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 更多的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 供的价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为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企 业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水平,进行作业分析。
16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二、作业分析
评价作业对企业的价值,分辨“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 业”。实行作业分析的目的在于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 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具体目的:
3.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营销、 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这些成本与特定产品相关,则 可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中。这样所 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
4.所有作业成本均是变动的。作业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均视为变动的, 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低成本。
5.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具有管理意义。
13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含义
• 作 业 成 本 管 理 (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是以作业为核心、成本分配 观和过程分析观二维导向、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相 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
• 作业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
11
四、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序
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资源 是执行作业所必需的经济要素。
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3.确定“资源动因”。 4.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配到
各作业成本库。 5.确认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每个成本动因计算相应的作业动因分
三、经营过程改善
(一)重构作业链 1.作业消除 2.改变产品工艺设计。 3.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 4.作业分解。 5.改善作业流程。 (二)合理资源配置 (三)优化作业 1.通过作业减低、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 2.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 3.提高作业质量水平。
2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4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不合理
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法会产生以下不 合理现象: 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 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 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如质量 检验、试验、物料搬运和机器调整准备费用等) 3、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配率。专属作业资源耗费价值应直接由该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承担。 6.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数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有
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12
五、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1.作业成本法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2.“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成本对象。由于作业成本法可以提 供各项作业消耗的成本信息,因此,为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 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
8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生产作业的类型
生产作业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单位水平作业(Unit-Related Activities):反映对每单位
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批量水平作业(Batch-Related Activities):由生产批别
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Product-Sustaining Activities):
5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三)传统成本法的缺陷
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法(完全成本法、变 动成本法)的缺陷: 1、成本信息严重扭曲; 2、不能反映各经营环节的成本资料; 3、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准确的成本信息,导致决策的 失误。
6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作业与作业链
▪ 作业(activities)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应过程中相互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 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19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2、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的作业,或者几经 消除而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顾客不会因为企业消 除这类作业而降低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一个企业的非增 值作业主要有:
(1)计划作业。 (2)移动作业。 (3)等待作业。 (4)检查作业。
(5)储存作业。
20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2.过程分析观。过程观所提供“何种因素引起作业 以及作业完成效果如何”的信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 信息不断优化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持续改善。它可概 括为“经营过程分析 作业 持续经营”。
15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 作业管理体现了作业成本法的过程观,其目的在于对作
业链进行持续改善,以便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观念。作业管理的研究领域除了生产过程,还把供应者、 顾客这类作业链的投入端与产出端作为独立的分析对象 (如顾客盈利性分析),同时也针对作业链整体进行分 析。
14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的二维观念 1.成本分配观(Cost Assignment View)。成本 分配观从“成本流动”与“资源流动”两个侧面全面 地提供有关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信息。它可概括 为“资源 作业 成本对象”。
18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1、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 值的作业。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向他们提 供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企业如果消除了这类作业,就会影响顾客所愿意支付的价 格。处于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项作业一般都是增值作 业,如采购订单的获取、在产品的加工以及完工产品 的包装均属于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企业要做的 是努力提高其执行效率。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它是作业被产品 或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业成本库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作业成本动因是指 一项作业产出的计量单位。
10
四、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计算原理
• 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上:
(1)作业消耗资源;
(2)产品消耗作业。
• 依据这两个前提,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依据
课时分布:本章共2课时、 1次课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教学时间安排:本章共2课时,1次课。
1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在高新技术环境下,现代企业适应新生
产组织结构的要求,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而运 用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2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一)新制造环境的要求 (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不合理性 (三)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7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的类型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 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 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 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 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 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联系,各自独立的活动,作业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 和管理的单元。
▪ 作业链(activities chain)是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
务的一系列作业。因为在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作 业链中,从顾客角度来讲,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增 加一定的价值,所以作业链也被叫做价值链(value chain)。企业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的价值链。
(1)使企业了解主要作业目前的成本耗费水平和企业的工 作业绩;
(2)为降低成本或改进业绩提供相应的作业信息,为作业 的改进提供信息;
(3)辨别从属的、次要的和非增值的作业;辨别跨机构、 跨组织作业问题。
17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分析的步骤 作业分析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分析客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观’ (二)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三)区分增值作业的与非增值作业 (三)分析重要性作业 (四)分析作业成本动因 (五)分析作业执行效果
是每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需要的工作。 (4)能力水平作业(Facilit-Sustaining Activities):是
使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工作。
9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二)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
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状况,因而是把资源库价值 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
一分析客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观二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三区分增值作业的与非增值作业三分析重要性作业四分析作业成本动因五分析作业执行效果第二节第二节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作业分析的步骤整理pptpage19增值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
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基 本概念、计算方法;了解作 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和方法。
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Cost Pool),再分别以各种 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 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作业成本法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
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再由作业依据成本 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由此得出最终产品。
3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一)新制造环境的要求 新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特点: 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
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2.经济的发展,使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企业间的竞争
日趋激烈。企业以顾客为导向,由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转 向小批量、差异化产品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的复杂程 度大大增加。
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 更多的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 供的价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为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企 业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水平,进行作业分析。
16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二、作业分析
评价作业对企业的价值,分辨“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 业”。实行作业分析的目的在于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 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具体目的:
3.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营销、 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这些成本与特定产品相关,则 可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中。这样所 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
4.所有作业成本均是变动的。作业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均视为变动的, 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低成本。
5.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具有管理意义。
13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含义
• 作 业 成 本 管 理 (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是以作业为核心、成本分配 观和过程分析观二维导向、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相 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
• 作业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
11
四、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序
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资源 是执行作业所必需的经济要素。
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3.确定“资源动因”。 4.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配到
各作业成本库。 5.确认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每个成本动因计算相应的作业动因分
三、经营过程改善
(一)重构作业链 1.作业消除 2.改变产品工艺设计。 3.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 4.作业分解。 5.改善作业流程。 (二)合理资源配置 (三)优化作业 1.通过作业减低、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 2.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 3.提高作业质量水平。
2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4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不合理
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法会产生以下不 合理现象: 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 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 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如质量 检验、试验、物料搬运和机器调整准备费用等) 3、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配率。专属作业资源耗费价值应直接由该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承担。 6.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数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有
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12
五、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1.作业成本法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2.“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成本对象。由于作业成本法可以提 供各项作业消耗的成本信息,因此,为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 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
8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生产作业的类型
生产作业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单位水平作业(Unit-Related Activities):反映对每单位
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批量水平作业(Batch-Related Activities):由生产批别
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Product-Sustaining Activities):
5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三)传统成本法的缺陷
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法(完全成本法、变 动成本法)的缺陷: 1、成本信息严重扭曲; 2、不能反映各经营环节的成本资料; 3、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准确的成本信息,导致决策的 失误。
6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作业与作业链
▪ 作业(activities)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应过程中相互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 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19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2、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的作业,或者几经 消除而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顾客不会因为企业消 除这类作业而降低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一个企业的非增 值作业主要有:
(1)计划作业。 (2)移动作业。 (3)等待作业。 (4)检查作业。
(5)储存作业。
20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2.过程分析观。过程观所提供“何种因素引起作业 以及作业完成效果如何”的信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 信息不断优化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持续改善。它可概 括为“经营过程分析 作业 持续经营”。
15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 作业管理体现了作业成本法的过程观,其目的在于对作
业链进行持续改善,以便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观念。作业管理的研究领域除了生产过程,还把供应者、 顾客这类作业链的投入端与产出端作为独立的分析对象 (如顾客盈利性分析),同时也针对作业链整体进行分 析。
14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的二维观念 1.成本分配观(Cost Assignment View)。成本 分配观从“成本流动”与“资源流动”两个侧面全面 地提供有关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信息。它可概括 为“资源 作业 成本对象”。
18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1、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 值的作业。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向他们提 供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企业如果消除了这类作业,就会影响顾客所愿意支付的价 格。处于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项作业一般都是增值作 业,如采购订单的获取、在产品的加工以及完工产品 的包装均属于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企业要做的 是努力提高其执行效率。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它是作业被产品 或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业成本库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作业成本动因是指 一项作业产出的计量单位。
10
四、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计算原理
• 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上:
(1)作业消耗资源;
(2)产品消耗作业。
• 依据这两个前提,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依据
课时分布:本章共2课时、 1次课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教学时间安排:本章共2课时,1次课。
1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在高新技术环境下,现代企业适应新生
产组织结构的要求,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而运 用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2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一)新制造环境的要求 (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不合理性 (三)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7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的类型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 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 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 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 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 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联系,各自独立的活动,作业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 和管理的单元。
▪ 作业链(activities chain)是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
务的一系列作业。因为在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作 业链中,从顾客角度来讲,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增 加一定的价值,所以作业链也被叫做价值链(value chain)。企业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的价值链。
(1)使企业了解主要作业目前的成本耗费水平和企业的工 作业绩;
(2)为降低成本或改进业绩提供相应的作业信息,为作业 的改进提供信息;
(3)辨别从属的、次要的和非增值的作业;辨别跨机构、 跨组织作业问题。
17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分析的步骤 作业分析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分析客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观’ (二)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三)区分增值作业的与非增值作业 (三)分析重要性作业 (四)分析作业成本动因 (五)分析作业执行效果
是每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需要的工作。 (4)能力水平作业(Facilit-Sustaining Activities):是
使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工作。
9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二)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
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状况,因而是把资源库价值 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
一分析客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观二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三区分增值作业的与非增值作业三分析重要性作业四分析作业成本动因五分析作业执行效果第二节第二节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作业分析的步骤整理pptpage19增值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
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基 本概念、计算方法;了解作 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和方法。
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Cost Pool),再分别以各种 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 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作业成本法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
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再由作业依据成本 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由此得出最终产品。
3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一)新制造环境的要求 新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特点: 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
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2.经济的发展,使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企业间的竞争
日趋激烈。企业以顾客为导向,由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转 向小批量、差异化产品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的复杂程 度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