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时间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时间的发生
二十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时间的发生?
活动主题:当我失去心爱之时
辅导对象:八年级。
现在的初中生过着平和的生活环境,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他们容易手忙脚乱、心理不适,或者即使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会下意识的抗拒接受该状态。
活动目标:
1、认识到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应激反应症状以及需要缓释的必要性。
2、学会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3、有意识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
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生活图片(高兴、悲伤)
2、制作课件
3、自由分成7小组。
活动过程:
1、通过“心有千千结”的游戏,创设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了解;
同时也暗示认知观念的改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情况,初起杂乱如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恢
复原状。
2、展示生活组照,谈感受及印象
出示生活组照,请同学推测图片人物的心情或者自己看图片后的感受,画情绪曲线图。
引导学生在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中表露处置情感问题的真实态度。
3、展示案例
呈现3个案例,通过案例中的故事展示面对意外事故,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结局,提醒学生注意
正视生活中变故,使学生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
激反应的方法。
4、主题活动
设置情景“当她失去双腿……”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参与故事发展的情境,学生自然会联
系自己,引发体验感受。
5、学生在朗诵《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的诗歌中结束本课。
二十一、如何帮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
活动主题:善待生命,积极生活
辅导对象:七年级
七年级正是青春萌动期,对于生与死,没有过多体验。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一些学生会逃避现实,甚至做出不理智的极端行为-------自杀。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精彩,珍爱自己的生命。
活动目标:
1、体会到每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周围许多人的付出。
生命不单属于
自己,更属于大家。
2、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身边人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体会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重要理由和意义。
活动准备:
生命账单,录音《我很重要》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通过“心理天气汇报时间”游戏,请学生把一周内的烦恼事说一说,使学生明白我们身边还有一种比烦恼更强烈的感情经历--------痛苦。
2、先呈现一个关于自杀的网络案例,要求学生以网络跟帖的形式来帮助要自杀的孩子找一找珍爱命
命的理由。
这样一来,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以网络跟帖的形式,通过冷静、理智的分析,初步感知:即使有
这么多的烦恼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导入本科的主题。
然后,继续讨论案例:“孩子要自杀了,害了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冲动决定下的自杀行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3、教师分发生命账单,学生填写;然后请学生讲述自己生命账单上的内容。
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
程中周围人的辛勤付出,真切的感受生命孕育、成长的不易,体会生命的厚重。
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命不单属于自己,更属于大家。
4、通过播放《我很重要》的录音,使学生品味个人的重要性。
然后让学生呼喊出“我很重要”,起到
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
5、最后本课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声中结束。
十九、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活动主题:我不是最弱小的的
辅导对象:七年级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比较宠爱。
于是孩子渐渐表现出爱撒娇、蛮横、不听别人劝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他人的需要,缺乏爱心等问题。
活动目标:
1、萌发自己爱心,提高关注弱小的意识
2、初步学会察觉他人的需要,帮助弱小的方法
3、在帮助弱小的过程中,激发
课前准备:
1、乒乓、皮球、篮球各一个
2、歌曲《请让我来帮助你》
3、准备课件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
4、相关情景图片
5、小品《如此帮助》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通过比球活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最弱小的。
2、故事导入
通过听《我不是最弱小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还弱小的事物的道理。
3、慧眼识需
教师先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情景说说图片中的主人公需要什么。
然后进行小品表演《如此帮助》,通过这个小品使学生明白怎样正确的去保护弱小的事物。
4、讨论、交流
联系实际,我们身边有什么比自己弱小的人、事、物,他们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决定怎样去帮助他们。
设置一些情境题,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帮助。
5、活动:声明树
要求每个学生画出五指图,写上自己最想告诉的人可以为他做的事,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把这些声明树贴在教室的后墙上,引导学生说与做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平时具有明确的努力目标。
6、要求学生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大声的说一句:请让我来帮助你,最后在歌曲《请让我来帮助你》结束
本课。
二十、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活动主题:给厌学者开处方
辅导对象:七年级
厌学是中小学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错误的认为读书无用;有的是父母期望值高,压力大,不够关心;有的是自身不够努力等等,使他们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活动目标:
1、自我剖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2、给厌学者开处方,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培养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了解班上同学对学习的不同态度。
(2)准备小品表演的道具。
(3)选择学生排练小品。
(4)准备智慧卡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通过“大风吹”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习惯性人际组合。
2、心灵部落
呈现一个现在很多孩子不愿学习的案例,要求学生联系自身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种情况,使学生深有同感,引发共鸣,从而导出本课的主题。
3、心灵对话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课前的调查表,要求有厌学倾向的学生说说理由,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小组长记录好,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跟全班同学交流。
4、心灵家园
通过小品《厌学》表演,使学生明白讨厌学习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要求学生想想办法帮助小品中厌学的弟弟怎样喜欢上学习。
各组讨论后,给他开个“处方”。
5、心灵启迪
先各组进行评比:哪组的处方最有特色?哪组的处方需要改进?然后教师也通过课件展示给厌学的同学准备的一剂处方。
5、心灵鸡汤
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温馨卡”
(“温馨卡”——
良好的态度决定一切。
克服厌学的情绪,关键靠你的努力。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
)
播放音乐《上学好快乐》,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待厌学的学生,作为老师关键要有爱心和耐心。
当学生有厌学的行为表现时,教师务必要克服情绪化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