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8-07-23T18:25:47.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陈厚彭[导读] 摘要: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作,它是一种避免混凝土建设中出现裂缝的有效方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功能的发挥。

身份证号码:45032619850920xxxx 摘要: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作,它是一种避免混凝土建设中出现裂缝的有效方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功能的发挥。

本文浅析了后浇带的重要性,并对此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以解决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一些技术难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将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的问题处理好,在墙体、底板等位置设置一定的裂缝来分开处理不同阶段的施工结构,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膨胀收缩固定以后,在有限时间中填充处理混凝土中预留的施工缝,将分散的结构形成统一整体,这些后浇的部分即后浇带。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问题得到解决,还使得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一)沉降高度差降低的影响建筑工程属于完整性高强度的项目,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楼层和楼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十分容易出现不同沉降的裂缝。

如果建设中出现有害裂缝,此时高度差会降低抑制导致出现施工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种有害裂缝应该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完全展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合理科学的划分建筑工程项目,完成主体结构以后,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来处理比较大沉降量部分的沉降位置,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对整体结构进行连接。

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应该合理分析受力情况,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受力状态,调整高度差和压力差,以便于全面保障后浇带施工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二)温度差降低的影响建筑工程属于很长时间跨度的项目,在具备比较长时间跨度的基础上,因为混凝土的缺陷,温度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施工中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形成裂缝,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性,以至于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水平和质量。

一般来说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完成混凝土施工两个月之内出现上述问题。

如果房屋建筑施工中因为温差导致出现裂缝,此时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温差问题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能够为混凝土提供充足空间,保障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温差的影响以及裂缝出现的概率。

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切实处理好连接新旧混凝土的结构,保障能够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产生裂缝的概率[1]。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一)设置合理的后浇带间距和宽度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应力问题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依据自身功能和结构来把建筑构件分为多个模块,但并不是所有模块都是独立的,设计施工缝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建筑整体性。

如果建筑施工中出现低于22层楼层数的时候,建筑基础、楼层楼板施工中需要保持一定钢筋受力效应,不可以进行断开和切割处理,不但能够满足房屋建筑整体性的实际需求,也能够保障房屋建筑施工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果后浇带施工技术中存在比较大跨度的时候,应该分割处理受力钢筋,并且为以后焊接钢筋提供参考。

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楼板荷载,也能够防止施工中结构下垂的现象。

后浇带施工技术中分割处理钢筋的时候,应该保持具备7m以上的跨度,设置后浇带施工间距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切实满足施工图纸的需求,如果图纸中没有明确规定,此时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分析[2]。

(二)合理科学的分析施工断面形式集合施工时间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需要具备和混凝土断面结构一致的断面形式,以不安于能够避免不同断面引发的建筑结构形变、受力集中等现象,此外也能够适当处理后浇带施工直接裂缝等相关问题。

后浇带施工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满足在60天内满足混凝土设计需求,依据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的需求,应该在完成沉降操作以后实施后浇带施工技术。

如果房屋建筑不高于22层,此时应该同时对裙房建筑和建筑主楼的结构进行操作。

相比较主楼结构来说,建筑裙房结构存在比较少的工作量,同时也具备比较短施工时间,所以会比主楼结构提前完成施工。

基于此会出现裙房结构早于主体结构沉降的现象,同时建筑主体沉降存在大于裙房沉降等相关问题。

为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在完成主楼结构沉降以后在实施后浇带施工,防止沉降应力受到后浇带的影响。

从施工情况方面进行分析,因为需要在不同季节进行施工、施工材料也不同,一般来说会出现晚于预期施工时间的后浇带施工时间,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应该明确施工图纸的规范需求[3]。

(三)准确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位置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混凝土整体构件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施工中尽可能选择最小荷载的位置进行操作。

建筑剪力墙施工中不适合应用后浇带施工,应该在模板或者大梁上选择合理的施工位置,防止施工中因为弯矩或者剪力过大导致出现压力。

房屋建筑施工中应该及时清理施工位置,保障施工缝隙的清洁度,同时施工缝隙中也不应该出现杂物或者积水。

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后浇带表面的湿润,并需要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

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收缩性能进行重点分析,选择膨胀的混凝土,防止出现过大的收缩现象。

房屋建筑施工中基本上应用的混凝土都是添加膨胀剂的。

为了保障后浇带施工的机械强度,实际操作中适合应用高于混凝土标号一级的材料进行施工,保障能够准确配置混凝土。

(四)保障混凝土浇筑和模板设置的质量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后浇带施工来说十分重要,此时应该做好所有环节的步骤。

设置模板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需要满足设计图纸的规范需求,合理安置浇筑模板。

一般来说模板都是钢丝网,选择网格均匀、统一规格的钢丝网进行操作,以便于保障能够具备一致的浇筑质量。

设置楼板的时候应该具备满足施工需求的模板固定强度、刚度等需求,从而确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裂解裙房和主楼的跨度需求,确保不会出现高于支撑荷载极限的地下室主梁支撑荷载,确保支撑的安全性。

实际操作中选择预先设计好的施工方案,不仅需要保障振捣混凝土的质量,也需要避免出现过振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水泥浆液的流失[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问题得到解决,还使得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

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设计中的受力分析和温差问题。

只有高度重视后浇带和温差问题。

只有高度重视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这样后浇带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国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2014.8
[2]蒋红,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5(31)
[3]王水昌,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