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标识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实验室检测标准有3项发生变更,但没有及时向CNAS提交书面变更申请。
8
2013年3月29日实验室副主任发生变更,有任免通知,但没有向CNAS报告。
CNAS-RL01:2011 9.1.1b
人员变更未申报
9
检验中心2014年1月变更了副主任和技术负责人,但中心未在2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CNAS秘书
CNAS-CL01:2006 5.2.3
文件对监督的规定不足
2
质量手册5.2.3.3监督范围未包括“其他技术人员”,也无“关键支持人员的识别”。
3
采、制样岗位未设监督人员。
CNAS-CL01:2006 4.1.5 g
部分领域未设监督员
4
实验室未设置部件检测领域的质量监督员。
5
实验室只任命了一名质量监督员,未能对家电、灯具、线缆的检测工作进行充分的监督。
4
未按规定对发生变更的ASTM E1613-2012、DIN ISO 7619-1-2012等标准提交变更申请。
5
实验室已获认可的GB T 12544-1990、GB 14167-2006、QC T 29117.2-1993等9个标准已被新标准代替,实验室未及时向CNAS提出书面申请。
6
GB/T 3286.1-1998、GB/T 3286.4-1998标准年代号已变更为2012年。但实验室未以书面形式通知CNAS秘书处。
16
实验室近三年未对压力表、温度计、热电偶等三个项目进行能力验证。
17
实验室在上一个认可周期内的2011年及2013年参加了食品微生物领域的测量审核活动,结果满意。2012年未参加相应领域的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活动,不符合每年1次的要求。
18
实验室2011年至今未参加纺织品化学检测领域的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活动,不能达到AL07规定的1次/1年的频次要求。
缺部分领域能力验证满意结果
2
三年来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未覆盖电学领域中性能测试子领域。
3
实验室未能提供2014年度材料试验子领域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4
实验室未提供2013年度食品相关领域能力验证报告。
5
金属制品的机械性能检测,2012年、2013年未参加过能力验证活动,不满足CNAS-RL02:2010《能力验证规则》、CNAS-AL07:2011《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对该类项目的子领域、频次的要求。
13
昀高管理者(主任)2014-3-1已变更为顾**,实验室没有以书面形式通知CNAS秘书处。
14
实验室负责人于2014年5月5日由章**换为王**,实验室未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CNAS秘书处。
监督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的附表文件列有《检验人员监督计划表》和《检验人员监督记录及评价表》,但该程序没有人员监督的相关要求。
23
查见监督记录,对被监督人员无具体的监督项目、监督过程描述。
24
CC03-2010工作质量监督程序4.1.2规定每月初各室制定监督计划,每周各室对监督结果进行通报和分析讨论,但在实际执行中为每季度制定监督计划,也未能提供每周的监督结果通报和分析讨论记录。
4.1.5g)
监督的实施不到位
25
2013年10月16日进行的监督发现,被监督人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操作时没有正确修改试验参数。对此不符合现象,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
CNAS-RL01:2011 9.1.1c
标准变更未申报
2
温度变化标准GB/T2423.22-2002已更新为2012版,实验室未能提供标准变更的书面申请。
3
经查新,2013年复评审后共有六个标准发生变更,分别为ASTM A90/A90M-11、ASTM E8/E8M-11、SAEJ400-2002、GMW14700-2009、GB/T 10125-1997、TSH1555G-1999,变更为ASTM A90/A90M-13、ASTME8/E8M-13a、SAE J400-2012、GMW14700-2012、GB/T 10125-2012、TSH1555G-2006,但实验室未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CNAS秘书处。
29
2011-2013年未参加食品领域毒素子领域的能力验证。
30
实验室2013年油液检测没有参加化学子领域的能力验证计划,不能满足能力验证规则要求。
变更未申报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检测依据的GB/T2423.22-2002已变更为GB/T2423.22-2012,但实验室没有向CNAS秘书处进行申报。
12
自上次监督评审以来,监督员只有对新进或轮岗人员在培期间作检测的监督记录,提供不出对检测员日常检测的监督记录。
13
未能提供对2013年7月新入职的员工李XX已进行工作监督的材料。
CNAS-CL01:2006 5.2.1
14
实验室不能提供新进员工周XX的年度监督记录。
15
实验室提供不出对2013年新进在培人员邓XX进行监督的证据,也提供不出对检测人员进行资格确认的客观证据。
16
未能提供2013年新进实验室的3名检测人员安排了适当监督的记录。
17
2014年度日常监督计划表无被监督对象。
CNAS-CL01:2006 4.1.5 g
监督计划表缺监督对象
18
2014年度 “日常监督计划表”不能提供被监督对象(人员)相关的信息。
19
现行“质量监督记录”中无被监督人和校准过程监督等内容。
4
不能提供炭素制样人员胡某对制样标准、制样作业指导书及加工技能培训证据。
CNAS-CL01:2006 5.2.1
技术培训项目不全
5
实验室不能提供制样人员柯**和韩**的相关培训证明材料。
6
监督检测所未能对岩相分析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CBiblioteka AS-CL01:2006 4.11.2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分析原因
培训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2014年1月新版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后,未进行宣贯培训和考核。
CNAS-CL01:2006 4.2.1
管理体系培训不足
2
实验室于2014年5月12日发布了C版 质量手册,但未提供宣贯记录。
3
体系文件于2013年12月30日改版发布实施后未向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宣贯。
24
实验室提供不出近三年来参加玩具化学安全可迁移元素检测子领域能力验证记录。
25
实验室2013年未参加食品中营养成分、重金属、添加剂、药物残留、毒素等领域的能力验证活动。
26
实验室近三年未参加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化学分析检测子领域能力验证。
27
实验室不能提供食品中农药残留领域的能力验证材料。
28
近三年,实验室已参加的能力验证参数未能覆盖涂料、水泥检测领域。
10
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在2014年3月进行了调整,但未将变更情况以书面形式向CNAS报告
11
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在2012年12月进行了调整,但未将变更情况以书面形式向CNAS报告
12
实验室2014年3月20日新增曾**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但未在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CNAS秘书处。
21
实验室参加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不能有效覆盖电气检测中性能子领域的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的相关要求。
22
申请扩项的校准项目“光照度计”不能提供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证据。
23
食品室2013年度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未覆盖食品营养成分、药物残留及微生物子领域;电器检验室未参加最近一年材料试验和最近两年结构判定子领域的能力验证,不能满足“能力验证频次表”的要求。
8
实验室未提供电磁领域直流、交流电压子领域参加能力验证的证据。
9
2014年能力验证计划缺少羽绒、鞋类领域的内容、内部监控方式缺留样再测的内容。
10
实验室未能提供本认可周期内参加CNAS组织的“瓦楞纸板耐破强度能力验证计划”的相关记录。
11
该实验室认可的电气领域性能试验子领域(高低温)未参加过能力验证活动,不满足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和CNAS-AL07《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的要求。
19
实验室认可的陶瓷领域未按CNAS能力验证规则要求的频次参加能力验证。
20
实验室提供的能力验证经历中缺少“热学”(温度计热电偶子领域)领域”、“几何量校准专业的端度子领域”、“电磁校准专业直流\交流电压子领域”、电阻子领域”、“力学校准专业的转速、扭矩子领域”、“2013年度食品药残子领域”,“陶瓷有害元素的分析”、“电气的结构判定与性能测试子领域”等,不能满足CNAS-AL07《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中频次的要求。
CNAS-R01:2015 5.3.3
3
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检测依据为ETSI 300019-2-2,该报告的检测对象为通信电源模块,不是肖**的授权签字领域,但由肖**签发并加盖了ILAC-MRA/CNAS联合标识章。
CNAS-R01:2015 5.3.2
误用认可标识
4
编号为A、B、C、D的检测报告,使用的不是ILAC-MRA/CNAS联合标识章,而是ILAC-MRA/CNAS联合徽标。
CNAS-CL01:2006 4.11.1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实施纠正
26
2014年1月24日监督时,发现监督张XX操作地毯摩擦色牢度试验,使用圆形摩擦头,不符合GB/T3920-2008标准规定。但监督记录未提供纠正措施的记录。
CNAS-CL01:2006 4.11.1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实施纠正
27
认可标识使用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使用了ILAC-MRA/CNAS联合标识章,但检测项目3(含水量)依据的标准QB/T 1649-1992未经认可,在检测报告中没有标明。
2
加盖认可标识的编号为A的校准证书,校准的仪器为***公司2100N型浊度计,实验室已获认可的校准能力范围未包括浊度计。
CNAS-R01:2015 6.1
能力验证
序号
不符合描述备注
不符合条款号
1
该实验室在认可的电气领域电学试验子领域(温升)及性能测试子领域(低温)过去3年未参加过能力验证活动,不满足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和CNAS-AL07《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的要求。
CNAS-RL02:2010 4.2.4
6
自2011年以来仅参加化学领域能力验证2次,均为金属材料中元素分析,且参加试验的人员金雁已离职,目前化学实验室人员均未参加过能力验证;自2011年以来仅参加电气领域能力验证1次,近3年还未参加能力验证。
7
实验室未能提供出电学(电压、电阻)、热学(玻璃液体温度计)、硬度、容量和工程参量(平晶)领域参加能力验证的证据。
6
实验室未明确校准领域的监督人员。
7
实验室不能提供2014年质量监督计划和质量监督记录。
CNAS-CL01:2006 4.1.5 g
缺部分监督记录
8
实验室未能提供出2013年度质量监督员的监督记录。
9
不能提供2014年食品、中药材检测领域的监督记录。
10
实验室未能提供对在培员工进行监督的记录。
11
核查质量监督,发现质量监督程序(编号A)中对试验人员监督的充分性要求不明确,2013年评审后新进10多位试验员,2014年只有对一名新试验员进行检测项目监督的记录。
2014年2月20日《日常监督记录》记载“压缩永久变形及压变原始记录中试验温度条件与委托单上的描述不一致,委托单要求是158ºF,原始记录为70ºC”,但提供不出对该不符合纠正的记录。
CNAS-CL01:2006 4.9.2
28
2013年12月2日监督员发现一检测员在检测前对冲击吸收仪不处于水平状态而未作水平调整。在该项偏离的纠正措施记录中评价其为一般不符合,跟踪验证意见为已采取纠正措施。但在原因分析栏,没有记录该不符合产生的原因。
12
实验室未能提供石油及相关产品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子领域、食品中毒素和建材检测领域能力验证的记录。
13
实验室二年来未参加性能测试子领域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活动。
14
实验室没有参加申请认可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子领域(塑料密度)的能力验证活动。
15
实验室在本次认可周期内仅于2014年参加了耐水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的测量审核,不满足CNAS-RL02:2010《能力验证规则》的频次要求。
CNAS-CL01:2006 4.1.5 g
监督记录缺内容
20
2014年6月监督记录缺少监督的对象、过程内容、依据和监督人等信息。
21
监督员于2014年4月22日对一检测员检测冲击强度作监督,没有记录检测员是否严格按检测标准规范操作的情况。
22
实验室提供的监督活动记录中缺少监督方式(时机)等信息,未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检测操作流程的符合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