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城市合肥,建国后经历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快速成长阶段,其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快速演化的过程。下图为1982年(a图)和2000年(b图)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982年~2000年间,在影响合肥市环城路以内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减弱的是( )
A.政策因素B.收入因素C.地价因素D.环境因素
食用油
21027.44
92.59
13.30
动物性食物
奶类
104964.31
85.06
74.46
肉类
68677 28
64 57
45.64
蛋类
8043.69
24.18
5.31
5.造成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部分农产品自给率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少B.热量不足C.太阳辐射强D.水源缺乏
6.能够有效改善目前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措施是( )
4.对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
①旧城改造②工业企业外迁③收入差距加大④基本农田保护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答案】3. A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2年社会区类型划分为工人集中分布区、机关干部居住区、知识分子集中分布区、农业人口散居区、铁路与水运工人分布区、城乡人口居住交错区,至2000年演变为知识分子与高等职业者居住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混住区、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区、农业人口分布区、服务物流业的外来及本地人口混区、一般工薪阶层居住区。表明,政策因素对社会区的影响力逐渐减,经济因素对社会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收入因素、地价因素、环境因素导致了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化。依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居民家庭食物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
食物分类
消费总量(kg/a)
自给率(%)
人均消费量(kg/(人·a))
植物性食物
蔬菜
2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71
59.82
143.17
大米
49632.00
O
32.77
面粉
69496.71
72.63
46.74
青稞
172446.75
98 53
99.64
水果
25528.90
1.66
18.53
【点睛】“U”型谷的形成:高山上的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巨大的重量使得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或地质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西关大屋是中国广州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小说《三家巷》里有一段关于西关大屋的描写:“水磨青砖高墙,学士门口。黑漆大门,酸枝趟桃,红木雕花矮门……”。下图为西关大屋三重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4年4月23日我国发生一次区城性大风、特强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图为此次沙尘暴经过某城市当天的气温、气压和风速变化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甲、乙、丙曲线分别对应的天气统计要素是( )
A. 气温、气压、风速B. 气压、气温、风速C. 风速、气温、气压D. 气温、风速、气压
【点睛】一般沙尘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沙尘源是物质条件;大风是动力源;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热力条件。
黄龙景区(如下图)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主峰雪宝顶下的一条山谷中,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的高原冷水钙华池景观群闻名中外。该地钙化池的成因是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渗入冰碛物之下形成地下潜水,溶解了大量碳酸钙的地下潜水又通过泉眼、岩石裂隙出露,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在地表就形成了钙华池。近年来,尽管该地的降水量和冰川融水量并无明显减少,但部分钙华池却出现“黑化”现象,即钙华池失水干涸、钙华解体、沙化,甚至被杂草和灌木占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形成黄龙景区所在山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地壳运动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11.为有效治理钙华池的“黑化”现象,可在钙化池区( )
A.采取防渗措施,减少地表水渗漏B.工程覆盖,减少蒸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池水下渗D.人工增雨,增加径流
【答案】10. D 11. A
【解析】
【分析】
北部湾海域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秋季环流模式相似;春、夏季环流模式相似。下图为北部湾不同季节环流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甲、乙、丙、丁四幅图对应的季节分别是( )
A. 夏季、秋季、冬季、春季B. 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C. 秋季、夏季、冬季、春季D. 夏季、冬季、春季、秋季
13. 在北部湾海域存在一个持续半年的中底层冷水团E(如下图),此冷水团( )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中国广州西关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较长,铺设青砖石脚可以减少雨水浸泡墙角,保护墙角,B正确。中国广州地质位于板块内部,地质较稳定,且仅铺青砖石脚应对地质灾害作用不大,A错误。铺设青砖石脚成本高,C错误。中国广州应该位于平原地区,地形限制较小,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黄龙景区所在山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说明该地现代冰川发育,结合黄龙景区景观图中山谷断面呈“U”形特征可以确定,形成黄龙景区所在山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质历史时期,古冰川运动侵蚀形成的冰川谷,D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山谷中的流水作用以钙华沉积为主,据此可排除A;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不是直接塑造冰川谷的动力,B错;材料中没有风力作用与该地山谷形成存在联系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所以本题选D。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心地带,不仅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也是该区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该地区的食物安全不仅事关居民生活,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境安全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意义。与现阶段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相比,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居民饮食消费结构中仅蔬菜类符合合理膳食标准,油、肉类、谷物类3项高于推荐标准,奶及奶制品、蛋类、水果类3项低于推荐标准。下表示意2019年“一江两河”地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温室农业比重B.改变地区文化,加大饮食健康宣传
C.提升流通能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D.提高地区收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5. B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心地带,这里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影响农业产量,因此导致部分农产品自给率较低,B正确。“一江两河”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河流两岸地形应该较平坦,耕地面积较大,A错误。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应该导致农业增产,不会导致部分农产品自给率较低,C错误。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河流较多,水源不缺乏,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钙华池的“黑化”现象是钙华池失水干涸、钙华解体、沙化甚至被杂草和灌木占领的现象,所以“钙华池失水”是“黑化”现象的主因,因此,采取防渗措施,减少地表水渗漏,可以有效治理钙华池的“黑化”现象,A正确,C错误;工程覆盖,影响黄龙景区景观,对减少钙华池失水作用不大,B错;由材料可知,“尽管该地的降水量和冰川融水量并无明显减少,但部分钙华池却出现“黑化”现象”,所以人工增雨,增加径流,对治理钙华池的“黑化”现象的作用不大,D错。故本题选A。
【8题详解】
结合上题读图分析,14时前后,该地气温高,气压最低,空气对流最旺盛,地表的沙尘被卷扬的高度大,且此时风力大,可知此时沙尘天气的强度最大,因此强沙尘暴到达该城市的时间大约是14时。故选C。
【9题详解】
昆明和威海位于我国湿润地区,不易发生沙尘暴,CD错误;强沙尘暴一般发生在午后,该日该地强沙尘暴发生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4时,敦煌与北京的时差小于2小时,而喀什与北京的时差约为3小时,因此该城市最可能是敦煌。故选B。
A. 春生,秋消;范围受洋流约束,与周围相对隔离
B. 夏生,冬消;表层海水蒸发,高盐度水下沉形成
C. 秋生,春消;水温相对较低,表层冷水下沉形成
D. 冬生,夏消;受入海径流的影响,距海岸线较远
【答案】12. B 13. A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北部湾位于亚热带,季风特征显著,特别冬季受势力强盛的东北风影响,北部湾水体通过琼州海峡向南流,构成逆时针环流,根据材料冬、秋季环流模式相似,所以甲、丁为冬季、秋季。根据四个选项的四季位置,A、C、D错,B对。故选B。
1.西关大屋 外立面为青砖石脚,即正面外墙砌一层光滑的水磨青砖,并铺贴花岗岩墙裙和台阶。铺设青砖石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质B.气候C.成本D.地形
2.三重门中矮门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霉防潮,降低湿度B.防火和防盗,便于逃生
C.夜晚时便于通风散热D.提高白天生活的隐秘性
【答案】1. B 2. D
8. 强沙尘暴到达该城市的时间大约是( )
A. 9点B. 11点C. 14点D. 18点
9. 该城市可能是( )
A. 喀什B. 敦煌C. 昆明D. 威海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读图分析,甲曲线白天数值大,夜晚数值小,符合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可知甲表示气温;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冷锋过境后气压会升高,可知丙表示气压;沙尘暴过境前风力较小,过境时风力增大,过境后风力减小,可知乙表示风速。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建国后合肥市经历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快速成长阶段,老城区在社会空间结构中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1982年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核心、郊区扇形社会区为辅的“单核+扇形”城市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发展演化为以老城区为中心圈层的“圈层+扇形+飞地型”社会空间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工业企业外迁以及户籍制度和住房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了合肥市社会空间不断演化。与收入差距加大和基本农田保护无关。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山东省滨州市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Ⅱ卷(选择题)与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点睛】“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地区是西藏自治区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以来,区域内先后实施了“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小流域综合治理、日喀则市防沙治沙试点工程、山南地区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程、雅江中游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
【6题详解】
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居民饮食消费结构中仅蔬菜类符合合理膳食标准,油、肉类、谷物类3项高于推荐标准,奶及奶制品、蛋类、水果类3项低于推荐标准;据此分析,当地居民对农产品需求较多,但多数符合合理膳食标准,受当地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农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最合理的做法是提升流通能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运入外地的农产品,C正确。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限制,扩大耕地面积不是有效措施,A错误。地区文化一般难以改变,B错误。“提高地区收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不能改变农产品特性,不能达到合理膳食标准,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三重门中矮门的主要功能其实就是作屏风,虽然是大屋第一道屏障,但并不起保卫、防盗作用,它维护一定隐私,保证通风采光,同时用以展现屋主风雅,故多有雕刻,尤其是屏风上端,刻有各种木雕通花,极其精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古代西关是一处冲积平原,地面低平,河塘密布,盛产五秀;彼时江面宽阔,风景秀丽,南汉后主选其址建离宫“昌华苑”,人间胜景“荔湾渔唱”则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