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40)_真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40)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不定项选择
1. 2005年5月,某县的A药品生产企业在K疫苗第二类疫苗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手段逃避监督管理,致使若干"效价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流向市场,有证据证明已造成接种人员健康的严重伤害后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没收A企业违法生产、销售的该批K疫苗和违法所得,并依法从重处罚,罚没共计2500余万元。
同时,撤销A企业K疫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本案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涉嫌
A. 生产、销售假药罪
B. 危害公共卫生罪
C. 生产、销售劣药罪
D.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 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
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3年。
并借自己专业之便利,经常到医院开出一些特殊药品。
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不包括
A.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B. 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C. 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 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3. 某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某药品生产企业擅自将库存老批号中药降糖药重新加工成新批号产品出厂销售,货值金额10万元。
截止到案发,尚未发现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药监部门对该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作出的处罚不包括
A. 没收剩余的中药降糖药
B. 没收该药品生产企业的违法所得
C. 处罚20万元
D. 吊销该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
4. 某个体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降压药500盒,每盒售价30元,但尚未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死亡。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乙降压药280盒。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个体诊所可以做出的处罚不包括
A. 没收剩余的降压药280盒
B. 没收220盒降压药的违法所得
C. 处罚75000元
D. 吊销该个体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5. 2005年5月,某县的A药品生产企业在K疫苗第二类疫苗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手段逃避监督管理,致使若干"效价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流向市场,有证据证明已造成接种人员健康的严重伤害后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
定,没收A企业违法生产、销售的该批K疫苗和违法所得,并依法从重处罚,罚没共计2500余万元。
同时,撤销A企业K疫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本案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追究的行政责任为
A. 3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处罚款
B. 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C. 2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D. 终身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6. 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
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3年。
并借自己专业之便利,经常到医院开出一些特殊药品。
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A. 销售鲜活商品
B. 处理有限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C. 季节性降价
D. 因回笼资金降价销售商品
7. 甲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从乙医疗机构购进其生产的丙制剂,货值金额5万元。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甲医疗机构做出的行政处罚,不妥当的是
A. 责令改正
B. 没收购进的丙制剂
C. 罚款5万
D. 罚款20万
8. 某个体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降压药500盒,每盒售价30元,但尚未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死亡。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乙降压药280盒。
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对该个体诊所负责人
A.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B.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D.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9. 根据安徽省药品监督抽验(2014年第三季度)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名单显示,某制药公司生产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检查都发现了可见异物。
在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药品监督抽验中,该企业又一批次维生素C注射液发现了可见异物。
该企业生产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属于
A. 假药
B. 劣药
C. 违法生产
D. 监测期新药
10. 某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感冒药100盒,每盒售价30元,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感冒药后,体温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感冒药50盒。
该感冒药
A. 为假药
B. 为劣药
C. 按假药论处
D. 按劣药论处
11. 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
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3年。
并借自己专业之便利,经常到医院开出一些特殊药品。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是
A. 毒性药品
B. 放射性药品
C. 精神药品
D. 麻醉药品
12. 甲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从乙医疗机构购进其生产的丙制剂,货值金额5万元。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乙医疗机构做出的行政处罚,不妥当的是
A. 责令改正
B. 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
C. 罚款5万
D. 罚款20万
13.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甲药品零售企业在柜台销售标示乙医院配制的治疗痤疮的外用膏剂。
经立案调查,查实乙医院具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但在未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由医院制剂部门擅自配制,后经乙医院药剂人员丙购买并出售给甲药品零售企业。
甲药品零售企业所持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制剂、中成药。
经抽验,该外用膏剂相应检验项目符合制剂标准规定。
根据上述信息,乙医院配制的外用膏剂应定性为
A. 按假药论处的药品
B. 合法药品
C. 需要重新补办批准文号的不能定性的药品
D. 只能在乙医院调剂使用的医疗机构制剂
14. 根据安徽省药品监督抽验(2014年第三季度)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名单显示,某制药公司生产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检查都发现了可见异物。
在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药品监督抽验中,该企业又一批次维生素C注射液发现了可见异物。
根据上述情况,该企业应受到的行政处罚是
A. 没收部分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B. 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C.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15. 某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感冒药100盒,每盒售价30元,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感冒药后,体温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感冒药50盒。
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诊所可以做出的处罚不包括
A. 没收剩余的感冒药
B. 没收感冒药的违法所得
C. 根据违法所得进行罚款
D. 吊销该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6. 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
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3年。
并借自己专业之便利,经常到医院开出一些特殊药品。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中规定,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账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账、转入其他财务账或者做假账等属于
A. 账外暗中
B. 行贿
C. 商业贿赂
D. 回扣
要包括四个,一是采用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二是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三是部分药品超过有效期;四是某抗菌药物的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与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表述不一致,其外包装上添加了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的二线用药的适应证等。
上述信息中所指的四种情形,应按假药或者假药论处的是
A. 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
B. 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
C. 药品超过有效期
D. 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超过批准的说明书内容的
18.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甲药品零售企业在柜台销售标示乙医院配制的治疗痤疮的外用膏剂。
经立案调查,查实乙医院具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但在未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由医院制剂部门擅自配制,后经乙医院药剂人员丙购买并出售给甲药品零售企业。
甲药品零售企业所持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制剂、中成药。
经抽验,该外用膏剂相应检验项目符合制剂标准规定。
对上述信息中的药剂人员丙将制剂出售给甲零售企业的行为,应定性为
A. 生产假药
B. 合法调剂药品的职务行为
C. 销售假药
D. 非法经营
19. 根据安徽省药品监督抽验(2014年第三季度)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名单显示,某制药公司生产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检查都发现了可见异物。
在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药品监督抽验中,该企业又一批次维生素C注射液发现了可见异物。
监督抽验的含义是
A. 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掌握、了解辖区内药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状态而进行的抽查检验工作
B. 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可疑药品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抽验
C. 药品检验所按照申请人申报或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定的药品标准样品进行的检验
D. 指国家法律或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的,才准予销售的强制性药品检验
20. 某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感冒药100盒,每盒售价30元,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感冒药后,体温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感冒药50盒。
追究刑事责任时应该对该个体诊所负责人
A.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B.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D.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1. 某个体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降压药500盒,每盒售价30元。
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降压药后,因血压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的该降压药280盒。
该降压药
A. 为假药
B. 按假药论处
C. 为劣药
D. 按劣药论处
要包括四个,一是采用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二是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三是部分药品超过有效期;四是某抗菌药物的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与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表述不一致,其外包装上添加了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的二线用药的适应证等。
上述信息中所指的生产假劣药情形,属于在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的是
A. 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
B. 药品超过有效期
C. 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超过批准的说明书内容的
D. 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
23.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甲药品零售企业在柜台销售标示乙医院配制的治疗痤疮的外用膏剂。
经立案调查,查实乙医院具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但在未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由医院制剂部门擅自配制,后经乙医院药剂人员丙购买并出售给甲药品零售企业。
甲药品零售企业所持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制剂、中成药。
经抽验,该外用膏剂相应检验项目符合制剂标准规定。
现假定上述信息中的乙医院配制的外用膏剂已经取得批准文号,对甲药品零售企业在柜台销售行为的定性和解释,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外用膏剂通用名与某种乙类非处方药通用名一致,甲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采购在柜台销售
B. 该外用膏剂只能凭医师处方在乙医院使用,甲药品零售企业不能销售
C. 经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该外用膏剂才能在甲药品零售企业销售
D. 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该外用膏剂才在甲药品零售企业销售
24. 某个体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降压药500盒,每盒售价30元。
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降压药后,因血压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的该降压药280盒。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个体诊所可以做出的处罚不包括
A. 处罚75000元
B. 没收剩余的降压药280盒
C. 没收220盒降压药的违法所得
D. 吊销该个体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5. 在一个研讨班上,学员对假劣药情形、适用法律和法律责任展开了讨论。
讨论的情形主要包括四个,一是采用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二是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三是部分药品超过有效期;四是某抗菌药物的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与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表述不一致,其外包装上添加了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的二线用药的适应证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第四种情形,如果所在企业生产金额达到100余万元,已经销售金额达到15万元,但尚未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死亡,应该认定为
A. 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B.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C.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D. 其他严重情节
26. 2005年5月,某县的A药品生产企业在K疫苗第二类疫苗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手段逃避监督管理,致使若干"效价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流向市场,有证据证明已造成接种人员健康的严重伤害后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没收A企业违法生产、销售的该批K疫苗和违法所得,并依法从重处罚,罚没共计2500余万元。
同时,撤销A企业K疫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
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上述案件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A企业从重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不包括
A. 生产、销售的产品属于生物制品,属于从重处罚情形
B. 产品已造成人员伤害后果,属于从重处罚情形
C. 违法者弄虚作假逃避监督管理,属于从重处罚情形
D. 产品应定性为假药,并且流入市场,属于从重处罚情形
27. 某个体诊所擅自用淀粉生产降压药500盒,每盒售价30元。
5名患者购买服用该降压药后,因血压过高而住院治疗。
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查获剩余的该降压药280盒。
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对该个体诊所负责人
A.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B.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有财产
D.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8. 在一个研讨班上,学员对假劣药情形、适用法律和法律责任展开了讨论。
讨论的情形主要包括四个,一是采用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二是多加药用淀粉生产降压药;三是部分药品超过有效期;四是某抗菌药物的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证与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表述不一致,其外包装上添加了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的二线用药的适应证等。
根据药品管理法、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针对第四种情形,如果所在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金额达到100余万元,已经销售金额达到15万元,但尚未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死亡,关于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吊销所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B. 本案属于单位犯罪,单位负刑事责任,直接责任人员只需承担行政责任
C. 本案应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D. 本案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9. 2005年5月,某县的A药品生产企业在K疫苗第二类疫苗生产、销售过程中,采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手段逃避监督管理,致使若干"效价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流向市场,有证据证明已造成接种人员健康的严重伤害后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没收A企业违法生产、销售的该批K疫苗和违法所得,并依法从重处罚,罚没共计2500余万元。
同时,撤销A企业K疫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依法撤销A企业K疫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部门是
A. 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0. 某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某药品生产企业擅自将库存老批号中药降糖药重新加工成新批号产品出厂销售,货值金额10万元。
截止到案发,尚未发现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该中药降糖药
A. 为假药
B. 按假药论处
C. 为劣药
D. 按劣药论处
1. 2003年8月15日上午8点半至9点,根据群众举报,武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执法人员在某现场聆听了都江堰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产品“泰元胶囊”的宣传讲座,经发现该企业夸大其产品“泰元胶囊”(保健食品)能够治疗各种风湿病、颈椎病、腰腿疼等疾病,并现场销售了两天,出售了50盒,获得违法所得4000元。
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 没收销售假药的违法所得4000元
B. 处以8000元的罚款
C. 处以5000元的罚款
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2008年7月1日,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
某药业公司云南销售人员张某从某药业公司调来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样品中检出多种细菌。
2008年10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某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批号:2007122721、2007121511,规格:100ml/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
刺五加注射液事件依法应按以下哪种情况论处
A. 假药
B. 劣药
C. 危害药品
D. 无证经营
3. 2003年8月15日上午8点半至9点,根据群众举报,武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执法人员在某现场聆听了都江堰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产品“泰元胶囊”的宣传讲座,经发现该企业夸大其产品“泰元胶囊”(保健食品)能够治疗各种风湿病、颈椎病、腰腿疼等疾病,并现场销售了两天,出售了50盒,获得违法所得4000元。
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验企业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应分别审核
A. 合法资格和药品价格
B. 合法资格和药品质量
C. 合法资格和药品包装
D. 合法票据和药品价格
4. 2008年7月1日,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
某药业公司云南销售人员张某从某药业公司调来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样品中检出多种细菌。
2008年10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某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批号:2007122721、2007121511,规格:100ml/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
对该药业公司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 责令并监督黑龙江某制药厂召回两个批次
B. 查封、扣押以上两个批次药品的库存成品和留样
C. 责令该药业公司全面停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D. 企业直接责任人在五年之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5. A制药厂是经药监局批准建立的一民营药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
为节约生产成本,经与B化工厂协商,由B化工厂利用其现有水杨酸等化工原料,生产乙酰水杨酸作为其阿司匹林片的原料,B化工厂并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可以生产药品原料。
案发之日,B化工厂已向A药厂供应乙酰水杨酸5吨,获利3万元;A药厂利用该批原料生产出阿司匹林片若干批,价值
6.5万元,尚未售出。
本案的违法主体是
A. A制药厂
C. 批准设立制药厂的药监局
D. A制药厂和B化工厂
6. A制药厂是经药监局批准建立的一民营药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
为节约生产成本,经与B化工厂协商,由B化工厂利用其现有水杨酸等化工原料,生产乙酰水杨酸作为其阿司匹林片的原料,B化工厂并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可以生产药品原料。
案发之日,B化工厂已向A药厂供应乙酰水杨酸5吨,获利3万元;A药厂利用该批原料生产出阿司匹林片若干批,价值6.5万元,尚未售出。
制药厂将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除了
A. 按生产假药论处
B. 没收所有药品
C. 处以38万元的罚款
D. 停产、停业整顿
7. A制药厂是经药监局批准建立的一民营药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
为节约生产成本,经与B化工厂协商,由B化工厂利用其现有水杨酸等化工原料,生产乙酰水杨酸作为其阿司匹林片的原料,B化工厂并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可以生产药品原料。
案发之日,B化工厂已向A药厂供应乙酰水杨酸5吨,获利3万元;A药厂利用该批原料生产出阿司匹林片若干批,价值6.5万元,尚未售出。
化工厂将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除了
A. 按无证生产论处
B. 没收所有原料药及违法所得
C. 处以30万元的罚款
D. 停产、停业整顿
8. 2003年8月15日上午8点半至9点,根据群众举报,武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执法人员在某现场聆听了都江堰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产品“泰元胶囊”的宣传讲座,经发现该企业夸大其产品“泰元胶囊”(保健食品)能够治疗各种风湿病、颈椎病、腰腿疼等疾病,并现场销售了两天,出售了50盒,获得违法所得4000元。
本案违法主体是
A. 该企业
B. “泰元胶囊”的宣传人员
C. “泰元胶囊”的听众
D. 该企业的办事机构
9. A制药厂是经药监局批准建立的一民营药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
为节约生产成本,经与B化工厂协商,由B化工厂利用其现有水杨酸等化工原料,生产乙酰水杨酸作为其阿司匹林片的原料,B化工厂并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可以生产药品原料。
案发之日,B化工厂已向A药厂供应乙酰水杨酸5吨,获利3万元;A药厂利用该批原料生产出阿司匹林片若干批,价值6.5万元,尚未售出。
若吊销A药厂药品生产许可证,处罚由以下哪个机构给予
A. 省药监局
B. 国务院主管部门
C. 市药监局
D. 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0. 10月份,新洲工商分局成功查处了某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公司)采用商业贿赂手段销售药品一案。
经查,医药公司从2011年开始向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销售药品。
医药公司委托其业务员程某负责向区医院药品的销售及回款事宜,2013年元月至2014年6月共向区医院销售药品280余万元,共收贷款180余万元。
为了感谢区医院原院长熊某(已被追究刑事责任)对公司的关照和能及时回收药品款,2014年1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