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与内容的变化,推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加强文化保护有了更有效手段。

我国要注重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为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提供有力保护,加快文化的发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探索与分析,尤其是要注重引入数字化保护方法。

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出数字化保护措施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严峻形势,如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这需要我们提高重视,加强保护,避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遗失。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将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集、整理、传播和服务等工作更加高效开展,并制定健全的保护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也逐步深入推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本土文化遗产保护中,让今后“文化内容”市场竞争有了坚实基础。

发达国家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对弘扬与传承本国的民族文化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来说,主要是在非遗保护中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

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非遗保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将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也由此逐步发展起来。

2011年,我国出台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在法律层面上为数字化保护的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了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非遗保护中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了热点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着力点
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通常来说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即文化内涵、传承人、文化形式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性。

例如,对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来说,其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得到有力保护,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时应该探讨以下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面临濒危。

火神庙会主要目的是祭祀火神,并以此开展祭祀活动,而很多其他的民间艺术等民俗活动大多根据这些悠久的祭祀活动开展。

因为年代比较久远,以往保护的方法已经显得过于落后,在祭祀活动的过程中,火宫殿火神庙会所体现的内涵上深度还有所欠缺,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气上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1】和以往相比,火宫殿火神祭祀在香火上已经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其中最关键的祝融火神像更是变得徒有其表,毫无实质,这样不再有谁家因为失火而祭拜火神并唱戏酬神的情况。

长沙火宫殿火庙文化庙会祭祀礼仪乐谱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巫舞,通过长时间的演变以后,有的至今保留祭祀礼仪形式,其他的逐步发展为长沙湘剧和花鼓戏曲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面临濒危。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其是否能顺利延续,若是人才不足,非遗在传承上将面临巨大危机。

非遗作为一个民族和文明识别自身关键特征,其能够将各民族发展历程反映出来,属于具有极高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非遗里面很多民俗表演已经失传,如杂耍、猴戏、皮影戏、长沙弹词和评书等,而一些面临着濒危的境地,如长沙弹词主要通过口授方式来传承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诞生、发展、兴盛和衰落等时期。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弹词艺人不足二十名,尤其是在被称为“活化石”的彭延坤去世以后,长沙弹词出现了无继承人的局面。

对于火宫殿来说,除了在大型庙会活动中,否则很少出现传统长沙民俗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对糖画、捏泥人等传统民俗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面临濒危。

当前,庙会经济式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在庙会附近出现了很多特色小吃,也有大量的商业性纪念品,从庙会场地来看,空间并不大,不包括周围的建筑物,戏台前面空地总面积不足100m3。

尤其是在庙会期间,很多糖画、棕编等摊档也会占较大空间,这样游客活动的范围就变得更小,从而发生人挤人的现象,不能将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全面呈现在人们面前,火庙文化多元文化并存的独特景观也不能展示出来。

因为地处古街坡子街,且周边三王街等街道非常狭窄,车辆基本上为单行线,这样在庙会期间很多游客不能进入其中,从而会选择放弃逛庙会,游客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在大型节假日时,坡子街周围经常出现堵车问题。

上述各种因素的存在,为庙会形象和组织形式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庙会发展受到了巨大阻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化和经济化影响下,庙会中的非遗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

对于可以直接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非遗,如美食、编织、陶艺等,和以往相比发展局面良好,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发展前景较好。

而对于很多古老、传统的非遗,如宗教音乐、民间美术、戏曲杂艺、口耳相传的手工技艺等,必须通过口耳、行为等相传,从而逐步被人遗忘,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少有接触与了解的机会。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策略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将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开展对文化信息的采集、储存、处理、显示及传播工作,在非遗的转换、再现与复原过程中,以数字形态提升对非遗的保护效果。

我们要坚持系统性、完整性等理念,在保护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的时候采取综合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确保非遗更加完整。

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非遗档案资料,主要内容有音乐、影像、图片和手稿等,并利用新媒体形式开展文化保存与传播工作,这样能够取得较好保存效果,促使非遗保护和传承水平得到提升。

【3】借助数字化技术让传统非遗资源得到数字化处理,最终形成可视化的虚拟产品,或者运用2D、3D数字动画技术,以此再现与解读非遗,并以视频、微电影、数字绘本、三维动画、手机游戏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以可视化方式真实再现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

要建立完善的非遗数字化体系,让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其完整性和系统性,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更好条件。

(二)构建数字化视觉传播平台。

在网络技术发展与普及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在长沙非遗中通过应用数字网络技术,能够有效作出整合与包装。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形成立体的数字化视觉传播平台,以网络技术支持非遗的高效与快速传播。

在建立非遗数字化平台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传统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文化效应的塑造。

在建设数字化平台的过程中,要从文化性出发,确保能够整体和系统地呈现出传统文化。

对长沙数字博物馆建设来说,要注重整合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等非遗资源,建立相应的文化数据库,这样便于人们利用该平台查询非遗产有关信息,以此让更多人了解长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相结合。

在数字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让非遗传承有了良好条件,将其运营到民间艺术中,真正走上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

在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新兴媒体的作用,让其和非遗充分结合起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现在,可以将长沙非遗传承与软件、动漫等结合起来,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让非遗得到有效传承,促进民间技术的开发与保护。

【4】同时,还要注重对艺术形式的创新,让文化、信息和传媒充分融合起来,当然,在非遗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应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文化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

四、结语
总之,当前非遗数字化保护已经受到了我国各界的高度重视,不仅要提升对非遗保护的
技术水平,还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特点,确保与数字化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

对于非遗保护来说,不能是为了保护而保护,重点还是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拓展其发展空间,通过在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支持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光彩。

参考文献:
【1】权玺.“互联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新场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