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中的《天狗》。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详细描绘了一只神异、威武的天狗形象,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神话传说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天狗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通过天狗形象所表达的豪放、奔放的情怀。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天狗形象的分析。

难点:诗人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神话传说。

(2)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课题《天狗》。

2. 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节奏、语气、情感。

3. 精读课文
(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描绘天狗
形象的关键词。

4. 例题讲解
(1)分析诗句“蹲踞高冈,仰天长啸”中的修辞手法。

(2)解释“天狗食日”的传说,了解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

5. 随堂练习
(1)让学生仿写一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天狗的形象。

6. 情感体验
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天狗形象的感受,引导他们体会诗人的豪放、奔放情怀。

(2)拓展:介绍其他有关天狗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
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天狗》
神异、威武
蹲踞高冈,仰天长啸
天狗食日
豪放、奔放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分析诗句“蹲踞高冈,仰天长啸”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
(1)见课本注释。

(2)拟人、对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天狗形象的特点,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放、奔放情怀。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加强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古典诗词的奥秘。

同时,拓展延伸部分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有关天狗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天狗形象的分析。

2. 诗人情感的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

4.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

一、天狗形象的分析
1. 外貌特征:课文中描述了天狗“蹲踞高冈,仰天长啸”,表现
出其威武、神异的形象。

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
解天狗的外貌特征。

2. 动作描绘:课文中的“天狗食日”描绘了天狗吞噬太阳的壮观
场景,展现了其神通广大的特点。

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动作描绘的修
辞手法,如拟人、夸张等。

3.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天狗形象,抒发了豪放、奔放的情怀。

要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神话传
说的独特见解。

二、诗人情感的理解
1. 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

如《天狗》一诗,创作于唐朝,那个时代对自然、神话传说的崇
拜较为普遍。

2. 诗歌风格:分析诗人的诗歌风格,有助于理解其情感表达。


李白的诗风豪放、奔放,本诗也不例外。

3. 修辞手法: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有助于
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实践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与神话传说相关的
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情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关注
实践情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结合实践情景进行教学:在分析课文、讲解例题等环节,适时
引入实践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
1. 对课文注释的理解:让学生熟悉课文注释,并在作业中给出详
细解释,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例题答案解析:对例题中的关键点进行详细解析,如修辞手法、诗句含义等,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作业拓展:在作业设计中,可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如其他有关
天狗的文学作品、诗人创作背景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语气要自信、坚定,语调要有起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朗读课文时,注意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豪放、奔放
情怀。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5分钟,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15分钟,分析天狗形象,讲解重点难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体验:5分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难点。

2. 提问要适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3.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情景,如神话传说、自然现象等。

2.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

2.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关注学生的反馈,适时
调整提问策略。

3. 实践情景引入是否成功,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便在今
后的教学中继续优化。

4.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要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要关注作业的难度和答案解析的详细程度,确保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

6.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