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四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四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3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
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C.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2.(3分)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D.减速行驶的机车
3.(3分)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4.(3分)当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5.(3分)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6.(3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B.②④C.③①D.③④
7.(3分)我们知道,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但与电炉丝串联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原因是()
A.通过导线的电流大B.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
C.导线的电阻小D.电炉丝的电阻小
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唯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8.(5分)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则它适合于做:,理由.A.保险丝B.输电线C.电炉丝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9.(5分)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所受浮力变小B.轮船所受浮力变大
C.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D.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选择理由:.
三、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0.(1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电动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1.(3分)自行车是我们喜欢的交通工具:其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摩擦力的(“增大”或“减小”),车闸是杠杆.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车辆具有,在此过程以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骑车下坡时,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时能转化为能.
12.(2分)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域面积,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以及水在蒸发时(“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13.(2分)有一只“6V 3W”小灯泡,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Ω,将它接在12V的电源上正常使用,必须串联电阻为的电阻,该电阻的电功率
为.
14.(2分)一小型号电冰箱的铭牌如表所示,根据铭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压是V,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A,若电冰箱每天正常工作6h,一个月(按30天计)耗电kwh,电冰箱与其它用电器如电灯是联连接的;电冰箱、电灯、电视机中使用三孔插座的是.
四、应用(共18分)
15.(5分)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
16.(3分)小洁家新购买一台空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家中其它用电器全都停止工作,经检查空气开关跳闸而空调连接又没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解决措施.
17.(2分)两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甲同学竖直向下用力F1将另一端的乙同学拉起.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18.(4分)根据图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极.
19.(4分)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深度为12cm的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五、实验、探究(共15分)
20.(5分)在做“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于采用了图甲示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且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l)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型管中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甲实验中通电时间相同,发现B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刚采用了如图乙示的实验装置,这时连通A玻璃管的容器中电热丝的电流是连通B玻璃管的容器中电热丝电流的倍.通电相同时间,发现A玻璃管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4)若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1.(5分)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甲实验是木块通过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这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2.(5分)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线不要交叉).
(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示数均不发生变化.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3)排除故障后他们首先把5Ω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示,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V;然后他们依次换用10Ω、15Ω的电阻继续研究,则两次实验相同的操作要素是.
2016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四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3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
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C.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解答】解:A、吃冰棒时,冰棒在口中熔化为液态,熔化要吸热,降低人的温度,起到解热的目的,所以A是正确的;
B、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所以B是正确的;
C、白炽灯的灯丝是钨丝,发光时灯丝温度比较高,会升华为气态,关灯后,气态的钨就会凝华为固态,凝结在白炽灯灯壁上,所以灯壁变黑,所以C是正确的;
D、冬天室外空气温度比较低,嘴中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D.
2.(3分)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D.减速行驶的机车
【解答】解:A、自由下落的苹果,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不会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加速上升的火箭,不属于平衡状态,所以不受平衡力.故B错误.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受平衡力.故C正确.
D、减速行驶的机车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所以不受平衡力.故D不正确.故选C.
3.(3分)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解答】解:A、用力将铅球掷出,在铅球离开手之前,手给铅球一个向前的力,向前移动了距离,手对铅球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将书包背上楼,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书包做功.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自行车的驱动后轮和地面存在摩擦力,地面给驱动轮向前的摩擦力,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自行车在这个动力下向前移动了距离,动力对自行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虽然水桶水平移动距离,但是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符合题意.
故选D.
4.(3分)当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解答】解:电源电压U不变,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于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R
变小.由欧姆

定律得,电路电流I=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则定值电阻电压U R=IR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压U
=U﹣U R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
滑动
故选A.
5.(3分)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解答】解:“放声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低;
故选B.
6.(3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B.②④C.③①D.③④
【解答】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③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
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②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所以④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
故选C.
7.(3分)我们知道,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但与电炉丝串联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原因是()
A.通过导线的电流大B.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
C.导线的电阻小D.电炉丝的电阻小
【解答】解:电炉丝和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电阻大,产生的电热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不怎么热.
故选C.
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唯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8.(5分)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则它适合于做:B,理由输电线有电阻会消耗电能,超导体的应用能节约电能.
A.保险丝B.输电线C.电炉丝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解答】解:A、保险丝是利用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材料来做的;
B、输电线可以用超导体来做,这样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电能的损失.
C、电炉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材料做;
D、滑动变阻器是利用电阻率大的材料来做,以上三种元件若没有电阻则保险丝
在电流过大时使不会熔断,电炉丝不发热,变阻器没有电阻.
故答案为:B、输电线有电阻会消耗电能,超导体的应用能节约电能.
9.(5分)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轮船所受浮力变小B.轮船所受浮力变大
C.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D.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选择理由: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由于轮船漂浮,浮力不变,因液体的密度变小,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解答】解: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
∵轮船漂浮,
∴轮船受浮力F
浮=G


∵轮船自重不变,
∴轮船受到的浮力F

不变,
∵ρ
海水>ρ
河水
,液体的密度变小,F



v

g,
∴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故选D.
三、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0.(1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生磁现象,在世界上最早发现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大气压;奥斯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1.(3分)自行车是我们喜欢的交通工具:其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增大”或“减小”),车闸是省力杠杆.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车辆具有惯性,在此过程以自
行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骑车下坡时,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自行车的刹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车辆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此过程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人和自行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人是静止的;骑车下坡时,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增大;省力;压强;振动;惯性;自行车;重力势;动.
12.(2分)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域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以及水在蒸发时吸热(“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解答】解: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可以减小城市的温差;水蒸发吸热,可以调节温度.
故答案为:比热容;吸热.
13.(2分)有一只“6V 3W”小灯泡,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12Ω,将它接在12V的电源上正常使用,必须串联电阻为12Ω的电阻,该电阻的电功率为3W.
【解答】解:由题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 L=6V,功率P L=3W,
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R L===12Ω;
将它接在12V的电源上正常使用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串联电阻R两端的电压:
U R=U﹣U L=12V﹣6V=6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I L===0.5A,
由欧姆定律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
R===12Ω;
该电阻的电功率:
P R=U R I=6V×0.5A=3W.
故答案为:12;12Ω;3W.
14.(2分)一小型号电冰箱的铭牌如表所示,根据铭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20V,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5A,若电冰箱每天正常工作6h,一个月(按30天计)耗电19.8kwh,电冰箱与其它用电器如电灯是并联连接的;电冰箱、电灯、电视机中使用三孔插座的是电冰箱.
【解答】解:(1)电冰箱的额定电压是220V,也就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220V.(2)电冰箱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10W,I==0.5A.
(3)电冰箱一个月耗电:W=Pt=0.11kW×6h×30=19.8kW•h.
(4)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用电器只有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互不影响.
(5)电冰箱是金属外壳,如果漏电,人接触时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电冰箱一定要使用三孔插座.因为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
故答案为:220;0.5;19.8;并;电冰箱.
四、应用(共18分)
15.(5分)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
【解答】解:(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最后灯泡接零线,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16.(3分)小洁家新购买一台空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家中其它用电器全都停止工作,经检查空气开关跳闸而空调连接又没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解决措施.
【解答】答:空调的功率较大,当与其它家用电器一起使用时,使连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公式I=可知,在家庭电路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电流过大,所以出现了空气开关跳闸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同时使用.
17.(2分)两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甲同学竖直向下用力F1将另一端的乙同学拉起.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解答】解:过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L1.如图所示:
18.(4分)根据图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极.
【解答】解:小磁针N极向右,则得螺线管右侧为N极,由安培定则得电流由右侧流入螺线管,即电源右侧为正极.
故答案如图:
19.(4分)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深度为12cm的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解答】解:(1)平底茶壶内水的深度:
h=12cm=0.12m,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由p=可得,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F=pS=1200Pa×40×10﹣4m2=4.8N;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水+m壶)g=(0.6kg+400×10﹣3kg)×10N/kg=10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p′===2500Pa.
答::(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1200Pa,压力为4.8N;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压力为10N.
五、实验、探究(共15分)
20.(5分)在做“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于采用了图甲示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且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l)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甲实验中通电时间相同,发现B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刚采用了如图乙示的实验装置,这时连通A玻璃管的容器中电热丝的电流是连通B玻璃管的容器中电热丝电流的倍.通电相同时间,发现A玻璃管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4)若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空气盒气密性不好.
【解答】解:(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将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I与通电时间t 相同,左边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由Q=I2Rt可知,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3)装置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
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
右=I

,两个5Ω
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

=I1+I2,两电阻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1=I2,所以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由Q=I2Rt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
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阻相同,电流越大,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4)由Q=I2Rt可知,电阻丝R1和R2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不同,则U形玻璃管中应该出现液面高度差;而其中一个U形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几乎不变,说明与此相连的空气盒有可能漏气.
故答案为:(1)液面高度;(2)电阻;(3)电流;(4)空气盒气密性不好.
21.(5分)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甲实验是木块通过被推动木块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摩擦力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这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让不同质量的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然后观察木块被推动的情况
【解答】解:(1)甲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可以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乙实验中的小车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甲实验是木块通过被推动木块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摩擦力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3)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让不同质量的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然后观察木块被推开的距离,木块距离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木块距离越近,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小;
故答案为:(1)速度大小;摩擦力;(2)木块距离;不受摩擦力;
(3)让不同质量的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然后观察木块被推动的情况.
22.(5分)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线不要交叉).
(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示数均不发生变化.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同时接了滑动变阻器下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
(3)排除故障后他们首先把5Ω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示,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 1.5V;然后他们依次换用10Ω、15Ω的电阻继续研究,则两次实验相同的操作要素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解答】解:(1)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由图3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串联,将滑片以左电阻丝连入电路中,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