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
煤矿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
根据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为了加强对主副井钢丝绳和井上下小绞车钢丝绳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现结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发有关技术管理文件,特制定以下《木渎煤矿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请各相关单位务必贯彻执行。
一、钢丝绳完好标准:
1、新绳悬挂时的安全系数:专门升降人员的≥9;人物混运的≥7.5;专门升降物料的≥6.5;主牵引机≥4;卡轨车≥3.5。
2、钢丝绳使用中安全系数:专门升降人员的≥7;人物混运的≥6;专门升降物料的≥5。
3、钢丝绳捻距断丝断面积比:升降人员或人员、物料混合提升的<5%;专门提升物料和主牵引机<10%;卡轨车、耙斗机<25%。
4、磨损率<10%(φ18.5mm绞车钢丝绳磨损值小于10%时可以复用于耙斗机,但耙斗机掘进半煤岩巷时必须使用新绳)。
5、无严重扭曲或变形(变形无法恢复或钢丝表面结构变形、麻芯外露)现象。
6、遭受猛烈拉力后伸长<0.5%。
7、无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加快的现象存在。
8、不锈蚀,无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的现象。
9、钢丝绳使用型号正确,参数合格。
10、耙斗机钢丝绳直径必须在φ15.5mm以上。
耙斗机钢丝绳接头不得打结使用,必须插接使用,要求钢丝绳接头两端插接形成的心形圆环长度均不得小于1000mm。
耙斗机钢丝绳接头在使用中如产生毛刺,则必须及时将毛刺剪除,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二、钢丝绳如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则必须更换新绳。
1、新绳悬挂时的安全系数:专门升降人员的<9;人物混运的<7.5;专门升降物料的<6.5;主牵引机<4;卡轨车<3.5。
2、钢丝绳使用中安全系数:专门升降人员的<7;人物混运的<6;专门升降物料的<5。
3、钢丝绳捻距断丝断面积比:升降人员或人员、物料混合提升的≥5%;专门提升物料和主牵引机≥10%;卡轨车、耙斗机≥25%。
4、磨损率≥10%。
5、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变形无法恢复或钢丝表面结构变形、麻芯外露)。
6、遭受猛烈拉力后伸长0.5%以上时。
7、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加快。
8、锈蚀严重,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
三、钢丝绳检查管理规定:
1、主要提升装置必须备有检验合格的备用钢丝绳。
对使用中的钢丝绳,应根据巷道条件及锈蚀情况,最少每月涂油1次。
检查钢丝绳时,绳速不得大于0.3m/s。
必须使用棉纱将检查部位的油污和
煤泥擦拭干净,要求用专用游标卡尺在每一个检查点量取两次且两次量取的角度差必须为900。
2、钢丝绳重点检查部位:⑴、主牵引机:钢丝绳插接(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接头部位和主要损伤部位;⑵、主副井绞车:钢丝绳钩头以上300m范围以及绞车运行时滚筒上钢丝绳在上下层转换时的临界段;⑶卡轨车:全部钢丝绳插接点和巷道主要淋水段,要求每隔50m检查一个点,在主要故障存在点和绳径最小点应用红色油漆做标记,以便重点检查。
⑷、小绞车:钢丝绳主绳钩头和保险绳钩头、钢丝绳主绳钩头以上50m范围。
3、主牵引机φ40.5mm钢丝绳、主井绞车φ26mm钢丝绳、副井绞车φ32mm钢丝绳、卡轨车φ26mm、φ24mm钢丝绳必须由机运队和具体使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使用专用工具(游标卡尺)进行检查,经主管队长签字后,以电子报表的形式每天向安检室、生产部发送,经审核通过后,由报送单位在矿无纸化办公平台上发布,以便各主管领导查阅和部门监督。
4、井下主要运输斜巷的小绞车钢丝绳必须按照矿上的规定,由各使用单位指定专人,使用专用工具(游标卡尺)进行检查,报表必须经检查人、填报人、主管队长签字后,以电子报表的形式每天向安检室、生产部发送,经审核通过后,由报送单位在矿无纸化办公平台上发布,以便各主管领导查阅和部门监督。
5、井下其它地点的小绞车钢丝绳和矸石山小绞车钢丝绳、轨道衡调车钢丝绳由各使用单位指定专人使用专用工具(游标卡尺)进
行检查并以报表的形式每天向安检室报送,由安检室负责监督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6、钢丝绳报表上出现的实测钢丝绳直径为全绳最小值,必须在报表上注明具体检查部位。
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实测实报,不得弄虚作假,否则按“三违”论处。
7、使用耙斗机的单位,耙斗钢丝绳每天必须由现场安检员签字后方可向有关部门报送。
在耙斗机停止使用期间可不必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报送钢丝绳检查报表,但必须注明耙斗机停止使用的具体日期。
8、钢丝绳检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各单位必须将钢丝绳检查人员的名单以书面形式报安检室、生产部备案。
生产技术部
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