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角膜缘缝合与激光光凝模型:两种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角膜缘缝合与激光光凝模型:两种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比较王俊;李悦;曾文杰;姜文敏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49)1
【摘要】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尚未明确。
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
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眼压升高程度和高眼压持续时间,视网膜形态损伤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损伤程度,以及超微结构改变等。
方法:建立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分为环角膜缘缝合组(缝合组,用10/0尼龙线沿角巩膜缘缝合)和激光光凝组(激光组,激光灼烧小梁网联合巩膜外静脉),并以其
对侧眼作为对照组。
观察并定期规律监测2组大鼠的眼压变化。
采用大鼠视网膜
切片HE染色观察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病理学的影响,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超微结构中线粒
体形态的变化,大鼠视网膜铺片Brn3b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标记RGCs并计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明确RGCs的凋亡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缝合组与激光组大鼠眼压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缝合组的眼压最高升高1.5倍,眼压显著升高持续8周;激光组的眼压最高达对照组的2倍,持续12周。
2组都会导致RGCs丢失,与Brn3b染色的结果相符,2组caspase-3表达
水平均升高(均P<0.05)。
而在TEM下,2组RGCs中的线粒体形态均变为碎片化,
从正常的长条形变小、变圆。
与激光组相比,缝合组视网膜形态学的病理变化较轻微。
结论:环角膜缘缝合可建立有效的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与激光光凝模型相似的
青光眼性病理改变,但病理改变较激光光凝轻微。
相较于激光光凝建模,环角膜缘缝合法对于设备要求和操作能力要求更低。
【总页数】11页(P84-94)
【作者】王俊;李悦;曾文杰;姜文敏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湖南省眼科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经房角镜光凝小梁网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及其与经角膜缘光凝法的比较
2.经角膜缘激光光凝小梁网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
3.激光光凝法建立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4.激光光凝法制造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