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3)语知语用即时练+诗歌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突破三诗歌鉴赏(语知语用即时练+诗歌鉴赏)
一、语知语用即时练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电视剧《皮五传奇》中讲述的明朝市井小民皮五揭露婚托骗财以及屠夫卖肉作假的故事,被认为______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具有辛辣的讽刺意义。
(2) 由于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大型企业的职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管理人员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心理________。
(3) 大学毕业后,他本想到京城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但父母却希望他陪伴在身边,他不愿违背二老的心愿,只好________。
A.映射疏通曲从
B. 影射疏通屈从
C. 影射疏导曲从
D. 映射疏导屈从
【答案】 C
【解析】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映射:照射。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
曲从:违背本心地服从;委曲顺从。
屈从: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勉强服从。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早已成为纽约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
该片从食材到民俗,海外游子们看到“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
B. 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将符合条件者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C. 云南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强调犯罪分子应被绳之以法。
D.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阶段就抓紧抓好。
【答案】 C
【解析】A项中途易辙,在“海外游子”前加“让”。
B项,成分残缺,动词“纳入”之后缺少中心语。
D项,句式杂糅,把“应着力于”改为“在”。
3. 下列广告语中不完全符合汉语表达规范的一组是()
A. “人无远虑,水有近忧”——央视珍惜水资源公益广告
“好人得好报”——《法制文萃报》广告词
B.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姚明代言鲨鱼保护广告词
“不同的酷,相同的裤”——李维牛仔裤广告词
C.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保护花木公益广告词
“步步为赢”——李宁牌运动鞋广告词
D. “虽为坦途,超速者戒;纵有捷径,乱穿者止”——公共交通公益广告语
“在这里,香火不再延续……”——某公共场所禁烟公益广告语
【答案】C
【解析】“步步为赢”对成语“步步为营”进行商业性篡改,不符合汉语固有的表达规范。
4.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则新闻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在“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
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
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
A. 海德堡大学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B. 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
C. 叙利亚、中国东海成危机地区
D. 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答案】 D
【解析】A、B、C三项均表述不完整。
5.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有的句子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6.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盼着云来,以云絮的温柔擦拭青春的泪滴;盼着雨来,______(1)____。
青春,是诗是酒是音乐是花蕊是激情。
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天下最醉人的花园;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世间最迷人的驿站。
走进青春,冰雪便在我们心里化成欢快的小溪;走进青春,______(2)____。
【答案】(示例)(1) 以雨水的清凉冲洗青春的汗水/以雨点的淅沥洗涤青春的烦恼
(2) 沙漠就在我们心里漾起翠绿的生机/秋风会在我们身边舞起轻柔的身姿
二、诗歌鉴赏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彭蠡馆
罗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1)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
(2) 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案】(1) 颔联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
薄暮中,远山显得端庄稳重;清秋中,高柳显得怯弱惊惧。
写出了远山和高柳的情态,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2) 羁旅中的凄凉孤独寂寞和对世态的感慨,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所怀念事物都已消逝之后的无奈与释然。
8.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
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独自烧香罢。
惟有梦相寻。
惊鸟啼夜深。
(1) 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
(2) 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 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喻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来比喻女子纷乱的思绪。
两句构成鲜明对比,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
(2) 下阕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梨花、新月、惊鸟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惨淡的意境氛围,女子夜晚独自在花下焚香祈祷,盼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只能在梦中找寻。
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词人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驿亭所写。
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憩宿之所。
(1) 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
(2)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
【答案】(1) “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
(2) 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
该句以乐景衬哀情,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孤寂,展现了词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同时暗示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
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国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
”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
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 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请简要分析。
(2) 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3)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1) 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
(2) 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3) ①“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②“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11.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
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1) 这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2) 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 (示例1) 喜欢欧诗的结句。
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
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示例2) 喜欢黄诗的结句。
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
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
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
(2) 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 本诗首句是如何抒情的?
(2) 本诗第二句的“直到”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说明。
(3) 本诗从唐人韦庄的《古离别》脱化而出。
韦诗后两句为“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试比较两首诗后两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
【答案】(1) 乐景写哀情:在大好春色、亭亭画舸中愈显离别之悲。
(2) 面对离别,借酒浇愁;然而酒未尽兴,却已行舟催发,心有不甘,愈见离愁。
(3) 韦诗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断肠春色远在江南拓展了抒情空间;本诗化虚为实,赋予无形离恨以有形重量,将虚无之情实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