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案例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案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2.4有理数的加法(一)
城关中学刘欣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归纳猜想的能力;
4、渗透分类、探索、归纳等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运算。

2、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相加时符号的确定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分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绝对值的概念? (指名口答)
2、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口答)
4 -16 0 8 -9 21
3、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与原来出发的位置相距多少米?若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该问题用算式表示为。

(课件出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及时引导并出示本节的课题)
二、新知探究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
如果我们用1个表示+1,用1个,那么就表示0,同样也表示
0.(课件出示,师口述)
1、计算:(-2)+(-3).(师引导学生用方框图的方法计算,并用课件展示)
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
因此,(-2)+(-3)= -5.
2、计算:(-3)+ 2
3、用类似的方法计算:3 +(-2),4+(-4),3+2,0+4,0+(-
4).(说明:3+2,0+4在小学已经学过,这里只计算其余的三个算式)(学生独立完成,3名同学黑板展示)
4、思考:以上七个算式包含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所有情形,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对子之间互相交流你的结论。

(学生交流后汇报结果,师适时评价,并出示分类情况: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和0相加。

)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三类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

)
6、归纳概括出规律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出规定的加法法则。

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必要时可以交流,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新知
例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 180 +(-10); (2) (-10)+(-1);
(3)5+(-5); (4) 0+(-2)
教师示范前两小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解题步骤:“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的步骤进行,一观察是指观察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是指确定“和”的符号,三求和是指计算“和”的绝对值.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后两小题。

四、当堂检测
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指名口答)
(1) (+4)+(+3); (2) (-4)+(-3); (3)(+4)+(-3);
(4) (+3)+(-4); (5)4+(-4); (6)0+(-2).
2.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随堂练习:
(1)(-25)+(-7); (2)(-13)+5; (3)(-23)+0; (4)45+(-45)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1.习题
2.4 第1、2题
2.拓展练习: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案例这篇文章共4171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