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将成为全球最大仿制药制造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华将成为全球最大仿制药制造商
【出处】:医药经济报
诺华是欧洲第四大以研发为基础的专利药公司。
在收购德国赫素公司及其下属的美国Eon药厂之后,诺华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
目前,诺华公司是惟一的一个大规模同时经营原创品牌药与仿制药的制药巨头。
在大量专利药物纷纷专利到期之时,这一举动反应了诺华在这一潮流面前的战略定位。
2月21日,诺华公司宣布,将出资56.5亿欧元(74亿美元)收购仿制药制造商赫素(Hexal)公司,并同时等待各国政府(包括美国和欧洲)对这一并购案的最终批准,收购有望在2005年下半年完成。
这次并购案的总交易额为84亿美元的现金,涉及收购德国赫素及其美国附属公司EonLabs67.7%的股份。
由此,诺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药品生产商。
赫素是德国第二大仿制药品公司,收购后将有助于诺华打入德国市场。
作为该交易的一部分,诺华还将对Eon的流通股发出收购要约,每股出价为31美元,总额10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诺华将把10亿美元的Eon公司股份置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
据诺华公司总部的官方消息称,这项收购一旦被批准,将在今后3年为公司带来每年2亿美元的收入,其中50%的利润将在收购完成的18个月后实现。
诺华制药发言人JohnGilardi表示,此次交易预计不会影响诺华制药的AAA评级,公司将在合适的时机继续股票回购。
此前,诺华制药表示,将于3月1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回购40亿瑞士法郎的股票。
如果获得股东批准,这将是该公司自1999年以来的第五次股票回购。
此外,该公司还将要求股东批准取消2004年回购的3800万股股票。
出价偏高?在并购案宣布后,诺华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了2.7%,美林证券也将诺华公司股票评为“买入”级。
但美林公司的这项决定是基于诺华公司核心业务专利药的销售业绩而作出的。
美林公司认为,诺华公司本次收购的出价偏高,因为此次被收购对象在2004年的销售收入仅为16亿欧元。
由于诺华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仍然必须依靠原创药物,因此经营仿制药本身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一方面仿制药市场本身利润很低,另一方面经营仿制药还将面临着来自印度这样的低生产成本国家公司的挑战。
仿制药前景光明目前制药界内,专业化的制药巨头往往剥离其他业务而专注于发展以研发为基础的原创新药,而像诺华公司如此大规模地发展仿制药业务实属罕见。
在大量专利药物专利纷纷到期之时,诺华公司的这一举动充分反应了公司在这一潮流面前的战略定位。
有分析人士评论指出,仿制药的发展前景比大型制药公司的原创药更好。
随着目前这波并购潮带来的效益的陆续体现,该行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会变得更大。
虽然仍有一些分析家对诺华公司的这一战略心存疑虑,但不少分析家认为,由于大量原研药物在美国等主要市场的专利即将或已经到期,以及医疗提供者对控制成本的需求,仿制药品的需求增长比品牌专利药更快,其他与诺华公司处境相类似的制药巨头也完全可能最终入驻仿制药业务。
此外,当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在市场上大力营销的原研产品在安全性方面遭到质疑时,仿制药必将引起各大制药企业的关注。
在欧洲的英国、德国、丹麦及荷兰等国,政府管理下的卫生系统在财政的重压下,仿制药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仿制药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市场销售量的一半左右。
根据诺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魏思乐(DanielVasella)的声明,诺华公司已经将仿制药作为创新药物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魏思乐的五年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仿制药的全球性制造企业。
不寻常的仿制实力如果并购案完成,诺华公司下属的山德士公司(为诺华的仿制药部门)的年销售额将达到50亿美元的规模,从而超过以色列的泰华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制造商。
不仅如此,这一并购案将使得诺华公司在美国和德国的市场上占据着十分有利的
位置,而这两个国家的市场恰恰正是全球最大的两个仿制药市场。
此外,Eon药厂的仿制能力也异乎寻常的出色。
目前,被Eon仿制的专利药已经包括了几乎所有2009年之前美国专利到期药物,其中包括默克的舒降之等畅销药物。
预计在今后5年,这些仿制药的累计销售额将达690亿美元。
创仿联合是趋势目前大多数的制药巨头仍然游离于仿制药市场之外,更倾向于营销高利润的专利药物,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药开发之中。
不过这一状况最近似乎有了松动。
由于原创药物的上市步伐减缓,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最近也表示了可能扩充仿制药业务的愿望。
欧洲仿制药协会发言人日前表示,诺华公司的收购案昭示着一种新的联合趋势。
仿制药市场是一个竞争残酷的低利润市场,只有规模够大才能出效益。
此外,即使到2010年,虽然仿制药市场规模能翻番达到1000亿美元,但与4000亿美元规模的专利药市场相比差距仍相当之大。
而且,即使本次收购完成后仿制药的销售收入也仅占诺华公司总收入的15%左右。
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次并购加速了诺华公司仿制药和专利药两大业务的联合,从而有助于公司与大型采购商及供应商之间的交易。
魏思乐认为,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采购商以及新兴市场上的卫生医疗机构往往会同时采购大批的仿制药和专利药。
从财政的角度来看,诺华公司认为,公司有望在并购完成后的3年内为公司每年带来2亿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