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写作指导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四单元“学习缩写”写作指导
单元要求
1.了解缩写含义。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3.做到语言流畅,文气连贯。
写作指导
“学习缩写”的关键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从这一点来说,缩写并不是简单的缩句。
缩句是保留句子的主干成分,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
而缩写,并不是对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进行缩写。
哪些部分该去掉,哪些部分该保留,我们要如何判断呢?
(1)文章标题
一般情况下,文章标题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把握住了文章标题就掌握了文章主旨。
比如《白杨礼赞》,标题就提示我们全篇文章的核心就是赞美白杨,那么这一部分就不能删去;又如《我的叔叔于勒》,显然关于叔叔于勒的描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2)反复出现的句子
我们还可以提炼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归纳主旨。
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好好儿活”出现多次,这是母亲对孩子的寄语,也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歉疚。
确定好文章中心后,与中心无关的部分可以删去或一笔带过。
对于文章中心部分,比较重要的情节、论点,全盘照抄肯定不行,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1)大胆改写
文章生动的关键往往在于描写细腻,但这也说明描写并不是一篇文章最核心的部分,因此缩写时,我们就应该着重留意其描写部分。
在众多描写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动作描写,人物性格、想法往往通过动作外显出来,因此我们在缩写时,应该注意保留关键性动词,但不可多。
而对于其他描写,则要敢于“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如《儒林外史》中写道:
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走。
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众邻居道:“这自然,何消吩咐。
”说着,一直去了。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缩写后:
可情况紧急,经不住众人的劝说催促,无可奈何的胡屠户连喝了两碗酒,鼓起勇气去集市打了范进一巴掌。
我们可以删掉其中语言描写,保留胡屠户“喝酒”“打人”的动作,将胡屠户对于中举之后的范进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惧怕体现出来。
(2)保留风格
我们在缩写文章时,虽然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缩减,但仍要保留原文的风格。
也就是说,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还有段落顺序及表达方法。
而值得一提的是,叙述人的视角也是文章风格的重要体现部分。
我们在缩写时,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准人物的观察视角。
以小说为例:《故乡》一文从成人视角出发,有强烈的童年故土失落感;《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从儿童仰视成人世界的视角出发,表达了作者对成
人世界的怜悯与批判;《孤独之旅》一文则以“上帝视角”写了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历程,以此表达成长会历经风雨的主旨。
叙事视角的选择关乎文章中心的确立、主旨的表达,不能轻易变动。
除此以外,文章中独具特色的句子,我们也可以适当摘录,保留特色。
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文体,缩写的要点稍有不同:
第一,缩写记叙文及小说,六要素是核心,我们就要从原文的中心出发,在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人物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改写。
第二,缩写说明文,则要注重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保留原文写作层次。
第三,缩写议论文,论点相当重要。
我们应抓住中心论点,保留主要的从属观点(分论点)和重要论据,保留原文的论证层次。
总之,缩写既保留原文主旨,又独立成文。
我们在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中逐渐触摸到文章最核心的部分,加深自己的理解。
范文展示
《孔乙己》缩写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专管温酒。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说起话来,总让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原来读过书,没有进学也不会营生,愈过愈穷,但写了一手好字,替人抄书却不老实,偷雇主家的书和纸张笔砚卖掉,被雇主家发现了就吊着打。
但他在酒店里却从不拖欠酒钱,品行比谁都好。
在酒店里被旁人耻笑揭发时,他也不生气,只是说不出话来,逼急眼了便说出“窃书不能算偷”这种令人哄笑的话。
有一次,他考我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又要教我写,我非常不耐烦,他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讨茴香豆吃,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慌张地将碟
子罩住,说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他偷窃的恶习始终难改。
掌柜听说这一回他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最终他先写服辩,后来被打,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谁也不知他是死是活。
中秋之后的一天,我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原来是孔乙己在柜台下对着门槛坐着。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他的眼神充满了恳求。
此时周围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他们和掌柜都笑了。
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我发现他满手是泥,原来他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儿,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我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我到现在也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点评
作者保留了咸亨酒店伙计“我”的叙事视角,除了直接引用孔乙己几句有代表性的语言之外,其他语言描写都使用了转述,简洁明了。
在略写大家对孔乙己的笑话嘲弄的同时,作者详写了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的情形,在缩写的基础上又保留了原文特色。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3年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懵懂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地创作小说,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的故事。
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12岁那年他被赶出学校,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使他形成不屈不挠的性格。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认识了老红军朱赫来,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在一次钓鱼时,保尔结识了冬妮娅,后来与她互生爱意,但由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同,最后分手。
保尔在前线冲锋陷阵,多次立功。
但在与波兰人的交战中,他腿部受伤,得了伤寒。
短暂的休养之后,保尔加入了骑兵团。
在一次战斗中,一枚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保尔头部受重伤,昏迷13天后顽强地活了过来。
后来,保尔参加了肃反工作,紧张而繁重的工作让尚未康复的保尔又一次晕倒,保尔不得不再次离开工作岗位。
尔后,保尔被调去修铁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如期修通铁路。
朱赫来被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
就是这样炼成的”。
但保尔不幸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组织送他回家休养,路上却误传出他的死讯。
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无法接受自己成为残疾人无法工作的事实,但最终以内心的强大力量战胜了懦弱。
他感慨道:“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在铁路队工作期间,保尔经常与机智干练的丽达接触,因为拥有共同的追求,他们产生了感情,后来却因为误会,感情没能继续。
保尔与妻子达雅是在海滨疗养时认识的,达雅没有嫌弃保尔,尽心地照顾他。
在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家人无条件支持他进行文学创作。
保尔写下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优秀的作品,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写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许多情节来自作者亲身经历,给人以心灵震撼,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很值得读一读。
点评
文章较清晰地概括了保尔从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波折,极简练地保留了保尔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人物,语言多采用改写和摘录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原著风味,又独立成文,流畅自然。
结尾还对作品的意义做了简要的评述。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读书推荐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