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复习课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数学复习课有效性
初中的复习课主要对知识的梳理,教师帮助学生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复习课教学最难上,这是很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

大多数数学复习课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支配下,把知识从老师那儿装进头脑,再模彷练习,通过机械重复达到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

这种仅仅以获取知识、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

本文就不同类型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展开过程与结构设计提出一般原则与具体建议。

一、认真钻研教材,出示复习目标
确定复习重点和目标课前备课确定复习重点和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

①对教材要求“了解”的,让学生知其然即可;②要求“理解”的,要领会其实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③要求“掌握”的,要巩固加深,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准确的解答;④要求“熟练掌握”的,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

其次,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再次,熟悉近年来试题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

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二、回忆
回忆就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得过程,这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最大的可能让他们独立完成。

回忆的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辅助。

优化复习课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初中数学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的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另一个是从厚到薄”。

其中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

在数学复习时,不仅要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例如教学示例:已知1斤苹果,5斤桔子,2斤梨共价3元,又知2斤苹果,1斤梨,1斤桔子共价2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解法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

答桉为8元。

例2:计算(4a+b3)(2a-b6)。

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
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

如果学生的回忆不完整,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也可以暂时放一放,之后梳理完善。

三、梳理
梳理就是将旧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是复习过程中的重点。

梳理应该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点连接起来,二是把各个知识点分化。

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

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试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

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1.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时进行。

2.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将旧知输出,然后板书。

3.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

梳理过程实际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按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

四、练习
适当地、有选择性地布置课后作业每堂复习课讲完之后,要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主要是与课堂所讲例题相对应的题目。

另外,平时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认真做好记载,在复习中适当变换,继续练习。

只有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反复练习,学生顺理成章,弄清各个知识点。

同时,复习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复习中对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要备一些有深度的题目练习。

通常可将试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做题,另一部分是选做题。

必做题是每一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完成的,基础好的同学及时关注他的帮教对象,弄清知识点,完成必做题,教师及时监督关注他们,同时鼓励多做选做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取得学习成果的满足感,做好迎接测验的心理准备。

总之,复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恰如有一句话这样说的“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去飞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