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优选
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批注方法,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的心情变化及原因。

3.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学习关心弱者。

【教学重点】
学习批注方法,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的心情变化及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老虎的
2.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一只的大老虎
3.作者笔下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什么是“窝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见一见。

4.板书课题: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5.回顾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四部分,依次是: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一直想上台表演。

第二部分(第3~19自然段),写“我”排练节目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6~19自然段),写“我”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我”演出失败后寻找失败原因。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提示作批示的角度:疑惑、体会、写法、启示)
(2)交流探讨:从哪里看得出我渴望上台演出的心情?
2.出示第2自然段:
我一直没在台上露过面,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

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3.有一个短语能表现作者非常想上台演出,你发现了吗?
4. 如果咱们班有比赛要选同学参加,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5.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3-15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交流探讨:找出描写“我”动作、心理、神态的句子,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2.出示第四自然段:
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在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

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1)文中有一个关键词最能表明我此时的心情,你发现了吗?(殷切期待)谁能读出来。

(2)“我”得到了老虎一角,心情如何?
3.出示:
真没想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

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想象一下:此时,“我”的心中是怎样想的?
4.出示: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记住了!”我连忙答应。

我有充分的自信。

(1)“通情达理”一次可以看出“我”对老师的感激。

(2)此时“我”的心情是(充分自信)
(3)老师指导“我”扮老虎的方法你明白了吗?引导框出动词:爬、站、叫、扑、追、躺。

(4)为什么作者不说“我答应”呢,你读懂了什么?
5.出示: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1)对于“我”的表演,老师和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对老师和演哥哥的小朋友说些什么?(三)学习第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6-19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思考:找出描写“我”演出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2.出示表演的过程: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
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紧张地等待”写出了“我”候场时的心情。

(2)“哄堂大笑”写出了观众们看到“我”演出时的反应。

(3)“脸上一阵热”表现了“我”的失望与羞愧。

(4)“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既写出演出时“我”很紧张,同时也写出“我”表演时非常卖力。

(5)“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说明“我”自认为演出失败,心中紧张,过于关注大家的反应。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20-21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交流探讨: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2.出示第20-21自然段: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

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
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3.这次演出对“我”有什么影响
以后每次去动物园的时候,“我”都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怎么“豁虎跳”。

(耿耿于怀)
4.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么开导“我”?“我”的演出并不窝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只要你付出了,用心表演了,那就是成功的。

不要太在意大家的笑声,一个演员能够给大家带来笑声,带来欢乐也是不错的。

四、小结作业
演出前的期待,演出时的紧张,演出后的失落,这只窝囊的大老虎牵动着我的心。

他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据此完成课后习题的表格。

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经历?请课后和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尝试着进行开导,体会童年生活的悲喜。

教学重难点:
1、练习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

2、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尝试着进行开导,体会童年生活的悲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板书“大老虎”,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三个字,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2、同学们心目中的“大老虎”是多么威风凛凛、凶猛强壮!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指导读准“窝囊”,“囊”念第二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这只老虎为什么会窝囊呢课文中窝囊的大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这只大老虎真的窝囊吗……)
二、检查预习,学生生字。

1、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掌握了吗
窝囊露过面羡慕角色殷切撇嘴
啊呜霉味糨糊幸亏笨拙瞌睡
豁虎跳哄堂大笑唉声叹气
2、重点指导:露面(lòu)
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中含有“露”。

(露lòu露lòu脸、不露l ù)
3、这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角”和“哄”
(1)牛角号角角色配角
(2)哄堂大笑哄骗起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我”在次班级演出中扮演老虎,因不会豁虎跳遭到同学嘲笑,自己却一直不明原因。

2、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讲了这一次表演的经历(3-19)
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1-2期待演出20-21寻找失败的原因)
作者是怎么写这一次表演经历的主要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3-15“我”认真排练节目16-19演出的经过)
四、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1、我们学习第二单元时,知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篇文章,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牛与鹅》时,初步了解了批注,知道了批注可以用在产生阅读疑惑的地方。

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出示自学要求:
(1)一边阅读,一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2)作批注时注意书写位置合理,书写工整。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梳理不理解的地方。

预设:
(1)有关课文内容的。

为什么老师看了半晌才让“我”演老虎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为什么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意却又什么也不说也不把“我“撤换掉呢……
(2)有关生活经验的。

什么是“豁虎跳”怎么样“豁虎跳”呢什么是“霉糨糊”
(3)有关于课文写法的。

为什么要写头罩是什么样的倒数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用“后来呢”开头
五、学习第三至十五自然段,体会“我”在老师选派角色和排练时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1、出示“自学单”提示:一边读第三至十五自然段,一边体会“我”在排练时的心情变化,发现“我”变化的原因,并勾画出相关语句,作好批注。

2.、学生结合自己的批注,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的心情原因
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
3、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完善表格。

引导交流:同学们,通过表格已经知道了“我”在表演前十分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期待大家的掌声。

在排练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
(1)预设一:略有遗憾(心情失落)。

出示句子:我套上老虎皮,那是一件画着黑道道的黄布连衣裤,脸、手、脚都不露,我想上台露脸是露不成了。

为什么会略有遗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对于演出,“我”原本最大的期待是什么但“我”的最终造型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2自然段中“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以及第12自然段头罩的样子来说清楚“我”的心情变化。

②此刻的“我”可能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不能露脸的遗憾和至少还能上台表演的欣慰,这种矛盾的心理。

③试着读出这份心情。

(2)预设二:担心。

(出示课文第6~8自然段)
①事到临头的危机指的是什么(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本主意)
②引导:文中没有写出“我用什么样的眼神怎样地看着老师,你能想象那样的画面吗
③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填补课文的空白,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

一起读读这句话。

(3)预设三:从自信到不太自信。

(出示第9~11自然段)
①“我”的自信从哪里来呢
文中老师所说的表演动作“四脚着地爬上台见……就站起来就躺下来——死掉”等让“我”觉得扮演老虎很简单。

请同学们一边想象这幅情景,边读第9自然段。

②“我”为什么又不自信了呢
(出示第13自然段)“不断地提示”是怎样的提示你能读出来吗“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③出示: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这句话中藏着“我”细微的心情变化,你能捕捉到吗
六、梳理总结,完成作业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边读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并和同学交流,读懂了课文内容。

还通过关注“我”的语言、动作和直接的心理描写,发现了我在排练时的“自信”失落”“担心”“不自信”“小得意”这一连串的心情变化。

课后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次补充完善自己的批注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业设计:
完成语补1-3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描与“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边读文边批注,从“我”的语言、动作和直接的心理描写,体会到“我”在选派角色和排练时的心情变化,明白了心情变化的原因。

这节课,我们按照上一节的方法去体会“我
演出时的心情变化,探寻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学习第十六至十九自然段,体会“我”演出时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1、出示自学要求:
读第十六至十九自然段,勾画描写“我”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及产生心情的原因批注在旁边。

2、.学生根据自学单,完成表格。

“我”的心情原因
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通过老师的话语,“我”认为扮演大老虎很简单。

…………
3、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一:从第十七自然段“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紧张”一词,直接点明了“我”临上场时的心情。

“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这笨拙的动作,也写出了“我的紧张。

联系前文,可以看出“我”的紧张是因为排练时,小朋友和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意。

因为“我”是第一次上台,没有演出经验,所以很紧张。

预设2:通过“笑得我脸上一阵热"体会到“我”更加紧张。

因为“我”笨拙的人场表演引来了哄堂大笑。

“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写出了“我”的狼狈。

原因是“我”不会豁虎跳,演出砸锅了。

三、学习20-21段寻找原因,尝试开导。

1、同学们,谁来朗读20、21自然段,思考:作者至今还不明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
请联系作者在动物园看到的情况,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预设:不会豁虎跳也可以扮演老虎,因为很多老虎都没豁过什么虎跳。

我惹得哄堂大笑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我演得不够熟练。

二是人们的偏见,认为演老虎必须要有豁虎跳。

2、提问:“我”的演出窝囊吗在演出砸锅后,“我”的心情怎样
出示文中语句: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引导交流:谁来模仿文中的“我”说说这句话,把“我”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引导评价体会惭愧、自责的心情。

3、创没情境,尝试开导:假如我就是那位扮演老虎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开导我
预设1:别自责了,你为了演好大老虎已经很努力了,把老师的要求都做到了,虽然有不足我们都觉得你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演出任务。

预设2:你别再惭愧了,老师不是说过吗,扮演老虎可以不要豁
虎跳,你模仿老虎的叫声还是很威武的。

预设3:我其实挺佩服你的。

在大家哄堂大笑后,你都认真坚持演出,直到结束,没有一个环节出问题,真的很棒!
预设4:你别再伤心了,不是每一场演出都十全十美,我们重在参与。

你能够反思自己演出不太成功的原因不会豁虎跳,已经很不错了!相信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四、总结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作业设计:
完成语补4-5题
附: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表演想露脸赢掌声
充满自信老师没撤下“我”
紧张狼狈引得哄堂大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
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方面,阅读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习作要素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前一课《牛和鹅》课后习题一是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在这一课学生将全面的认识作批注。

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课学生重点学习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本单元第三篇课文《陀螺》学生主要学习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作批注”这种阅读方法进行了小结。

本单元要学的内容是有前面学习做铺垫的。

第1课《观潮》、第2课《走月亮》中出现的用来提示阅读的提示泡泡,虽然不是用批注的形式,但是它类似于批注了阅读时的感受。

第6课《蝙蝠和雷达》、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直接旁批和尾批了阅读时的疑问。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其父叶圣陶)回忆他童年时候,羡慕同学们在班级文艺演出时能参与表演,并期盼自己也能参加表演,终于有机会进行演出扮演一只老虎,到认为自己演出没成功,最后一直寻找失败原因的心路历程。

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很多心理活动虽没有明显的“我想”,但是通过对动作、语言、神态的刻画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动展现,充满了童真童趣。

除了课后习题二提示的两处“我的心情”,文中很多语句细腻地展现了一个孩子的内心,
值得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细细品味,值得引导学生斟字酌句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通过寻找关键人物,理清人物关系,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故事发生经过。

2.学习阅读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这种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1.通过品味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寻找作者心情的蛛丝马迹并作简要的批注,理清作者心情变化。

2.通过评价“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学习发表自己观点,试着学习如何安慰别人。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单(自学字词+简要写下初读课文后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先一起读一读。

(出示谜语,生齐读)猜出来是什么了吗?(老虎)是的,就是它。

(出示老虎)说说看你眼中的老虎是怎样的?(生各抒己见)今天,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一只“老虎”,不过它是……(出示课题)读读课题。

有同学满脸疑问,把你的疑问说出来。

(生说)为什么是一只窝囊的的大老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二、梳理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试着在草稿纸上写下本课中的关键人物。

(我、老师、演哥哥的小朋友)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不要超过五句话哦。

先自己说,然后说给同桌听,请你的同桌帮你评价你的故事经过说清楚了吗。

三、学作批注
1.在《牛和鹅》一课,我们学习了作批注这种阅读方法,还记得吗?(板书:批注)谁来说说我们可以在文章的哪些位置作批注?(开头、中间、最后)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作批注呢?(有疑问、写得好、有启发、有感受的地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在“批注”后板书:不理解的)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并把疑问写在旁边。

如果你的批注都作好了,请坐端正,用目光告诉我。

(生默读课文,作批注;师巡视,拍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真好!老师就喜欢看你们认真的模样。

学贵有疑,
先做个小调查,做了三处批注的同学请举手,做了四处批注的同学请举手,做了五处的呢?最多的是几处?……(随机表扬,出示学生批注做的好的)这是哪位同学的批注?书写工整,批注规范,勤于思考,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3.提出了问题,我们还要能解决问题。

现在小组内四人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能相互解答的相互解答,不能解答的等会儿我们班内交流。

(小组内答疑,师巡视倾听)
4.大家相互分享的过程真美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提出的问题与解答在班内分享呢?老师给你提个小要求:请按照一定的顺序(课题、故事的经过)分享,说清楚在哪儿提出了什么疑问。

老师给其他同学也有要求: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你举手表达。

预设:
课题中的“窝囊”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这组同学不理解“窝囊”这个词。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做批注。

(板书:字词)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了,哪位同学解决的?说理解;未解决,请其他组同学帮忙解答)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吗?“殷切”(根据语境)“豁虎跳”(师出示)“通情达理”(联系上下文)“霉糨糊味儿”(结合生活经验)……
小结: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不理解的字词,除了批注出来,还可以运用近义词、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问题。

预设:
这组同学还不理解为什么说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这是阅读过程中我们对内容的不理解(板书:内容)不理解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做批注。

现在想明白为什么说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了吗?
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不理解的内容吗?为什么老师“看了半晌才下决心”?(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
小结:同学们,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不理解的内容,批注出来,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反复阅读感悟、与同学讨论可以帮助你理解。

预设: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为什么连用三个“到了”?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排比句)用排比句写出了我心中对演出的盼望。

这处批注是阅读过程中对写法不理解的批注。

(板书:写法)
预设:
为什么第5段和第12段要写道具什么样?(不理解的写法)自己第一次上台演出,对演出深刻以至于道具什么样儿记的很清楚。

预设:老师有处不理解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第9段“你就躺下来——死掉”,这里为什么用了个破折号?(解释说明)谢谢你的解答,原来我们还可以批注不理解的标点。

(板书:标点)
5.今天,我们边阅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写批注。

与最初读课文相比,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通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我知道了……认识了……学会了……明白了……)
四、小结批注
同学们,读书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在阅读时,你能在不理解的标点、字词、内容、写法处做记号,写疑问,并通过各种方法解疑答惑,那才是真得把书读进去了!希望大家努力做一只勤于思考的小老虎,好吗?课后,请大家完成老师为你准备的另一篇写童年的小短文,运用今天学到的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的方法写写你的疑问,再试着运用学到的解疑方法解解疑问。

(课后自学《少年闰土》片段,练习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第二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