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话内丹——玉液还丹与金液还丹(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气 功
丹 道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November 2020 Vol.20 No.21
彭 旭
深入浅出话内丹——玉液还丹与金液还丹(一)
玉液还丹、六根震动、金液还丹,内丹修炼过程中这些神奇的体验,让无数修道者津津乐道。
丹经里令人神往的描写,成为了内丹养生实修者前行中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别是大周天,更是实修中不可能绕过的一座高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让我们从最熟悉的小周天说起吧。
话说自从一阳初生始,忙里偷闲调外药。
小周天采小药,饮刀圭,一粒复一粒,积少成多。
腹内真炁越来越足,时常腹如雷鸣,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内炁引起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
曲江之上真炁氤氲回旋,顺腹式呼吸就像拉风箱,鼓动着炉火,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橐籥。
鼎内真炁暖洋洋,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呼吸,忘记了时间,进入窈窈冥冥的状态中,不知身在何处。
虚无窟里不觉人间岁月长,下丹田内真炁悠悠扬扬,自然旋转似太极,犹如宇宙星云一般,神入此中,神炁交融,是谓“真人潜深渊”。
有些修炼者只知道单修心性,以心制心,以识
神制识神,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说到底仍然是以阴制阴,并不容易入静,经常陷入“孤阴”的状态,坐枯禅。
往往就是用一个“空”的念头压制另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刚刚压下去,另一处念头又冒出来,就像公园里的“打地鼠”游戏一样,搞得手忙脚乱,最后仍然是杂念纷呈,可见这是一个笨方法。
但是道家另辟蹊径,先以识神调后天气,然后以后天气引发丹田炁,息息归根,继而以炁制心,以阳引阴,阴阳互相吸引。
在内炁的吸引下,真意不知不觉已融入其中,神并不是指挥炁,而是化入炁里,实现阴阳交媾,神炁自然交融,分不清谁是炁,谁是神。
在一阵昏沉之后,突然心底清明,万虑俱泯,一灵独存,无中生有,从太极回归无极,进入了真空妙有的境地。
这就是道家的高明之处:以命带性。
善于利用阴阳,所谓“离开阴阳道不成”是也。
此时下丹田真炁充足,腰部时常有阵阵暖意往头部走。
这种现象就是张三丰《玄机直讲》里面说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1
丹 道
气 功
现代养生 2020年11月第20卷第21期
的:“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如此真炁朝元......”
“元”即是“首”,“元首”即是头部,指头部的泥丸宫,元神所居之处,真炁熏蒸,润养一身之主宰——元神。
站桩容易引起内炁发动,大约五分钟左右,小腿开始发热,有电流通过,密密麻麻的。
足底的涌泉穴真炁发动,一股电麻的热流从下发出,经膝关节上升,沿背后往头部走,这就是张三丰《大道歌》里面说的“芦芽穿膝”。
真炁在头部停留,有闷涨感,昏昏沉沉的,舌抵上颚,继而从颅内一阵清凉下降,感觉上颚都是冰凉的,这种清凉的内炁沿着任脉下降到了黄庭宫,是谓“退阴符”。
一阳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频频阳生,外生殖器无欲而刚,这就是《道德经》第五十五章里面所说的
“赤子脧作”。
其实是由于修炼积精累炁,补足了肾精,肾炁满而外溢所引发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内丹养生补肾的一种体现。
你看婴儿是没有欲望的,但是他的阴茎时常挺拔,这是先天肾炁足的体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炁作,精之至也”。
为什么说童子功厉害?其实就是因为童子元阳未破,精炁神三全,修炼命功那是势如破竹。
小药随产随收,下丹田的内炁越来越充足,神炁凝结,
调和熏蒸,发运四肢,畅快无比。
随着采炼的增加,会出现外生殖器缩小如婴儿的外在生理体征。
这是因为小药经阴跷往督脉行走,不行精路所至。
阴跷穴就是丹经中所谓的“子母分胎处,三关
要路头”,古称“三岔口”。
普通人肾炁足了以后外溢,经阴跷往外生殖器遗精,叫精满自溢,这条途径丹经称之为“熟路”、“旧路”,这就是“顺生人”。
但是道家用逆,不走此路,而走仙道。
用“河车挽水”法
从阴跷穴往尾闾关走,所以尾闾关在《内经图》里面标的是“踏破地狱第一关”。
真炁不再流失,进入督脉,上升到头部泥丸宫滋养元神,让脑髓充盈,是谓“还精补脑”,是为“逆成仙”,这就是内丹养生的原理。
由于内炁不走精道,用进废退,久而久之,外
生殖器就会萎缩,变成婴儿般大小,但是睾丸会充实、上提。
这种修炼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就是张三丰《玄机直讲》里面“返还验证说”一章所说的“外阳自然
入内”。
佛道合宗的《伍柳仙宗》里面借用佛家的名词,称之为“马阴藏相”。
“赤子脧作”的出现,标志着肾气的充足,为采小药提供了生理基础。
张紫阳《悟真篇》:“有药方能造化生。
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否则就是“空运河车”。
而马阴藏相的出现,标志着炼精化炁的成功,这是内丹修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肉眼可见的生理指标。
采小药的时候,口中会出现大量的唾液,收功时再做“赤龙搅海”,此时津液满口,要分三口饮下,用真意送入下丹田储存起来,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切勿浪费。
小周天阶段产生的口内唾液,称之为“玉液”。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的口水分为“唾”和“涎”,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脾为涎,肾为唾。
”《针灸大成》:“别名廉泉,舌下穴。
位于舌下两侧,夹舌两边,正位于舌侧缘,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这是说人的舌下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统称为“廉泉穴”,其产生的津液为先天肾炁所化,而内丹术要炼化的,正是先天肾炁,要饮入腹中,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而口角两旁分泌的为“涎液”,为后天脾气所化,所以涎液是不用吞食的。
道家理论里面,也是这样说的。
张三丰的《玄机直讲》里面说:“舌根下又有两穴,左为丹井,右为石泉,此正是廉泉穴......下肾水上涌到如外水泉一般,咽纳不完。
”唐代著名内丹学家钟离权的丹经《钟吕传道集》里面说:“玉池在唇齿之内。
”《灵宝毕法》:
“玉液,肾液也”“闭口不出而津满玉池,咽之而曰玉液还丹”。
这充分说明了“医道同源”,中国古代医和道经常不分家,很多中医大家本身就是道士。
比如著名的
“药王孙思邈”就是一名道士,孙真人隐居终南山修道,写了很多炼丹的书籍。
上清派祖师陶弘景也是名中医,他的著作《本草经注》在中医药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黄帝内经》最完美的版本出自唐朝王冰之手,他的师父孟诜是位方外道家,王冰号启玄子,
所以《黄帝内经》有着道家文化深深的烙印。
还有清朝的女科圣手,“轩辕道士”傅青主。
更不用说灵宝派的祖师抱朴子葛洪了,屠呦呦就是从他的医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2
气 功
丹 道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November 2020 Vol.20 No.21
《肘后备急方》里面获得灵感,从而夺取了新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竟然是从我们祖先的智慧里摄取营养,中
国道家的福泽,在几千年以后仍然荫蔽着炎黄子孙。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阴阳五行理论是根源。
山、医、命、相、卜,是一条根上开出的五朵花。
中华道文化和中医文化,同根同源,共同孕育出灿烂的中华养生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懂中医的人容易读懂丹经的缘故。
把小药化生的唾液咽下,送入下丹田,培补肾气,有个专业名词叫“饮刀圭”,这就是内丹术里著名的“玉液还丹”。
玉液还丹完成的标志是“马阴藏相”,此时,精已化尽,阳缩如童子,提示炼精化气阶段的结束。
有些人会出现“阳光二现”的内景。
也就是从两眉间往鼻根部飞闪的白光,像闪电一般掠过,叫“金机飞电”,当这种内景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此时应该止火,沐浴温养,否则就会烧丹,把之前积累的真气燃烧掉,又得重头来过。
有些道友因为觉得内气在腹中燃烧的时候,暖洋洋的很舒服,就会用武火鼓动呼吸,获得短时间的舒畅感,殊不知这样其实是燃烧真气,把之前的储存花掉了,过几天突然发现内气全无,又得重头练起,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勿忘勿助地“温养子珠”。
《悟真篇》:“未炼还丹须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
若还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
这个时候,由于内炁的充足,神炁相抱,人非常
容易入静,我经常对自己说:“我数三下,就能入静,一、二、三。
”然后很容易就进入功态了。
鼎内的真种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火沐浴,就会出现“阳光三现”的内景,那就是到了采大药的时机了。
按照《伍柳仙宗》的理论,到了“阳光三现”的时候,就是大药成熟的时候,阳光四现药就已经老了。
但事实上,不一定是那么巧合的光闪三次,并非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理想的标志,可能是《伍柳仙宗》的作者为了规范化整个炼丹的流程而设置的一个标准。
这种眉间飞电我记忆中出现过好多次,有时是自然出现,甚至有时往下皱皱眉头都会出现白光往鼻根部飞去,有时打坐收功的时候,双手干洗脸,从头上往下按摩脸部,眉间也会向鼻子出现一路白光闪
烁,这可能是按摩刺激了印堂处的内炁所引发的光感。
在实修中,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采小药的次数也是不一定的,不是正好365次,这是为了理论上
符合周天数而这么写的,只要能积累够真炁,大周天必然会发生。
关于理论和实修的关系,《伍柳仙宗》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理是事不是。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理论上是这么说,但是实修中并非那么回事。
就像医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很少有人按书发病。
”为何呢?
因为书上为了全面总结,会把很多症状归纳起来,理想化地描写,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同时出现那么标准的症状。
也就是说,小周天到了一定时候,宝积已富,大周天就自自然然地发生了。
此时的内炁充足到什么程度呢?能单衣过冬。
我记得整个冬天就是一件棉的长袖衬衣,但是并不感到寒凉。
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路遇我的大学同学,我停车跟他打招呼,他很惊奇的对我说:“大冬天的,你不冷吗?”我笑着给他伸手往我体内摸了摸,他惊呼:“真的暖诶!”这是由于体内真炁充足,下丹田暖烘烘,内脏发出的暖气温暖着全身,哪里会感到冷呢?
而躯体和四肢时常会一阵阵的发热,有时在腹部,有时在腰部,有时又在肢体划出一条经络的线
路出来,就像一股温水流过。
整个人不想说话,一天到晚懒洋洋的,有一种微醺的感觉,味觉和嗅觉变得很灵敏,有些知识忘记了,好像脑袋被清空了一样,
但其实并不是真的忘记,后来忙碌的时候出了这种状态,这些知识还是记得非常清楚的。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说修行就是“放下”了吧?《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一句话道尽修道的真谛。
每天有空就打坐,特别是晚上正子时。
平日里忙中偷闲就闭目养神,真息越来越微弱,无出无入,而
体内的真炁熏蒸旖旎,滋养着五脏,时刻陶醉在内炼的舒畅里。
就在这种状态下,有一天晚上,突如其来的,六根震动出现了!
(未完待续)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