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丹徒区七校联考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七校联考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O2C.CO D.NO2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酒精挥发 C.水变成冰 D.铁水铸成锅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
C.金属钠和镁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4.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化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可增加节日气氛
B.使用过的菜刀涂点食用油可防锈
C.家庭中欲除去水壶中的少量水垢,可用食醋浸泡洗涤
D.厨房中的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7.1——20号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
8.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
9.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 .10g
B .13g
C .16g
D .18g
10.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11.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
验是( )
A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12.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13.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0
B .+1
C .+3
D .+5
14.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 2、H 2、CO 、H 2O ,通过下列足量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变蓝)③氢氧化钠固体④高温条件下的氧化铁 A .②①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②①
C .①②③④②①
D .②①③④①②
15.对以下化学用语中“2”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2H 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 .2H —表示两个氢元素
C .2Fe +—表示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 .2SO —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氧气分子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17.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 .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三、推断题
18.如图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F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流程题
19.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甲所得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2)步骤乙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3)步骤丙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上述图示中,涉及到的几种原子的图例分别是___________(用图、文结合表示)。

(4)反应丁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5)硝酸铵是常用的氮肥, 500kg的硝酸铵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人D中。

E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烧杯中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4)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D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1.根据方程式: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计算实验室里用13g锌与足量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七、科学探究题
22.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________;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NaOH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吸收二氧化碳)
(现象与结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2)若用石灰水代替浓NaOH溶液,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CO2 CO CH4+2O2CO2+2H2O 2H2O2H2↑+O2↑
四、流程题
19.4:1 化合反应 N和O 175kg
五、实验题
20.2H2O22H2O+O2↑ 在热水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下层二氧化碳的密度较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H2CO3或碳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六、计算题
21.生成了氢气,硫酸锌的质量为。

七、科学探究题
22.氢气和一氧化碳Ⅰ无变化增加水氢二氧化碳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烷或酒精等(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