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 雪域高原看赛牛_每课一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名回答: 师点评:他把这两幅图看懂了,也说的很清楚。但这个故事就这样说, 你觉得 吸引人吗?怎样把故事说得吸引人,说得大家都爱听呢?请听 听老师是怎样说 的。 课件演示:(要想把静止的画面写得吸引人,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只有 头脑中 出现活动的画面,笔下的文字才会生动具体。)
崭新(zhǎn zǎn) 豁达(huò gǔ) 惨败(chǎn cǎn) 膘肥体壮(piāo biāo) 嚼着嫩草(jiáo jué) 威风凛凛(lǐn lǐng)
三、比一比,组词语。
裁(
)踩(
)绸(
)
栽(
)彩(
)调(
)
竟(
)促(
)赏(
)
竞(
)捉(
)党(
)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 一(
)比赛 )牦牛
豁(huò) 膘(biāo)
凛(lǐn ) 绸子 调动 观赏 党员
声 胜利 不停
参考答案:
五、1. 作业被我写完了。 2. 花盆里的花儿被太阳晒得垂下了头。 3. 几张蚕种照例被母亲拿出来。
六、1. 藏族 2. 一只只 一片片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3. 牦牛的主人 勇士 小花在风中摇曳,像小姑娘在跳舞。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
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竟 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让学生 变换句于的说法。
第二十三课 雪域高原看赛牛
板块:每课一练
学练指要
课文记叙了藏族牧民举行的一场赛牦牛 会,反映了西藏人民欢度传统节日的欢乐情 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 会藏族人民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是本课学 习的重点。
一、照样子,抄写生字。
威勇 竞争 敢爬 祝介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面画“√”。
实现理想 教学随笔:
持之以恒
习作六: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正确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 2、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 写完 整,写生动。 3、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 体图片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除了写水滴的故事外,还写了人的故事,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 的?写 了哪几个人的故事?(学生快速默看后回答)
2、 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3、指导读好“滴水穿石”的故事。4、指导读好科学家的故事。5、指导 读好 启示。(学生讨论:一(1-2)讲述了“滴水穿石”的故事。二(3-4) 讲述了中 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业的事例。三(5) 揭示“滴水穿石 ”给予我们的启示。 ) 四、教学生字、指导描红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 抄写词语 2、 读熟课文 。 第二课时
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 有个想法,我们 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 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 。上网等渠道 去搜集。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1、 创设情境: 板书:(
)燕(同学们Βιβλιοθήκη 你们认识这个动物吗?谁来介绍一下) 板
书:雏。那“雏燕”又是指怎样的燕子呢?
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刚出生 不久的雏
燕,在它身上回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 指导看图 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上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出示图 1、 图 2)
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 后出示:“目 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 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 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说写作准备。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 石的启示,懂 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看来,作者说明道理 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
1.这段话描写的是(
)人民传统
节日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照样子,写词语。 一头头 干干净净
3.想一想:从画线的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把(
)比作(
)。
照样子试着再写一句:……像……
参考答案:
一、略 二、崭(zhǎn)
惨(cǎn) 嚼(jiáo) 三、裁判 踩到 栽树 彩票 竟然 仓促 竞选 捉贼 四、场 声 头 宏伟 优秀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 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呢? (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 把石 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 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 句读懂的?
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 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美景, 有的 使人增长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说的是一处奇异景观 还会让人懂得 做人做事的道理,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 自专一的奋斗目标、 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 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 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 持不懈”的意 思。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 大门的最重要 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 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 示。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你相信吗 ?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
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 “滴水穿石” 有什么联系?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 缝中滴落下来 ,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 万年过去了 ……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 为今天太极 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 之以恒,所以 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 的意思。
一( 一(
)哨响 )惊呼
场面( ) 庆祝( )
( )的骑手 ( )地甩
五、仿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这些牧民们把夺得冠军当成全村的荣耀。 夺得冠军被这些牧民们当成全村的荣耀。
1.我把作业写完了。
2.太阳把花盆里的花儿晒得垂下了头。
3.母亲照例把几张蚕种拿出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比赛时间到了,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牦 牛在主人的牵引下,精神抖擞地走进赛场。 牦牛的角上都戴着红色绸带扎成的花朵,身 上披着崭新的坐垫,长毛也被主人精心梳理 过,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牦牛的主人们身着 节日盛装,个个像即将出征的勇士。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滴水为什么能穿石?滴水 是怎样 穿石的?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 1、 提出要求:(1) 读准生字字音(2)读通课文(3)找一找,课文 哪几个 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3) 出示二类生字,指 名认读 。(先自读,再开火车读。最后齐读)(4) 出示词语,指名读。 (学生读后说 说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然后通过查 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 解)(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并评读) (5)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学生回 答)
5、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 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 前进的道路上,不 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 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 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揩什么 意思。 (2)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 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 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