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理论在基层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护士一视同仁,奖金分配等有关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公平、公正,切忌加入个人感情。在功劳、荣誉面前,护士长要有谦让精神,当护士出现工作失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在批评护士时,决不以势压人,横加指责,应该实事求是,以理服人[4]。
3.1.2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
管理者从感情、需要、机会、利益等方面激励人,充分调动积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还要对护士有感情,要尊重护士、理解护士、信任护士、爱护护士,工作中是上下级关系,工作以外是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使护士产生亲切感,整个护理集体内部关系和谐融洽,各种矛盾冲突减少,护士爱院如家,科室及医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强。
3.2指导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一切护理活动都要体现出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力和需要、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5],规范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3.2.1关注细节护理
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本着方便患者,从细微之处入手,换位思考。护士从患者角度出发,采取主动观察,主动巡视,主动询问的方式,不断进行换位意识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一位患者、患者需要怎样的护理”为主题的研讨会,以此来改变服务观念,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向患者作出适合本院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承诺,用一颗正直,真诚,善良,包容的爱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态和就医心情,端正服务态度,对抱怨和迁怒者要宽容、谅解和忍让,不和患者和家属发生正面冲突,激化矛盾。
人性化护理理论在基层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论指导基层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 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探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结果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护患纠纷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人性化护理理论指导护理管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理论护理管理应用
3.2.2关注心理护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孤独等心问题,重视心理疏导。
3.2.3关注敏感问题费用、效果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重视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
4讨论
护理工作面对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理论为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循证理论,为护理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实施后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患者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被尊重和关怀,和谐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2应用人性化理论的必要性
2.1护理专业的特殊性 人力配置不足、工作强度高、轮流值班、责任大,压力大。本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年龄偏轻,学历偏低。人员相对不足。如医护人员集中抢救危重病人,造成输液室病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病人有事呼叫,护士未能及时到位;输液秩序紊乱造成部分病人等候时间过长而发生护患纠纷。
2.2护士社会地位低 社会普遍存在重医轻护,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患者来自本院与外院相关科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全科护士共11人,平均25岁。其中护士4人,护师6人,主管护师1人;大专7人,中专4人。每日静脉输液180~300例次。案例:“新护士小李在邻近下班时接待一位外院转诊输液患者。因为还有十分钟就要下班,小李劝患者转诊至我总院输液。因路途较远,患者不愿前往,两人争执不休。患者投诉至护士长处,要求解决问题。护士长了解情况后,让小李答应为患者输液。然而在输液时,小李未能做到一针见血。患者立刻火冒三丈,称护士小李要报复他,故意使其受苦,他要找院长投诉。护士长见状亲自为其输液,做好解释,取得患者谅解。护士长得知小李因与男友有约而心急下班。护士长就代替她值班,让其回家。事后护士长与小李单独谈心,指出她处理方法欠妥,护理技术需要提高。小李认识到错误,增强沟通技巧培训。现在技术过硬,获得患者好评。”该护士长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熟练掌握了管理技巧。
[3]曹荣桂,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6.
[4]将红梅,李力,王贤华.论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护理管理杂志,2005,7(3):40
[5]王艳敏,陈淑萍,张冠珠,等.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4):912-913.
参考文献
[1]George JB. Nursing theories: The base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 tice[M]. 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 2001:385-404.
[2]张帆,陶艳玲,吴文娜,等.ABC情绪管理训练队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4,4(6):36-38.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18-01
人性化护理理论源于护士及照护对象的真实经历。在20世纪60年代,当Paterson和Zderad攻读博士学位时开始反思自己的护理经历,将共同关注的护理问题研究分析,于是发展了人性化护理理论[1]。但我国的护理管理人员多从基层护士中选拔,缺乏管理学知识,其管理行为大多基于经验,在临床工作中易出现问题。为此,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为切入点,探索出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
2.3病人对护士要求高 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与护士的服务意识存在差距。病人因病情急,希望马上解除痛苦的心情迫切。而护士长期面对存在的问题疏于解释,态度生硬。病人要求日益提高,护理人员承受的各种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2]。
3方法
3.1建设护理队伍中的应用
3.1.1区别于“人情化”管理
“人情化”是讲资格、讲人情、讲关系,处理问题的核心是人情远近;而人性化是讲究调动积极性,团队合作,在处理问题上得认可,核心是以人为本[3]。激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释放,是使人发奋的催化剂,是激发自信心、提高效能的助推器。
3.1.2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
管理者从感情、需要、机会、利益等方面激励人,充分调动积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还要对护士有感情,要尊重护士、理解护士、信任护士、爱护护士,工作中是上下级关系,工作以外是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使护士产生亲切感,整个护理集体内部关系和谐融洽,各种矛盾冲突减少,护士爱院如家,科室及医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强。
3.2指导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一切护理活动都要体现出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力和需要、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5],规范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3.2.1关注细节护理
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本着方便患者,从细微之处入手,换位思考。护士从患者角度出发,采取主动观察,主动巡视,主动询问的方式,不断进行换位意识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一位患者、患者需要怎样的护理”为主题的研讨会,以此来改变服务观念,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向患者作出适合本院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承诺,用一颗正直,真诚,善良,包容的爱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态和就医心情,端正服务态度,对抱怨和迁怒者要宽容、谅解和忍让,不和患者和家属发生正面冲突,激化矛盾。
人性化护理理论在基层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论指导基层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 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探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结果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护患纠纷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人性化护理理论指导护理管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理论护理管理应用
3.2.2关注心理护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孤独等心问题,重视心理疏导。
3.2.3关注敏感问题费用、效果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重视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
4讨论
护理工作面对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理论为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循证理论,为护理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实施后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患者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被尊重和关怀,和谐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2应用人性化理论的必要性
2.1护理专业的特殊性 人力配置不足、工作强度高、轮流值班、责任大,压力大。本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年龄偏轻,学历偏低。人员相对不足。如医护人员集中抢救危重病人,造成输液室病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病人有事呼叫,护士未能及时到位;输液秩序紊乱造成部分病人等候时间过长而发生护患纠纷。
2.2护士社会地位低 社会普遍存在重医轻护,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患者来自本院与外院相关科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全科护士共11人,平均25岁。其中护士4人,护师6人,主管护师1人;大专7人,中专4人。每日静脉输液180~300例次。案例:“新护士小李在邻近下班时接待一位外院转诊输液患者。因为还有十分钟就要下班,小李劝患者转诊至我总院输液。因路途较远,患者不愿前往,两人争执不休。患者投诉至护士长处,要求解决问题。护士长了解情况后,让小李答应为患者输液。然而在输液时,小李未能做到一针见血。患者立刻火冒三丈,称护士小李要报复他,故意使其受苦,他要找院长投诉。护士长见状亲自为其输液,做好解释,取得患者谅解。护士长得知小李因与男友有约而心急下班。护士长就代替她值班,让其回家。事后护士长与小李单独谈心,指出她处理方法欠妥,护理技术需要提高。小李认识到错误,增强沟通技巧培训。现在技术过硬,获得患者好评。”该护士长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熟练掌握了管理技巧。
[3]曹荣桂,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6.
[4]将红梅,李力,王贤华.论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护理管理杂志,2005,7(3):40
[5]王艳敏,陈淑萍,张冠珠,等.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4):912-913.
参考文献
[1]George JB. Nursing theories: The base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 tice[M]. 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 2001:385-404.
[2]张帆,陶艳玲,吴文娜,等.ABC情绪管理训练队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4,4(6):36-38.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18-01
人性化护理理论源于护士及照护对象的真实经历。在20世纪60年代,当Paterson和Zderad攻读博士学位时开始反思自己的护理经历,将共同关注的护理问题研究分析,于是发展了人性化护理理论[1]。但我国的护理管理人员多从基层护士中选拔,缺乏管理学知识,其管理行为大多基于经验,在临床工作中易出现问题。为此,以人性化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为切入点,探索出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
2.3病人对护士要求高 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与护士的服务意识存在差距。病人因病情急,希望马上解除痛苦的心情迫切。而护士长期面对存在的问题疏于解释,态度生硬。病人要求日益提高,护理人员承受的各种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2]。
3方法
3.1建设护理队伍中的应用
3.1.1区别于“人情化”管理
“人情化”是讲资格、讲人情、讲关系,处理问题的核心是人情远近;而人性化是讲究调动积极性,团队合作,在处理问题上得认可,核心是以人为本[3]。激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释放,是使人发奋的催化剂,是激发自信心、提高效能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