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体态动律组合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其独特的体态动律组合是其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
关于东北秧歌体态动律组合的笔记:
1. 基本动律:
* 上身动律:主要包括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

具体
表现为在横摆身时,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
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时,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
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
要扭动。

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
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 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

前半拍迅速双
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
一些。

2. 节奏特点:
* 节拍:多在2/4或4/4拍中表现。

* 节奏:常用轻快、活泼的跳跃性节奏表现欢快、
喜悦的心情。

3. 表演形式:
* 集体表演:通常以群舞的形式出现,表现欢快、热闹的气氛。

* 个人表演:通常以独舞或双人舞的形式出现,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4. 舞步动作:
*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动作。

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

* 前后韵:头有节奏、干净、利索地向斜上方甩头,要求有停顿,眼神先到。

同时,压脚跟随动。

此动作也称向阳式,表示迎着太阳。

5. 组合示例:
* 提压韵:正步位,双手叉腰。

腰部为轴,身体一肋带动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动律,重拍在下。

* 划圆韵:正步位,双手叉腰。

腰部为轴,左右两肩交替由1点向后面8字立圆,胯保持不动,重拍在下。

* 前后韵:正步位,双手叉腰。

头有节奏、干净、利索地向斜上方甩头,要求有停顿,眼神先到。

同时,压脚跟随动。

6. 注意事项:
* 在练习东北秧歌时,要注意把握好体态动律的要点和节奏特点,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 要注重表演时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将舞蹈与音乐、表情等元素相结合,营造出欢快、喜悦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