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设计总说明(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政道路设计总说明(完整版)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概述及设计依据
本项目为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XX路。
滨江路西起人民桥底,起点桩号K0+,东至海印桥底,终点桩号K3+,路线全长,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大部分路段为单向三车道,部分路段双向四车道或两车道,人行道宽度不一,右幅人行道宽左右,左幅临江人行道宽左右,道路宽度约29~33m。
主要设计依据有: 1)、勘察设计合同;
2)、道路测量、检测及现状路况调查资料;
3)、《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初步设计优化的会议纪要》; 4)、《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道路升级与“四位一体”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工作的会议纪要》;
5)、《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无障碍及非机动车道设计工作的会议纪要》
2、技术规范、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等
、主要技术规范及指引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XX 2)、《城
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XX)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XX 8)、《广州市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项目广场及人行道建设管理指引》 9)、《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10)、《广州市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设置细则》 11)、《人行道装饰井盖的结构及安装技术规范》及其余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等。
、主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XX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 4)、《混凝土及预制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 2)、道路宽度:29~33m; 3)、计算行车速度:40km/h; 4)、最大纵坡:%;
5)、最小坡长:50m; 6)、平曲线最小半径:500m;
7)、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一般10000m,凹型:一般11200m; 8)、竖曲线最小长度:50m; 9)、路面设计
轴载:BZZ-100;
4、改造原则及内容
1)、贯彻动态设计理念;
2)、维持原有平面设计,拟合既有道路中心线;
3)、拟合纵断面,维持原有路面标高,人行道标高不调整,纵断面设计做参考; 4)、原则上路拱横坡向外2%,人行道横坡向内%,施工时按现场实际坡度接顺; 5)、缘石、平石、树池压条、人行道压条等材质按园林局颁发管理指引实施; 6)、针对人行道病害进行处理,全线更换人行道路面; 7)、维持既有交通标志、标牌,重划交通标线;
8)、将既有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带99式护栏更换为北京护栏;
9)、将既有雨水口更换为双蓖平入式雨水口,将既有排水井盖更换防盗井盖。
5、路面现状调查及检测
、交通量调查数据
以轿车为主的小客车是滨江路的主要交通荷载,约占总交通量的79%。
周二、周三与周六的交
通量分别为52076,52232,51204辆,周末交通量与工作日的交通量
图号: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竣工图设计总说
明
相差不大。
根据三天的交通量调查,四条车道的交通量差异较小,平均交通量为51837辆,平均每条车道的日交通量为12959辆。
滨江路路当量轴载计算主要计算结果如下表:
滨江路路累计当量轴载计算
项目滨江路路累计当量轴载车道数(车道) 车道标准当量轴设计年限交通年增长率累计当量轴交通等系数次次(万次) 级双向四车道 3379 10 3 707 中交通 8 3 548 中交通根据计算结果及病害调查结果,结合园林局意见,本项目按重交通等级进行设计。
、路面病害及PCI值根据检测报告及现场调查,本项目路面病害主要有横裂、纵裂、车辙、沉陷、网裂及反射裂缝等,各类型病害分布较零散。
根据对本项目沥青路面破损状况的病害调查和PCI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10080ICP6040里程20X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35791357 91357913579++++++++++++++++++++00000111112222233333 KKKKKKKKKKKKKKKKKKKK
xx路路PCI
其中,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CI评定为“优”等级的路段
占调查路段的%,评定为“良”等
级的路段占调查路段的%,评定为“中”等级的路段占调查路段的%,评定为“次”等级的路段占调查路段的%,评定为“差”等级的路段占调查路段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路面状况的好坏分布没有一定规律。
其中,路面状况为差的是K3+000~K3+100和K3+700~ K3+800路段,这两个路段的病害主要表现为龟裂和沉陷。
因此,对现有路面进行维修处治是迫在眉睫。
、弯沉检测
根据对本项目行车道进行弯沉检测的数据可知:
1)、左、右幅贝克曼梁法测定的弯沉值基本都超过路面设计弯沉值,且变异性较大,说明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路面强度存在衰减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路面进行结构性补强。
2)、贝克曼梁法换算的弯沉值均值、标准差和代表弯沉值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车道间
的弯沉代表值有所差别,表明本项目路面结构结构强度明显存在差异。
滨江路车道弯沉代表值汇总
车道编号均值标准差代表弯沉值左一车道右一车道右二车道、路面结构组成
根据竣工资料及钻芯资料显示,本项目既有车行道一般
路面结构如下表:
既有车行道一般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类型沥青砼路面上面层 4cm沥青上面层下面层 4~25cm沥青下面路面结构水泥砼面板 / 基层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 / 厚度平均厚度33cm 、人行道病害及FCI值
本项目现状左侧人行道较窄,平均宽度约米,行人交通量较大,左幅临近珠江,行人交通量很大,人行道基本保持完好,但部分树池路段因树木根系发育而导致人行道面砖被拱起,压条破坏。
人行道FCI值介于55~65之间,评定等级为中。
6、工程设计
平面设计
于本项目为旧路维修改造,故本次设计拟合原有道路中线为原则。
主要控制点主要为既有的桥梁、立交和平交口。
本次设计原则上维持原有平面不改造,现状人行道、中分带、渠化岛不圆顺的,应根据平面设计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造。
纵断面设计
拟合实测纵断面,以全路段不抬高为原则进行设计。
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 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12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最小坡长。
本项目纵断面设计一般按照道路设计中心线对应的高程设计;如果道路设计中心线与现状道路高程轴线不对应,设计时按照现状道路高程轴线取值设计,设计高程点位于现状路中线;在有中央分隔带的路段,纵断面设计按照绿化带右侧侧石处取值控制纵断面设计。
交叉口路段一般按照现状与被交道路接顺。
图号: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本项目桥涵不加铺。
桥头过渡段按照%渐变接顺。
横断面设计
本项目横断面宽度按29~33m左右控制,分两种断面布置形式。
如下图所示。
标准横断面图
道路路拱横坡设计值为2%,若现状路拱横坡不为2%时,应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顺接。
、路基、路面设计路面设计原则
本次维修方案不抬高路面。
根据纵断面设计,在加铺之前,根据钻芯、路面病害调查及弯沉检测等资料,针对不同车道表现的病害及其严重程度,分别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对既有路面分幅、分段、分车道进行处理。
路面维修改造设计:
针对滨江路路面结构特点,本项目路面弯沉检测值大部分<46,小部分路面弯沉检测值大部分>46,路面结构强度基本满足要求,针对病害分布等指标,提出改造方案:1)、沥青砼路面段设置B-1、B-2及B-3方案
a、A-1方案:适用于无病害或麻面、松散等表层病害的路段,具体做法为:病害处理,清扫面层后统一加铺SMA-13面层。
b、A-2方案 (面层厚10~15cm):适用于轻微沉陷、反射裂缝、龟裂等裂缝病害路段,具体做法为:铣刨既有沥青面层后,重设热沥青封层,加铺沥青面层,其中AC-20C兼作调平用,当铣刨面层后发现基层损坏时,采用C20贫砼进行换填处理。
c、A-2方案 (面层厚15~25cm):适用于轻微沉陷、反射裂缝、龟裂等裂缝病害路段,具体做法为:铣刨既有沥青面层后,重设热沥青封层,加铺沥青面层,其中AC-25C兼作调平用,当铣刨面层后发现基层损坏时,采用C20贫砼进行换填处理。
d、A-3方案 (面层厚10~15cm):适用于路面弯沉大于46,或大面积沉陷病害路段,具体做法为:挖除既有路面结构层至底基层,铺设20cm接配碎石,重做C20贫砼基层,设置热沥青封层后,加铺沥青面层。
其中AC-20C兼作调平用。
e、A-3方案 (面层厚15~25cm):适用于路面弯沉大于
46,或大面积沉陷病害路段,具体做法为:挖除既有路面结构层至路床,铺设20cm接配碎石,重做C20贫砼基层,设置热沥青封层和防裂
贴后,加铺沥青面层。
其中AC-25C兼作调平用。
调平方案
针对本次设计的处治方案A及方案B,当沥青面层厚度为10~15cm时,采用中面层AC-20C调平,调平层厚h变化区间为:6≤h<11cm,当沥青层厚15~25cm时,采用下面层AC-25C调平,调平层厚h’变化区间为:11≤h≤15cm。
当调平层厚度超过12cm时,需分层碾压。
防反射裂缝处治措施
本项目采用在砼面板的板缝间贴防裂贴作为防反措施。
同时,在中下面层之间的砼板缝处设置玻纤格栅,格栅宽100cm,骑缝搭接两侧各50cm,以再次增强防反效果。
7、主要材料技术要求
粗集料
集料应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表面应粗糙有棱角、尽量接近立方体形状,应具有较低的压碎值、磨耗值和较高的磨光值,并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表的要求,试验方法请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应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
沥青表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 SMA混合料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路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5 26 30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28 35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 吸水率不大于%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4级 4级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15 水洗法<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1 5 5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 42 42 具有一个破碎面的颗粒不大于% 100 100 80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破碎面的颗粒不大于% 90 90 60 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的要求。
当按JTJ054-9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时,集料的裹附率应在95%以上,按JTJ052-2000最佳方法实验时,粘结力不得低于Ⅳ级。
本项目采用辉绿岩。
为保证粗集料规格、棱角、控制针片状含量,应采用反击式破碎工艺生产。
宜选择大石料场加工,统一砸石机型号和规格,统一的筛分设备的型号和筛孔尺寸。
细集料
图号: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细集料可采用机制砂、天然砂,为保证与沥青有良好的
粘结能力,宜采用石灰岩、辉绿岩、玄武岩等破碎的机制砂,细集料颗粒通常应有棱角,为改进和易性和压实性,可采用部分天然砂,但天然砂在矿料中的比例不宜超过机制砂的用量,SMA细集料天然砂中水洗法小于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
细集料表面应洁净,不得含有粘土和其它有壳物质。
石屑中小于的部分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备料时应注意按规范控制其含量。
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表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XX)表的要求。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 SMA混合料城市主干路视密度不小于t/ m3 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砂当量不小于% 55 60 塑性指数%无粗糙度s 实测其他等级道路 50 项目纤维长度,不大于灰分含量 Ph值吸油率,不小于吸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单位 mm % -- -- % 指标 6 18±5 ±纤维质量的5倍 5 试验方法水溶液用显微镜观察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 105℃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沥青
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石油沥青.沥青的性能和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表的规定。
上面层建议采用进口高品质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质量需
采用交通部规范和美国SHRP沥青路用性能规范标准两套指标进行控制,主干道路面采用的改性沥青应达到PG76等级。
美国SHRP沥青路用性能规范通过2mm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为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
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矿粉
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表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XX)表的要求。
指标视密度不小于t/ m 含水量不大于%粒度范围<<<外观亲水系数不大于%塑性指数不大于%纤维稳定剂
a.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选用木质素纤维。
b.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
c.木质素纤维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的规定。
纤维稳定剂指标表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SMA混合料快速路、城市主干路要求 1 1 100 100 90-100 90-100 75-100 75-100 无团粒,不结块 1 <1 4 <4 其他等级道路要求 1 100 90-100 75-100 <1 <4 闪点(COC,ASTM D92),min℃粘
度 ASTM 4402 max, 试验温度, ℃动态剪切,(TP5),G*/sin δ,min, 试验温度 @10rad/s, ℃ RTFOT残留沥青(PP1 T240) 质量损失,max% 动态剪切,(TP5) G*/sinδ,min, 实验温度 @10rad/s ℃ PAV残留沥青(PP1) PAV老化温度, ℃动态剪切,(TP5) G*/sinδ,max,5000kPa 实验温37 34 度@10rad/s ℃物理老化蠕变劲度,(TP1) S,max,300MPa m 值,min, -6 试验温度 @60s, ℃直接拉伸,(TP3)破坏应变,min,% 试验温度 0 -6 @/min,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如下表:
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表
指标针入度适用的气候分区[6] 单位等级 1-3 沥青标号 70号[3] 60~80 1-4 2-2 2-3 试验方法[1] T 0604 附录A[6] 2-4 图号: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针入度指数PI[2] A -~+ T 0604 软化点不小于℃ A 46 45 T 0606 60℃动力粘度[2]不小于 A 180 160 T 0620 10℃延度[2]不小于 cm A 20 15 25 20 15 T 0605 15℃延度不小于 cm A 100 T 0605 蜡含量不大于 % A T 0615 闪点不小于℃ 260 T 0611 溶解度不小于 % T 0607 密度 g/ cm3 实测记录 T 0603 TFOT(或RTFOT)后[5] T 0610或T 0609 质量变化不大于 % ± T 0610或T 0609 残留
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 A 61 T 0604 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 A 6 T 0605 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类I-D 改性沥青。
2)、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表、
-2、-3、-5,设计目标配合比可取中值,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技术指标按夏炎热区重交通,设计空隙率按4%进行控制,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表、-2、-3。
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3)、粘层沥青采用PC-3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沥青采用PC-2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表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AC-20XX090~10078~9262~8050~75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10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AC-510090~
10055~7535~5520~4012~287~185~10ATB-25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ATB-3010090~10070~9053~7244~6639~6031~5120~4015~3210~258~185~143~102~6ATB-4010090~10072~9265~8549~7143~6337~5730~5020~4015~3210~258~185~143~102~6SMA-20XX090~10072~9262~8240~5518~3013~2212~20XX~169~148~138~12SMA-1610090~10065~8545~6520~3215~2414~2212~1810~159~148~12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XX~169~158~12SMA-1010090~10028~6020~3214~2612~2210~189~168~防反措施相关材料要求
1)、防裂贴:采用YN-1500型,伸长率≥30%,软化点为85~110℃,粘附性,抗拉强度≥
1500N/50mm。
2)、玻纤格栅:采用自粘式玻纤格栅,每延米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度》50KN/M,纵、横向断裂伸长率≤4%。
沥青封层、粘层及透层
沥青下封层采用AH-70道路石油热沥青,下封层采用1cm 单层沥青表面处治,集料规格和用量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规定;粘层采用乳化沥青,透层采用稀释沥青,其规格及用量见下表。
施工时可先进行试验路施工,
经总结施工工艺和沥青用量后慎重确定用油量。
沥青下封层、粘层及透层油规格用量表
名称材料用量下封层道路石油热沥青~粘层乳化沥青~透层稀释沥青~水泥砼路面技术要求用于路面换板补强、新建路面的水泥砼面板、水泥
可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所选用的水泥抗折、
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