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体检报告单解读分析含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不容易在人山人海中完成体检,拿着体检报告却一头雾水红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甘油三酯…这些指标都是啥意思升高或降低又提示了什么身体信号下面就是一些体检主要项目指标的解读:
1.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在于检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有肝功8项(24.5元)和肝功12项(45元)。
指标分析
2.肾功能检查(14元)
肾功能检查是研究肾脏功能的实验方法。
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量肾功能的变化。
指标分析
3.尿常规(4元)
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判断病人是否患上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导致尿液改变的疾病。
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前要空腹,不要喝水不要吃东西不要吃药。
要送检的尿液标本很重要,以下就教您如何正确收集尿标本!
2. 留取晨尿: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晨尿检测最为适宜。
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时第1次小便,相对较浓,尿中的有形成分要比白天稀释的尿液为多,比较容易发现尿液的异常,也可避免饮食、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 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时,新鲜的尿液标本才符合要求。
4. 最好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
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5. 女性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指标分析
4.血脂检验
血脂检查,主要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有血脂四项(24元)和血脂六项(39元)。
指标分析
5.空腹血糖(5元)
空腹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
一般对尿糖阳性或尿糖虽阴性但有高度怀疑的病人,均需做空腹血糖测定。
指标分析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
增高:可见于糖尿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脑外伤、脑溢血、妊娠呕吐、脱水等。
降低: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不全、急性进行性肝脏疾病(肝萎缩、急性肝炎、肝癌及砷中毒)等。
6.血常规(8元)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通过抽取少量血液,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指标分析
7.心肌酶(28.5元)
包含项目: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a-羟丁酸脱氢酶
CK-MB:升高见于肌肉损伤,通常用于心肌梗死诊断。
在发生心肌梗死后3-8h内升高,并维持一段时间高水平。
CK:急性心肌梗死时,2-4h开始升高,10-24h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
AST:过去曾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及更佳心肌标志物的出现,目前仅限于辅助检查。
LDH:一般溶血性疾病和心脏疾病时LDH1和LDH2升高,目前仅限于辅助检查。
HBDH:曾用于心肌梗死诊断,血清HBDH/LDH比值有时可用于心脏疾病和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心脏疾病时比值较高。
8.风湿三项(16元,其中抗“O”3元,RF 3元,CRP 10元)
包括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正常人应为阴性。
抗“O”阳性:常见于溶血素链球菌感染后、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类风湿(RF)阳性: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结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红斑狼疮等。
C反应蛋白(CRP)阳性:常见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化脓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心肌梗塞、手术创伤等。
9.乙肝两对半(15元)
乙肝两对半也称为乙肝五项,依次为: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五项检查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
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常见乙肝两对半不同组合的临床意义:
1,3,5:俗称“大三阳”。
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一般传染性极强;1,4,5:俗称“小三阳”。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相对较弱;2,4,5/4,5/5: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10.肺炎支原体抗体(15元)
正常为阴性。
阳性见于支原体肺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等。
11.衣原体抗体(18元)正常为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等。
12.幽门螺旋杆菌抗体(26元)Hp-Ab阳性见于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感染,如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其敏感性大于90%,特异性为85%。
13.结核抗体(20元)当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定究竟有无结核杆菌感染,如果同时存在低热、盗汗、消瘦,以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放射学检查肺部有炎性病灶的时候,则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存在,需进一步行痰涂片、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诊断性治疗。
14.阴道分泌物检查(20元)
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肿瘤的诊断、雌激素水平的判断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还可用于判断阴道有无炎症,同时进一步诊断炎症的原因。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定,其性状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近排卵期,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量多;排卵期2~3天后,混浊黏稠,量减少;经前,量增加;绝经期后,减少。
(1)脓性白带白带色黄或黄绿,如脓样,有臭味。
一般由感染造成,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2)血性白带白带如染血,应警惕宫颈癌、宫体癌等恶性肿瘤。
宫颈息肉、重度慢性宫颈炎、宫内节育器、老年性阴道炎等也会出现此症状。
(3)豆腐渣样白带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征。
(4)黄水样白带常见于子宫颈癌、黏膜下子宫肌瘤、输卵管癌等。
(5)脓血样白带为阿米巴性阴道炎的特征。
15.心电图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应用广泛,范围包括:
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3.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4.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5.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
心律失常
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窦性心律
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左心室高电压
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
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ST 段改变
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
T波改变
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着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 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HR
即心率,心脏每分钟那个跳动的次数,如HR64就是心律64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早搏
指在心电图中的两个大波之间出现了其他较大的波,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作饱餐试验及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检查前,当日还应禁食。
16.B超检查
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清晰,适用于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
B超检查价格便宜,且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反复检查。
应用范围
1. 胆,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胆道蛔虫病、阻塞性黄疸。
2. 肝脏检查。
3. 妇科检查,如检查女性盆腔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
男性可以检查膀胱。
4. 孕期检查,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5. 眼部B超,检查的疾病最主要的是玻璃体,如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异物,玻璃体膜增生与后脱离,另外对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的损伤,及异物有否穿透眼球后层都是不错的检查手段。
注意事项
1. 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2. 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严格的肠道准备。
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3. 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
4. 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17.X光透视
X光透视是指病人置于X线管与荧光屏之间的直接检查。
常做的X光检查有:胸部X 光和消化道造影。
检查项目
胸部X光:主要检查肺部、心脏、主动脉、纵膈以及胸腔内骨胳等疾病。
消化道造影:检查胃、食道、小肠、结肠等粘膜的构造、形状及蠕动的情况,还可以发现息肉、溃疡及消化道的肿瘤等疾病。
注意事项
1. 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
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2. 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3. 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4.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
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5. 检查时,受检者必须去除胸部一切可以造成阴影的物品,如贴敷的药膏、胶布、项链、胸部口袋内的物品,妇女的头发应盘高。
6.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
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18.影响体检结果准确性的7大因素
体检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及潜伏的高危因素,但如果体检前忽视以下因素,却会令体检结果有误,影响疾病的判断。
1.空腹。
为了保证验血的结果准确,很多血液生化检验都要求病人空腹。
但空腹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如血清胆红素可能会上升,血糖会降低。
2.时间。
一天中,人体的新陈代谢总是不停地波动,其代谢率并非是一个水平。
因此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
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
3.情绪。
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
所以体检之前一定要控制情绪,化验前最好提前休息半小时,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来回走动、吃冷饮或吸烟等。
4.运动。
运动会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活动也会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内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变,从而影响化验结果。
所以,体检前两天不要做剧烈运动,1个小时前也不宜做散步等轻度活动。
5.药物。
采血要空腹,但对慢性病病人服药应区别对待。
如高血压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所以高血压病人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体检。
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及减肥药物,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
6.饮食。
饮食是影响血脂最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时后进行,一般晚餐后,除水外,不要进食其他食物。
此外,为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准确,受检者须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避免疲劳。
7.生理。
妇女经期、妊娠期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所以女性月经期前后不宜作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乳腺红外线检查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一周。
19.拿到体检报告单这些你需要注意
1.体检结果没异常,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
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
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达到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绝对健康。
如指标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就会升高,这些仍需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2.指标数值与参考值略有偏差,应理性对待
如指标数值比参考值略高或略低,不必太过紧张,旦也要重视。
短期内一定要复查一下异常指标,看看指标变化情况,如指标逐渐在上升,要非常重视,往往有些指标的变化,是某种疾病的征兆。
如慢慢接近正常参考值,则问题不大。
3.关注体检报告中的临界值
体检中会有一些体检者的指标处于“临界值”,虽没有达到致病的程度,但已处于健康边缘。
最好把每年的体检报告都保存好,新报告出来以后,结合前几年一起解读,看看指标变化趋势。
4.体检建议一定要重视
查看体检报告时,要注意看每一条结论后面相对应的健康建议和健康指导。
健康体检报告通常不会直接做出疾病诊断,而是将体检所见各项异常汇总,并做出是否需要复查或者进一步诊治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