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能力提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能力提高)
课时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做质点
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现实中是存在的
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巾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日巾的研究对象可被视为质点的是 ( )
A、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B、乒吒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旋转对飞行的影响时
C、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抛出后在窄巾的飞行时间时
D、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巾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3.飞机着陆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移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停在机场的飞机
B、候机大楼
C、乘祥乘坐的飞机
D、色机跑道
4、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
A、飞流直下三下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而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
D、升同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
5.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空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所选参考系是 ( )
A、水
B、桥
C、人
D、河岸
6.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宏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微观世界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做质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捕述太阳的运动
7.如图是某次日全食时的美妙景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观测日全食时可将月球看成质点
B.在观测日全食时不能将月球看成质点
C.月球绕地球转动,这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D.月球绕地球转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8.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凹,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

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刖是( )
A、2 m,-2 m,-lm
B、-2m,2m。

1m
C、4m,O,1m
D、-4m,0,-1m
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r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内同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一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现象说明 (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西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课时2时间和位移
1.关于时问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
B 、前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
C 、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问是1s
D 、3s 末指的是时刻
2、下列陈述的事实中涉及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
A .国家规定各类学校上一节课的标准用时为45 min
B .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C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5 h
D 、由郑州开往乌鲁木齐南的T197次列车在三门峡两停车3 min
3、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 1,位移为x 1,杭宁高
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 2,位移为x 2,则 ( )
A 、s 1>s 2,x 1>x 2
B 、s 1>s 2,x 1<x 2
C 、s 1>s 2,x 1=x 2
D 、s 1=s 2,x 1=x 2
4、某质点向东运动12 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

则在上述过程中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
A 、38 m,10 m
B 、2 m.10 m
C 、14 m.6 m
D 、38 m.6 m
5.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汁)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m ,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
A 、m 332,m 332
B 、m 332,m 33
4 C 、m 334,m 332 D 、m 33
4,1m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x 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 运动到C ,它的位移x 1∆=-4 m-5 m= -9m ;从C 运动到B ,
它的位移为x 2∆=lm-(-4 m )=5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从C 到
B 的位移大于从A 到
C 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 .从A 到
C 的位移大于从C 到B 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 .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 、物体由A 到B 的位移x ∆=x 1∆+x 2∆
7、一支长150 m 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 m 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
回,当通信兵同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和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 )
A、150m 300m
B、200m 300m
C、150m 400m
D、200m 400m
8、为了获得高能粒子,并让高能粒f碰撞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需要使用粒子对撞机,我国的粒子对撞机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后回到原位置,则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 )
A、2πR.2πR
B、2R,2R
C、2R.6πR
D、2πR,2R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r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

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O,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人表格内。

(2)前2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方向;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方向
整个这5 s内的位移大小为,方向。

10、一实心长方体木块,体积是a×b×c,如图所示。

有一质点从A点出发,经竖直面和上表面运动到B点,求:
(1)质点运动的最短路程;
(2)质点位移的大小。

课时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在直线运动中,下列夫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C、运动方向不变时,瞬时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中间无往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C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4、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汽车时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同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
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甲均速率分别是 ( )
A 、221v v +,221v v +
B 、221v v -,221v v -
C 、0,v v v v 2
121+- D 、0,v v v v 21212+
6、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时通过刹车以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 、区问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对相应的线段表示的
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B 段表示汽车静止
B .B
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
D 段发生的位移
C .C
D 段运动方向和BC 段运动方向相反
D 、CD 段运动速度大于BC 段运动速度
8、下列x-t 图象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速度大小为2mj/s 的匀速 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
9、A、B、C三物体同时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
情况如图所示,则20 s内()
A、三物体的路程相同
B、三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三物体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10、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
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
速度大小为 m/s。

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 42 m处有一块路牌,
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则在这段时间
里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 m/s。

11.如图所示为某客车的x-t图象。

(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

(3)求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课时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 11 mm,AC= 26.
5 mm,.AD= 40.O mm.AE =48. 1 mm,AF= 62.5 mm。

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速度不变 B.速度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2.关于同一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
A.当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变小
B.当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变大
C.当纸带运动速度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增大
D.当纸带运动速度增大时,打点间隔增大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读数符合要求的是 ( )
A.1. 502 m B.1.621 4 m C.12.40 cm D 4.30 mm
4.关丁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电源频率通常为50 Hz
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电源频率为50 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是0.08 s
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源上
5.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滴漏,每隔2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0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0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AH段的平均速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6.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
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
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

求打出1、2、3、4、5
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7.如图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0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个间隔选定的计数点。

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D两点的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大?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大?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0、D 两点的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8、如图所示为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时,用频闪照相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计数点1、2的间隔距离为7. 71 cm,2、3的间隔距离为8.75 cm,3、4的间隔距离为9.80 cm,4、5的间隔距离为10. 86 cm,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 s,求小球运动到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

课时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等于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C、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而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小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3.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I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 m/s,在这1s 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
A可能小于4 m/S2 B可能等于6m/S2
C.一定等于6 m/s2 D可能大于10m/S2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一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在0-2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5 -6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4-6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D.O -2 s内和5-6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均相同
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午的速度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llL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v=5 m/s,加速度为a=-3m/s2,它表示 ( )
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增大
7.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t∆=1.2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5m/S2,向上 B、 15 m/s2,向下
C.1.67 m/s2.向上 D 、1. 67 m/s2,向下
8.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1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
时间t∆=0. 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 11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 =3. 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

9.我国夺军研究人员在飞机0高度、0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0。

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

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 1 s的时间内向E弹离飞机。

若弹离飞机后的速度为20 m/s,求弹离过程巾飞行员的加速度。

易错疑难集训
易错点1 质点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很大,一定小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引入质点这一概念,质点是真实存在的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有实际意义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
B.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属于无关或次要凶素时,物体才可视为质点 C.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
D.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点一样
3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的是 ( )
A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B研究人在汽车上所处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车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郑州开往北京的时间
易错点2 参考系与物体的运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飞机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5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下列关丁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两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地球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舞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6.在一次珠海航展上,3名中国女飞行员驾驶歼10以整齐的队形表演飞天舞,下列关于飞机的运动情况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飞行员看到建筑物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7.在地震的救灾中,特别是在水陆路都不能通行的情况下,空投救灾人员和物资显得尤为重要。

从水平匀
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飞行员观察被投下物资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
阻力) ( )
A.物资是竖直下落的 B.物资是沿曲线下落的
C.物资是水平运动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9.下列关于参考系和物体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说“旭日东升,日落西山”选取的参考系是地球
B、诗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选取的参考系是长汀水
C、诗句“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D、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选取的参考系是万重山
10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1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 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 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11.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道一小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到河水里,但一直到船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小桥有5 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的进速率相等。

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过疑难教材疑难问题专练
疑难点1 时间与时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时间轴上第I s就是1-2 s
B.第Is末与第2s初是同一时刻
C.在前5s内就是从4s末到5s末这Is的时问
D.第5s是一个时刻
2.在我校举行的创新设计大赛上,我班“科技之光”兴趣小组设汁了一种音乐钟,该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一段1分钟的美妙乐声,已知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则下列有关该音乐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中的9时和9时41分指的是时间
B.该音乐钟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间隔的40分钟指的是时间
C.该音乐钟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中的1分钟指的是时间
D .该音乐钟在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的是时间
疑难点2 位移和路程
3.下列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D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太小
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5.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6.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 和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那么
该质点在3s 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 )
A. 6 m 和1m B .5m 和1 m |
C 5m 和5m
D .1m 和1m
疑难点3 速度和速率
7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 、若瞬时速度恒为零,则平均速度为零
C 、若平均速度为零,则瞬时速度恒为零
D 、若平均速度为零,则平均速率为零
8图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x-t 图象。

若以甲的出发点
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 ( )。

A 、甲先做减速运动,再静止,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3s 时,甲、乙相遇,且甲的速度大于乙
C 、乙的速度大小为2 m/s
D 、O -3 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9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2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m/s
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m/s
C 前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 .前2s 内的半均速度大小为2m/s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不为零
B .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不为零
C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 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

D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 ,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
疑难点4 速度和加速度
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1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 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5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13.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请根据该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一4m/s 2
B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C 、物体第3s 初的速度为零
D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课时1
1、D
2、C
3、C
4、D
5、A
6、BD
7、BD
8、B
9、D
课时2
1、D
2、B
3、C
4、A
5、C
6、BD
7、D
8、C
9、(1)-20 0 30 (2)20m 向右 30m 向右 50m 向右
10、(1))(22b a a s AB ++=
(2)位移=c b a 2
22++ 课时3
1、A
2、A
3、BD
4、C
5、D
6、AD
7、ACD
8、BC
9、CD
10、12.5 14 14
课时4
1、D
2、AD
3、BC
4、AC
5、14.0 2.14
6、0.7m/s
7、2.31m/s 2.13m/s
由于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故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所以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
8、2.783m/s
课时5
1、BD
2、D
3、BD
4、BD
5、BD
6、C
7、A
8、a≈0.016s
m/2方向竖直向上
m/29、a=20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