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重点中学市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重点中学市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1)
一、选择题
1.一本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上册)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B.0.2千克C.2千克D.20千克
2.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
3.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5.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6.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B.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在遂宁市区铁路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学校运动会100m比赛时一般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法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停表计时,为了准确计时,终点处的裁判员应该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C.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D.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速比光速快
9.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电阻B.质量C.体积D.密度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75℃ C.50℃ D.80℃
二、填空题
11.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_____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

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13.夏日,当一束阳光垂直射到地面时,入射角为________度,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________(选填“树叶缝隙”或“太阳”)的形状相同。

14.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
1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的。

猿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16.教室的长度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以正常速度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s.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00c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8.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明拣来几个大小不一的相同材质的小石块来到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_____(大/小)一些的石块.
(2)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__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刻度V1(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 V2(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石块的体积是V=____mL,石块的密度
______kg/m3.
(3)小明采用“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这样的顺序是因为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较强.若采用“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比前一种方案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填写序号,可多选).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
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逐渐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和竖直纸板B均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O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右侧边缘的交点,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1)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出现在纸板A上时,反射光线OF出现在纸板B上;将纸板B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

22.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当水沸腾时,观察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水上方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

(3)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7mim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选填“继续”、“停止”或“无法判断”)。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24.在做“探究充满水的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____;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方案是:选取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的O点作为计时起点,在玻璃管上以O点为起点每隔20cm做一标记(如图甲),用秒表测出气泡通过每个区间所用的时间.下表是他们测得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
(____________)
由实验可知,气泡做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
10s截取气泡的位置图片,合成了丙图所示的图片(与频闪照片原理相同).由图片可知,气泡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cm/s.
(4)对于小明和小华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____.
A.小明方案中,每个区间的距离必须相等
B.小明方案中,若从O点起每隔10cm做一标记,则得出的运动规律更接近气泡实际运动情况
C.与小华方案相比,小明的方案中时间测量的误差比较大
D.与小明方案相比,小华的方案能反映气泡全程的运动的情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6kg,0.92×103kg/m3
12.凸透倒立乙凸
13.直线传播太阳
14.(1)48;(2)C.
15.运动运动空气
16.10
三、计算题
17.1×10−4m3 2.5×103kg/m3.
18.714m
四、实验题
19.大38.4 15 2.56×103 A
20.会聚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上蜡烛凸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1.把纸板A向前转动30度角
23.振动响度
24.秒表见解析匀速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答案合理即可)1.8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