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教学模式下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指导和研究” 阶段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1教学模式下的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指导和研究”
阶段性总结
“4321教学模式下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指导和研究”
阶段性总结
我校实验研究的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4321教学模式下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指导和研究”已于2014年1月正式开题,并进行了全面的实践研究。
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工作机制,形成课题研究的合力。
我们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大意义和工作的艰巨性,自觉地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一)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
根据课题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为组员的实验领导小组,带领老师们进行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
(二)制定了课题研究政策,为课题实验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确保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2节实验研究公开课;
2、优先安排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实验迄今,实验教师中有20多人外出学习;
3、学校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二、具体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
1、到目前,还有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缺乏对新理念的学习和自我反思。
在许多课堂中,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致使学生缺乏自信和热情。
2、教师忽视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水平,缺少因人而教,重教轻学,学生被动接受且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3、一些教师在理论上虽有所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不得要领。
教师既需要理论学习和指导,更需要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和调整,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家校沟通不够。
当然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总结以上几条,老师们也就以上几条定出了子课题,进行了第一阶段的研究。
三、具体研究情况:
1、理论学习
本阶段,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增强教师对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
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教学光盘,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4321”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
许多教师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变化,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领导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让每一位教师拥有创新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管理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以科研上水平,全面提高办学效益”的办学模式。
加大教科研力度,从“教、学、思、导、赛、展”等方面入手探寻新的授课方法;老师们以崭新的姿态,奋进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去。
(1)研究课堂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我们依据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确立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从各科入手,以新理念、新观念指导各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师生关系上的开放,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展教学活动,提高“研课”能力
①以年级组为研究主体,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在年级组内,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学后,由教研组长带领老师们进行交流讨论,写出心得体会,在集体教研中进行交流。
②以每名教师为研究主体,进行反思活动。
“推门课”贯穿整个学期始终。
校长及中层教研人员深入课堂不打招呼,随到随听。
听后
校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细细指导。
每学期老师们有实验研究课,上课前,老师们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
听后,教研组长组织参与听课人员评课。
首先由执教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反思,然后是听课人员针对这节课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从备课到上课到评课,都是在不断研究、反思,改进中进行,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③“四人一课”提高老师们的研课能力。
为了使老师们更好的互相学习,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集体备课制度。
采取了多人一课的形式大练老师们的基本功。
方法:就一课书,同级部的老师集体备课,轮流上课。
第一位教师执教完,同级部教师共同评议,取长补短,由第二位教师再上课。
目前我们已进行了一轮。
这一轮,老师们感触颇深,认为这是大家互相学习的好机会。
第二轮“四人一课”课堂实践活动即将开始,我们对老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深入进行教学探究,以活动促发展。
请进来。
学校领导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便想方设法请优秀专家做专题报告,进行课堂实践活动。
先后多次请我县语文教学名师专家来我校面向全体语文教师做专题经验介绍,并一起探讨了“4321教学模式下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指导和研究”使老师们清楚了“4321教学模式”内涵。
走出去。
学校争取一切机会带领老师走出去取真经。
使老师们近距离的接触各级“名师”,现场感受名师的课堂魅力,领略名师精湛
的课堂教学艺术;走进名校,感受名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教研风气,团结协作的群体氛围
比一比。
本阶段我们以“赛”促研,举行全员参与的“4321课堂教学模式”赛课活动。
学校专门组成评委参与课堂听课,并按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评选出各年级段的教学能手。
本阶段举办教学开放月活动以及家长开放课活动。
通过活动促使老师们落实“三能”:即能备,能上,能评,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
我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了系列学科实践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开设了大阅读课。
学生利用每周的大阅读课去图书室尽情地阅读,为"写"积累丰富的语言。
除了在阅读课上积累外,我们还要求学会在平日的读书中积累,学会在观察中积累,并且人人成立“积累本”。
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还开展"计算达标"活动。
我们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拓宽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多名学生参加市组织的作文、数学奥林匹克、英语口语竟赛获奖。
(5)以“尊重”为基础,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班级内产生了学习、道德方面的后进生。
要“成才”,就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这是我校坚持的育人原则。
因而,我们结合课题研究要求,制定了“转化后进生活动方案、措施。
”老师们依据转化计划,耐心地对后进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习辅导。
遇
到难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验研究,老师们认为:要解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就必须从根本上去了解学生、唤醒学生。
老师们以“尊重”为基础,在教育中尽量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用“信任”鼓起后进生自强的勇气;用“表扬”激发后进生的向上热情;用“关心”扬起后进生前进的风帆;用“身教”树立后进生学习的榜样。
老师们深知:转化后进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有耐心。
只有让学生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了学生,才有转化的可能。
(6)改革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发展:
①评价体现过程性、多元性。
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点滴录”,收集的内容为:一是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每周一次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习作,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家长老师的评价等,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其上进心。
二是长期作业评价与短期作业评价。
长期作业一般指需时间较长的实践活动。
短期作业指课堂作业及每天的家庭作业。
这些作业有教师或小组长的评价。
每次评价都要记入“个人评价积分档案”中。
三是平日测验与年终测验的评价。
学生平日的小测验以等级来记录,并且对于以上所有的评价按百分比计算,最后再加上年终的测试,就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
此评价减轻了学生横向比较的心理负担。
②评价体现人文性、随机性。
课堂上,老师们的语言评价注重即时性、可行性,常常用富有情
感的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真诚交流。
教师的表情评价体现适度性、丰富性,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微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老师们的体态评价把握亲情性、真情性,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切的举动,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本阶段由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已初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10余篇教育科研论文在不同的正规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有1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
有5名教师分别出示县级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