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第七教育发展联盟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市第七教育发展联盟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
[美]史蒂文·卡维
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户走进一家安装人类程序的软件公司,请求工程师帮他排除烦恼。
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
他讨厌身边的每个人,说亲朋好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远离他!软件工程师听完他的倾诉,启动了他的人体机器,进入他的心灵认真检查,几秒钟后,工程师安慰他说没出什么大毛病,只是他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
于是,工程师耐心指导客户按步骤在心灵中安装爱的程序。
工程师:首先请打开你的心灵,现在,你在心灵的位置了吗?
客户:是的,我进入了“我的心灵”,但是这里有几个文件正在运行,在它们运行的同时我可以安装love.exe
程序吗?
工程师:请问是哪些文件?
客户:稍等,是我以前安装的“怨恨文件”“往日伤痛文件”“自卑文件”和“嫉妒文件”,这些文件正在运行。
工程师:安装没有问题。
只是你必须马上将“往日伤痛文件”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删除,这样,love.exe程序才可以无障碍地自动安装起来,并且将永久性地保存在你的内存中,完全不会妨碍其他程序的运行。
同时,在love.exe
程序安装的过程中,它会利用自身携带的一个叫作“自信”的文件覆盖掉你系统里的“自卑文件”。
最后,你还要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运行窗口关闭,因为这两个文件的运行会阻止love.exe程序的正常安装,你能关闭它们吗?
客户:对不起,关闭无效,请帮我一下吧!
工程师:好的,请返回你的“心灵主菜单”,调出一个名为“宽容”的文件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需要,反复调用多次,直到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彻底从你的心灵中清除。
客户:好极了,我完成了!现在我看到love.exe程序正在安装呢。
工程师:请注意,几秒钟后,你会从桌面接收到一条新信息,它提示你:“当前系统重新配置了你的心灵,配置完毕!”你看到了吗?
客户:我看到了,这意味着love.exe程序已经安装完了?
工程师:是的。
不过你刚才仅仅是在本地机器中安装了love.exe程序,只有将你本地机器中的love.exe程序同
其他的人类机器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你的love.exe程序才能不断升级。
客户:不好了!我的安装桌面显示一条错误信息!
工程师:请念。
客户:“程序无法在网络中运行”,这是什么意思?
工程师:不必担心,这只是一个一般常见错误。
是说目前love.exe程序只是在你的心灵外部运行,还无法真正运行在你自己的心灵世界中。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在你爱别人之前,必须先要爱你自己。
客户:那么下一步我应该如何操作呢?
工程师:不用着急,请进入名为“自我认可”的目录中。
客户:好啦,我已打开了这个目录。
工程师:请点击该目录的以下文件,它们是:“宽容文件”“自信文件”“实现自我价值文件”以及“仁爱文件”,将它们全部选中后,复制到“我的心灵”的文件夹中,拷贝完毕后,你的心灵系统将自动删除某些不兼容的文件,如“自私文件”“伪善文件”等,同时修复程序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最后不要忘记将“自我苛刻文件”从当前目录中删除!
客户:我成功了!现在桌面显示:“我的心灵”已经安装了正版的love.exe
程序!系统提示“微笑文件”启动了,同时,“热情”“友好”以及“满意”三个文件正在“我的心灵”中运行呢!
工程师:恭喜你,系统已经顺利安装了love.exe程序!故障解除了,但最后,我可要提醒你一句。
客户:什么?
工程师:记住,爱是一种免费软件,你完全可以慷慨大方地把爱的各种指令赠送给那些你遇见的人,爱会在人类灵魂间传播、共享,当爱的指令把一个人的心灵同另一个人的心灵链接在一起的时候,love.exe程序会自动在彼此心灵间升级。
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的时候,你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客户:多谢,我会的!
(选自《环球时报》,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别人的过程。
B.软件工程师听完客户的倾诉,经过认真检查,才发现是客户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
C.在love.exe程序安装的过程中,它会用“自信”的文件覆盖掉系统里的“自卑文件”,并且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运行窗口关闭掉。
D.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小说,它告诉我们要让自信的阳光照在我们头顶,要赶走自卑的阴影,更要学会爱别人。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love.exe程序是如何在客户本地机上安装完成的?这告诉我们人要如何做才能呼唤爱心的回归?
3.这篇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创新之处?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再生资源,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
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需要实施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有重要意义。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是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关键性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漠。
长期以来,公众养成了“简单方便”的垃圾混装习惯,虽然不乏一些对环保抱有热情的人,但也往往因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不愿执行。
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很多市民逐渐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效果,久而久之,参与的热情也会逐渐削弱。
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大部分公益性环保组织仅限于做一些宣传教育的工作,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的绿色环保网络。
(摘编自姜朝阳等《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
材料二:
从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变迁来看,早在上世纪末,《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就已经对生活垃圾的定点倾倒和堆放、分类收集和运输、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作出了规定。
但对于公民个人在生活垃圾分类中应担负的具体义务及相应制裁机制,立法一直空白。
近二十年来,我国公民的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主要停留在依靠宣传教育、引导鼓励方式推行的道德义务层面。
今年 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也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纳入其中,并对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作出规定。
至此,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强制法律规范不断完善。
在传统观念中,道德义务在法律中的设置意味着义务性质的转变,公民的环境道德义务、法律义务被明确区分与相互割裂。
但从实际来看,公民环境义务是具有立体多元层次结构的系统整体,呈现出层次性与整体性兼具的特征。
公民“要我分类”强制法律义务的设定建立在公民高度认同垃圾分类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其实现也离不开公民“我应分类”的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并应最终达到一种“我要分类”的自觉履行状态。
也就是说,公民环境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具有价值层面的一致性和行为层面的统一性,公民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具有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双重属性,只有各层次义务相互结合、相互支撑,才能够使公民强制环境法律义务的建立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也才能确保公民基于道德情感遵守义务性规范,并从强制性义务中获得自愿性守法动力。
因此,可以说公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性质走向强制性法律义务,并不意味着其道德义务属性的灭失。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处罚与监督等外在约束机制与多元参与、教育宣传等软性的内在行为与道德培养机制并行是生活垃圾分类得以成功的共同经验。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实施,也需构建契合其双重属性性质的、惩戒约束与激励引导相互协作的义务实现机制,其具体制度实现路径应包括:以法律责任为内容的惩罚制度、法律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及以声誉评价与物质奖励为中心的激励制度、以环境教育与道德培育为手段的自我实现制度等。
(摘编自赵汝《生活垃圾分类从道德义务走向法律义务》)
材料三:
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的城市,强制性要求企业和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并通过调控垃圾清运费来鼓励和督促居民减少生活垃圾。
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市民如违反分类规定乱扔垃圾,就会被拘捕并处以巨额罚款。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立法对投放垃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必由之路。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规定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单位和个人可处以罚款。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明确垃圾分类是法定的职责,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应该依法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从该《条例》施行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垃圾分类对市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达到更好的效果,社区建立了居民垃圾分类档案,以实现生活垃圾投放可追踪溯源,责任落实到一户一家。
垃圾分类应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摘编自王薇《城市垃圾分类,一道难解的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垃圾是城市公害,但只要做到了正确的分类就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B.公众普遍欠缺环境意识,证明了过去采取政府主导的环保工作模式是错误的。
C.材料三以具体的事例证明材料二阐述的观点,中外事例的选取增强了说服力。
D.公众对垃圾分类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需强制性义务和道德义务相结合。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垃圾分类执行不力,有经济原因,也有分类标准和方法不熟悉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渠道不畅。
B.从材料二中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纳入法律可以看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是不断完善的。
C.在上海,不论产生垃圾者是单位还是个人,若未能将垃圾准确分类投放,有可能会被追责。
D.美国、日本和中国上海的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相比较,日本的最严厉,其严厉程度超过上海。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完善《废弃物处理法》,从源头上对公民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中所担负的生活垃圾减量化。
B.通过对公民违法分类的行为采取拒收、罚款等措施,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与监督机制。
C.运用科普讲座、知识竞赛,深入家庭、社区、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细化行为培育的方式。
D.构建惩戒约束与激励引导相互协作的义务实现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深入实施。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5.怎样让垃圾分类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带上她的眼睛(节选)
刘慈欣
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连同你的触觉和味觉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象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注声。
“上次离开后,我常梦到这里,现在回到梦里来了!”她细细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象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我们就这样一朵朵地看花,闻花,还给它们起名字,直到我对这套小女孩游戏实在厌烦了。
“我和她们都互相认识了,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我会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们每一个的样儿,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象……地狱。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不,别动,这就是天国的风呀!”应她的要求,我又一次次把手在溪水中打湿,再举到风中把天国的感觉
传给她。
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轻轻地说:“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
我说:“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觉都磨钝了。
”
“怎么会呢?!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薄啊!看看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吗?”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伶伶的小旅店,她又提议我们立刻去看日落。
“看着晚霞渐渐消失,夜幕慢慢降临森林,就象在听一首宇宙间最美的交响曲。
”她陶醉他说。
我暗暗叫苦,但还是拖着沉重的双腿去了。
“你很珍视这些平凡的东西。
“回去的路上我对地说。
“你为什么不呢,这才象在生活。
”她说。
“我,还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这样。
在这个时代,得到大容易了。
物质的东西自不必说,蓝天绿水的优美环境、乡村和孤岛的宁静等等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
所以人们不再珍视什么了,面对着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们把拿起的每一个咬一口就扔掉。
”
“但也有人面前没有这些水果。
”她低声说。
我感觉自己刺痛了她,但不知为什么。
回去的路上,我们都没再说话。
这天夜里的梦境中,我看到了她,穿着太空服在那间小控制舱中,眼里含泪,向我伸出手来喊:“快带我出去,我怕封闭!“我惊醒了,发现她真在喊我。
“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脑袋发沉,迷速糊糊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草原上的夜雾使它有些发红。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喂,你是不是从轨道上看到月光照到这里?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变成了呼唤,她又叫醒了我,还要出去看月亮。
我十分恼火,但还是出去了。
云飘过来了,月亮在云中穿行,草原上大块的光斑在缓缓浮动,如同大地深处浮现的远古的记忆。
“你象是来自十八世纪的多愁善感的诗人,完全不适合这个时代,更不适合当宇航员。
”我对着夜空说,然后摘下她的眼睛,挂到旁边一棵红柳的枝上,睡觉去了。
我醒来时天已大亮,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笔罩在蒙蒙的小雨中。
她的眼睛仍挂在红柳枝上,我小心地擦干镜片,戴上它,立刻从眼睛中听到了她低低的抽泣声,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
“真对不起,我实在太累了。
”
“不,不是因为你,呜呜,天从三点半就阴了,五点多又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呜呜,好想看的,呜……
我的心象是被什么东西融化了,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一天一夜里,她教会了我某种东西,一种说不清的东西,象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样朦胧,由于它,以后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会有些不同的。
(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地的眼睛》”草原”一节,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带上她的眼睛”除了指“我”通过传感眼使带着“她“看草原风光外,还另有深意。
B.“我”是一个感觉被磨钝了的,不珍视生活的人,“她“是一个多愁善感而热爱生活的人。
C.从“她”的话语里可知“她”可能要长期待在那个封闭、压抑、醋热、物质条件有限的地方。
D.本文描写的虽然是未来世界的故事和生活场最,但其反映的主旨也具有现实意义。
2.请结合全文简要解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请就本文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徕宁果木记
昆仑踞西域之胜,世传为仙人出入之所,嘉树珍果,萃于其地。
徕宁地近昆仑,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
桃、杏、葡萄、梨、枣、苹婆①、林檎②、樱桃,俱极香美,无论矣。
桑椹大可径寸,色白如玉,味甘如蜜。
冰苹婆尤为异品,形如内地苹婆,而莹然无滓,表里照彻如水晶,味香烈而极甘,别城无此种。
又有所谓瓯桲者③,似山东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渍之,甘酸如山查而香过之,真异种也。
呜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④,必能贡明堂⑤,飨清庙⑥,供上方之馔,擅华林之春⑦。
其次亦得为卿士大夫所共尝,文人学士所争赏。
乃生于穷荒回纥之地⑧,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闻其香,甚且珍品与羊胛同烹,名园与马枥为伍⑨,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极,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⑩,人蠢而物灵,山川清淑之气多钟于草木,以补人之不足。
”是说也,余姑存而不论云。
(选自铁保《惟清斋全集·梅庵文钞》)
(注)①苹婆:苹果。
②林檎:即沙果。
俗称“花红”。
③瓯桲:即“榅桲”,又名木李,味甘酸。
④神京:京城。
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之所。
⑥清庙:即太庙,帝王的宗庙。
⑦华林:这里泛指帝王宫苑。
⑧回纥:古代少教民族。
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带。
⑨马枥:马棚。
⑩八埏:八方的边际。
1.徕宁“果木之盛甲于天下”的原因是。
2.第一段举“桑椹”、“冰苹婆”与“瓯桲”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3.下面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昆仑山高踞于西域中的胜地之上,世代相传是仙人出没的地方。
B.徕宁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种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说了。
C.徕宁珍果生于穷荒回纥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D.对边地“人蠢而物灵”的说法,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评论吧。
4.文中画线处以喻,表达出作者的不平之慨。
5.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都运用了“借题发挥”的写法,但用意却不同。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对酒①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
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6、 (1)____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7)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8)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150字。
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常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请你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任意选取一个场景,展开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风貌。
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符合原著内容。
②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贴春联是过年的习俗之一。
每逢春节,你会选取哪副春联贴在门口?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要求:a.先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联、下联和横批;b.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答题格式如下:
③每当国家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护工作者一定冲在最前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们于危难之中。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来赞美他们。
要求:感情真挚,有文采。
8、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往往有着某种特殊的审美爱好,而这又常常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与人生。
如“李白与酒紧密相连;陶渊明与菊紧密相连;林逋与梅紧密相连;杜甫与……紧密相连;巴金与……紧密相连。
请自选一个人物,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沈从文与水紧密相连。
水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灵魂的栖息地。
他的文字如水一般通透澄明,浸染了湘西水土独有的气息。
他的心灵如水般柔情缱绻,充满了对故乡一草一木的热爱与眷恋。
他的人生如水般波澜起伏,书写了一个乡下人成长的传奇。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
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明天的渴盼和信心。
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
为了更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为了美好的新时代,我们一起追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努力践行你的追求。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于800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