比如冬日里柔柔的阳光照在身上,这是一种轻松的压力,让我们温暖和振奋。

设想这压力增加十倍,在吐鲁番酷热的夏季,大伙儿只有躲到地窖里才能过活。

假如这压力继续增加,到了百倍千倍,结果就是人们成了一堆焦炭了。

现代人常常陷于压力构建的如焚困境之中。

也许是某一方面的压力过强,也许是多方面的压力综合在一起。

如是后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压力尚可容忍,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细微的压力堆积起来就成了如山的重负。

金属都有疲劳的时候,遑论血肉之躯?如不减压,真怕有一天成了齑粉。

如果你因压力忙到无力自拔,忙到昏天黑地,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和家人的聚会,忘掉了自己如此辛辛苦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你想改变,就试着了解压力吧。

寻找压力的种种成因,为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压力画像,澄清了我们对压力的迷惘之处,让折磨我们的压力毒蛇从林莽之中现形,让我们对压力的全貌和运转的轨迹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中国的兵法上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你认识到了你所承受的压力的强度和种类,在某种程度上你就已经钉住了压力毒蛇的“七寸”.
明白了压力的起承转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之后,你的呼吸就会轻松一点,胸中的块垒也会松动出些许的空隙。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你就会一寸寸地脱离沉重的压力,把自己成功地拔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