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案例分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6f87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7.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了解下雨前动物的特殊表现。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幼儿预先收集此类资料。
活动过程:一、出示PPT,引出主题。
师:"瞧,谁来了呀?""天气怎么样呀?"师:"真的要下雨了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往下看。
"二、了解三个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播放课件后教师提问:"小兔碰到了谁?燕子为什么飞的那么低?""小鱼怎么回答的?"(幼儿单独回答)继续播放课件,教师提问:"蚂蚁在干什么呢?(搬东西)为什么要搬东西,搬家?"(幼儿猜测商量后回答)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三个小动物在下雨前的的表现,有哪些特别表现呀?有燕子飞得低,小鱼浮水面,蚂蚁忙搬家,天就要下雨。
大家真聪明。
"三、分享收集的资料,知道其他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师:"那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现?这么多小朋友知道呢,看来小朋友回家都认真的收集资料了,现在先请你跟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讲一讲。
一会再来告诉其他小朋友。
(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各种资料:尤盘、图片、绘画、口述)教师补充介绍:"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除了你们讲的这些老师也知道一些哦,蚯蚓、蝴蝶、蜘蛛乌龟。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神奇,他们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种动作来提醒人们要下雨了。
它们真是神奇的气象员!四、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快乐,一会请大家来做小老师,把知道的这些知识教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好吗?"活动反思:孩子们天xx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
优质课《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分析
![优质课《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742a8828ea81c759f5784b.png)
优质课《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分析《要下雨了》这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全文共9个自然段,4幅插图,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告诉了孩子们夏天生活中的一些气象常识。
虽然这是一篇老教材,但安排在这个单元里,更能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体,下雨前的这些自然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观察。
在童话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学习课文和了解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更能激发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
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的欲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注重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根据课程标准中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和口语交际等,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习惯,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建议:“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超出了一年级学生的能力范围,应删除或者改为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或复述课文某一段,或学生们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二、学情的分析:能够较详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学习基础以及其接受能力,为更有效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好了铺垫,这是比较成功的地方。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综合)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5e45833376baf1ffc4fad31.png)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要下雨了》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学目标的分析整体体现了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的阐述清晰、有条理、运用行为动词,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各个维度要求进行了描述,从而为后期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二、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评析
在《要下雨了》案例中,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进行了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能力基础、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同时,也重视了学生差异的分析。
例如,基于对学生在编写故事方面能力差异的分析,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和点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557a77856a561253d36f14.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原文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小xiǎo白bái兔tù弯wān着zhe腰yāo在zài山shān坡pō上shànɡ割ɡē草cǎo。
天tiān阴yīn 沉chén沉chén的de,小xiǎo白bái兔tù直zhí起qǐ身shēn子zǐ,伸shēn了le伸shēn腰。
小xiǎo燕yàn子zǐ从cónɡ他tā头tóu上shànɡ飞fēi过ɡuò。
小xiǎo白bái兔tù大dà声shēnɡ喊hǎn:“燕yàn子zǐ,燕yàn子zǐ,你nǐ为wèi什shén么me飞fēi得dé这zhè么me低dī呀yɑ?”燕yàn子zǐ边biān飞fēi边biān说shuō:“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空kōnɡ气qì很hěn潮cháo 湿shī,虫chónɡ子zǐ的de翅chì膀bǎnɡ沾zhān了le小xiǎo水shuǐ珠zhū,飞fēi不bù高ɡāo。
我wǒ正zhènɡ忙mánɡ着zhe捉zhuō虫chónɡ子zǐ呢ne!”是shì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吗mɑ?小xiǎo白bái兔tù往wǎnɡ前qián边biān池chí子zǐ里lǐ一yì看kàn,小xiǎo鱼yú都dōu游yóu到dào水shuǐ面miàn上shànɡ来lái了le。
《要下雨了》案例分析
![《要下雨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21db78f46527d3240ce0de.png)
《要下雨了》案例分析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我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一)该案例能按照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其中,“知识与技能”部分注重学生在生字、朗读、创新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过程与方法”部分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总结、倾听、表达以及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以及留心观察习惯的培养,这些具体可行的目标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二)该案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各个部分又各自有一定的层次性,其中,“知识与技能”部分体现了由识字到朗读再到创作,由课内到课外的循序渐进;“过程与方法”部分体现了由识字到表达再到倾听的逐层深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体现了由学习习惯到生活习惯的层次培养。
这样设计思路清晰,各部分之间又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认为值得思考和商榷的瑕疵是:(一)个别细微处的设计应该更注重一些梯度的设计,以适应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并能切实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例如:“知识与技能”部分,在第二步朗读课文之后,可以增加复述课文的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然后再过渡到“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
(二)个别细微处的设计显得过高估计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例如:“过程与方法”部分,“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要求过高了。
(三)个别细微处的设计,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应该考虑周全。
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只注重了习惯的培养,还应该补充“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评析我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是:案例详细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爱好,充分地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注意力不稳定,受兴趣的影响很大,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注意;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情感逐渐丰富,但坚持性较差,对教师信任和依赖;存在很大的能力差异等特点,为设计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6504c7998fcc22bcd10d71.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奇、怪、今、闷、很”5个生字,理解“奇怪、水面、今天、有空、下雨、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夹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大字头。
2、初步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鱼游水面燕于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征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揭题,理解课题出示课题后,教师用手遮住“要”字,问:(1)“下雨了”与“要下雨了”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是说雨还没有下。
“下雨了”是说雨已经在下。
)从课题上我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呢?(下雨前的事或情况)。
(二)教师范读。
想一想下雨前有哪些现象?(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读准多音字:让学生对有空的“空”与“空着手”的空进行区别、认读。
(2)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3)给课文按自然段标上号码。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四)图文对照,讲读第一段(1)看第,幅图,看图读文,想想说说,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了什么?(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2)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幅图的意思?(第1段)(3)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指名回答。
(4)教学“闷”。
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很闷?这个“闷”字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5)填空:因为(),水里(),小鱼为了到()来透透气,所以()。
(6)平时,小鱼是怎样的?常游到水面上来吗?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教学“今天”。
(7)练读小白兔的话,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
(8)分角色朗读第1段。
小结:这一段写了下雨前鱼出水面的原因。
(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游、今、闷”3个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低、为、才”3个生字,理解“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3a80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1.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析题1、谈话、板书课题。
2、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三、检查提问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燕子、鱼、蚂蚁)3、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师板绘山坡、树、草等)⑵提问:①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②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③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④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2、学习二、三自然段:⑴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师板绘小燕子图)⑵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
)⑶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⑷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⑸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指名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⑹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名读)⑺“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⑻“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⑼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
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
![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76cc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d.png)
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通用6篇)《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要下雨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要下雨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组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是快要下雨的征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征兆。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的原因。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这节课时,应用“3143”情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贯穿课堂,以情境教学为核心,按四步教学流程进行操作,这四步是: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2、凭借情境,自主构建;在这一步里,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再分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探究点拨;3、拓展情境,达标训练;4、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学生通过“看图体验,思考问题,朗读,拓展”等学习方法,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课件看图片,揭示课题。
2、过渡:除了这些现象,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天要下雨了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要下雨了》3、板书课题。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一)充分自读,整体感知1、认读字词。
2、观看课文朗读视频: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顺序号。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472e7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2.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3篇)学校一班级语文公开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这是一篇学问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有不同的征兆,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观看。
主动提倡合作方式:留意提倡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精讲课文时,要表达由扶到放的原则。
对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部分以扶为主,要教给同学观看方法及阅读方法;对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部分老师可半扶半放;对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则以放为主。
由于文章对话许多,所以,老师上课时要多进行朗读训练,让同学通过多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教给同学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
比方:喜爱哪个动物就读哪个动物说的话,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方法等。
2.留意培育语文实践的力量。
【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情感看法目标:学会观看大自然,擅长动脑筋、想问题。
重点在于培育同学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吗”“呀”“呢”所表达的语气,并能用“吗、呀、呢”说话。
【教学难点】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同学懂得下雨前消失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的缘由。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录音、动物剪纸、头饰、篮子。
【教学过程】其次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刚刚那节课我们学习了16课的生字词。
如今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2.〔复习生字词〕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玩摘苹果嬉戏。
摘苹果嬉戏复习生字放回词语中认读开火车读出示难读的词语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下雨了”,齐读。
再加上“要”字,让同学齐读课题,区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
那“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b6ef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或自然童话,是一种以童话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体裁。
科学童话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
因此,它的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情节结构也较为单纯、明了。
例如,比安基的著名作品《尾巴》,写苍蝇想要条尾巴,先后向鱼、虾、啄木鸟、鹿和狐狸去要,都没有得到,后又和牛纠缠,被牛尾巴一下抽死了。
这篇科学童话通过故事,向小读者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没有幻想便没有童话。
夸张、拟人等是童话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科学童话遵循童话创作规律,不是科学知识的图解,不能简单地把科学内容填入童话的格式中。
它也要张开幻想的翅膀,调动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运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去构思富有趣味的幻想情节,创造动人的童话意境和童话形象,使孩子们在幻想的迷人世界中,获得一定的、准确实在的科学知识。
只是在科学童话中,幻想和夸张、拟人等不仅植根于现实生活,而且要有科学的依据,同时,又都必须为表达科学内容服务。
冯振文的《非洲的魔术师》就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它通过“魔术师”──避役先生和蝉大哥、凤蝶、蜗牛等的活动,介绍了一些生物的形态和习性,阐明了生物学上的一条重要原理:生物的机体、习性与其生存的环境是统一的。
避役表演的魔术是变换皮肤的颜色和形体的大小而造成的,它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生长在非洲的生物怎样适应各种环境避免危险来保存自己所具有的本领。
看演出的其他森林居民有“高声广播”的蝉,总是打扮得最漂亮的凤蝶,外穿一件短马褂、里套丝织长袍子的蠼螋,屁股上藏着一根长枪的胡蜂,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带着两把凿子的蝼蛄,背着房子移动、胆小笨拙的蜗牛以及满身臭气的臭娘等等,作者把它们描绘得十分恰当,使孩子们很快了解了这些小生命的外貌、习性、动作等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科学童话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把科学内涵与童话构思结合起来,即把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作幻想的感性形象,把对知识的解释与虚构的故事糅合在一起。
《要下雨了》案例设计及分析
![《要下雨了》案例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b73451a37f111f0855ba6.png)
【教学背景介绍】《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课。
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夏天里会发生那些有趣的事呢这一主题来编排。
《要下雨了》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通过让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了解生活中的气象常识,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与各位老师共同切磋,交流和授课后的自我总结中,我对新课标提出的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意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教学课例描述】首先我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说:阴天了,要下雨了。
通过儿歌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为后面的授课作了铺垫。
一、由扶到放,认读生字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我可以考考你们吗我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认读生字的兴趣。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们大声认读,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接着我将拼音去掉,出示单个词语,检查学生们是否能够脱离语言环境又快又准的抢答出来。
学生的认字兴趣高涨,答复的又快又洪亮。
除了出示词语,我还告诉他们老师加深了难度,还有长句子呢!这下孩子们兴趣更加浓厚了,一个劲说:没问题难不到我们!我重新提了要求,学生们不仅按要求完成了任务,而且句子读得也很通顺。
二、角色朗读,深化体验除了将词语读准确,我还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句子带回到课文中,检查他们的认字情况,让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方法读准字音。
接着我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燕子和小白兔的对话,分别让学生读一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读的语气不到位,我马上引导他们:快看看,小白兔是怎么说的这句话呢小白兔大声喊。
那谁能来试试大声喊出小白兔的话经过我的提示,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来表演小白兔说话的语气。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f4aee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7.png)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第一篇: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小学语文_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4322494693daef5ff73da1.png)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材分析】《要下雨了》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课文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通过“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东西”三种自然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课文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现象了解天气变化。
课文中三段对话表达形式基本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特别是人物对话中带有“呀,呢,吧”语气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些句子,通过角色体验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潮湿,闷得很”的意思也是本课一个重点。
要求会认的生字13个,读准“伸、沉、潮、湿”4个翘舌音,读准多音字“空”的两个音,准确认读文中出现的词语“有空,空气”。
要求会写的7个字,其中5个字涉及到口字旁“呀,吗,加,呢,吧”,所以重点指导口字旁在左边右边的不同写法。
另外,“直”的写法要重点强调,关键是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
【课标表述】1、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读准“伸、沉、潮、湿”4个翘舌音;利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潮,湿,消,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形声字“腰,伸,搬,响”;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闷、息”。
2.会写7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吗,加,直”,知道口在不同位置的写法和“直”中三条短横距离均等。
《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4fd0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b.png)
《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想尽一切方法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对所学校知识有爱好、感爱好,我们为一名刚接触所教材的老师对每篇课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形形色色,可是有一天发生的事,激趣故然重要组老师采用的方法需要无解可击。
新教材一班级下册语文书第16课《要下雨了》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种动物的表现,讲续完课文后,我设计了巩固课文内容的连线题。
下雨前:燕子低空飞,蚂蚁处处搬家,小鱼游上来。
由于是练习题,我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好,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可是老师家了文中写的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它们都做了些什么?哪位聪慧的孩子情愿帮老师连一连哪?课堂上马上喧闹起来,同学们纷纷说:老师,我帮你老师,我情愿。
看看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心里阵阵得意,看这样用语言刺激多胜利,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看到一向不爱发言的陆瑶的小手也在热切的摆看我决断给他个机会,我大声说:孩子们,让陆瑶来我可以吗?孩子们发出了不情愿的可以陆瑶却站着在哪儿,看着我我促地说:快帮老师连一连呀!陆瑶却还笑,引得其他同学看到他摸样,也跟关哄起来,我立即收起了笑脸,问:陆瑶你在笑什么?假如没想好就坐下,等到你想好再说。
陆瑶却笑着说:老师我知道,下雨前燕子低空飞,小鱼游上来、蚂蚁忙搬家,你可真笨。
尽管最末一句话声音很低,可他的同桌小百灵立既站起来说:老师,陆瑶说你笨。
我没有。
陆瑶红着脸争论,我刚要说话,他四周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说:你说了。
我听见了。
陆瑶急的快哭了。
看这阵势,我抓紧示意同学们宁静下来,我走到陆瑶身边说:你是男子汉,应当老实,敢作敢当,告知老师,你究竟说了没有?可陆瑶只低着头,抚弄着书角,就是不吭声。
我想他肯定是怕我批判他,所以不敢说了。
我接着说:老师,最喜爱大胆发言,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孩子,陆瑶,老师想信你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孩子!陆瑶缓缓地抬起头里闪着泪花脸,带着哭腔没有径直回答我原来嘛!下雨前燕子低空飞,小鱼游出水,蚂蚁忙搬家,谁都知道。
《要下雨了》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的教学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87356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2.png)
《要下雨了》的教学案例及反思(课件出示蜘蛛结网,蚯蚓出洞,蚂蚁过公路等等情景。
)生:小白兔碰见蜘蛛在忙着结网。
可是老师,我不知道蜘蛛为什么在下雨前要忙着结网?(很明显这孩子不仅仅能把看到的说出来,还能动脑筋思索。
) 生:(抢着边举手边说)我知道,我知道,那是由于假如它不抓紧时间结网,雨会把它结了一半的网给淋坏的。
(大多数同学好像都挺赞成他的观点,纷纷点头。
)师:小白兔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它回家还要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知全部的动物,还要说出理由,你能帮帮小白兔吗?师:哎呀,老师都等不及了,让老师第一个来,好不好?这一环节的设计虽然是老师示范,但是又让同学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等的学习者,于无意识中学到了表述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技巧。
师示范表演:动物们,你们好,我是气象员小白兔,立刻要下雨了,由于小燕子在低飞捉虫,小鱼儿游出了水面,蚂蚁也在搬家,蚯蚓出洞了,请你们做好预备,赶快回家,不要让雨淋湿了。
师示范的目的是教会同学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述。
生:老师,你怎么变成了了小白兔啊?生:不是的,不是的',老师这样说才象在帮小白兔呢。
(聪慧的同学就这样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师:谁来说说老师说得怎样?生:好,老师说了许多动物在下雨前的动作(实际指的是行为)。
生:老师说的时候还很有礼貌,向大家问好了!师:感谢你们,你们真是聪慧的孩子,你们学会了倾听和动脑筋,这就是学习。
而且你们肯定能比老师说得还好,对不对?来,试一试!生:大家好,我是小白兔,立刻要下雨了,你们快回家吧,小蚂蚁都搬家了呢!生:乌云来了,起风了,要下雨了,小动物快回家吧。
生:我是小白兔,告知你们吧,要下雨了,我家的房子地面好湿好湿呢,都快出水了,妈妈说这是由于要下雨了。
生:小动物们,你们看,蚯蚓都钻出了地面,要下雨了呢!……师:刚才几个同学真棒,他们懂得真多,比老师还多呢。
生:(老师的话还没完,就被他打断了)老师,我们都会说!(说完,好像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还向四周望了望。
《要下雨了》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要下雨了》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99b3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c.png)
一下语文《要下雨了》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捉虫
小鱼浮出水面——透气
蚂蚁搬家——运东西多观察
勤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读助讲、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中一些现象的联系,从而较有实效地挖掘了这个教材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be9ed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三课时略)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25下雨了2、质疑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板书:看)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3、齐读13节。
(板书:读)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
(板书:议)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
(板书:燕子低飞)6、指导朗读。
(板书:读)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指导朗读句(2)。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1)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2)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3)汇报学习情况。
(4)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
(板书:小鱼游到水面)(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
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课文没有写小白兔是怎样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的。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说?5、句式练习:要下雨了,蚂蚁()。
(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6、指导读大蚂蚁的话。
五、学习89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案例分析
《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候自己学过,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上时也教过我的学生们。
今天,当我学习了《要下雨了》案例后,我感觉现在的老师无论从教学目标分析还是从学习者的分析,都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分析:第一,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第二,是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并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能够根据低年级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这篇案例侧重识字、写字部分,辅以阅读、口语交际等,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观察习惯。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评析:案例中,教师针对的是其授课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基础水平、思维特点、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兴趣培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学生学习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具体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这样很好。
当然了,案例中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在教学目标分析方面,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谈不上什么自学能力,不具备那么高的智力水平,也很难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
如果将其改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应该更准确些。
在学习者特征分析方面,“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这点我认为高估了低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个体性差异的分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化指导和点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