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户面对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机械化、化肥、农药等传统技术,到现代化的数字化、精准化、生态化农业技术,农户在技术选择和采用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对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进行综合,以便了解农户在新技术采用过程中的行为和关键因素。
一、理论模型
技术采用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个人、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理论模型方面,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技术扩散理论、创新决策模型和农户适应性模型等三种模型来理论解释新技术采用行为。
技术扩散理论认为,技术采用是一种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是一个从初期采用者到后期采用者的过渡过程。
通过信息传播和接受过程,技术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扩散。
创新决策模型则主要解释了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的决策过程,分别从认知因素、社会因素、阻碍因素以及推动因素等角度来解释决策过程。
农户适应性模型则是从农户自身的特点以及环境变化因素对农户适应过程中的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
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包括思考和行动两部分。
思考部分主要通过主观认知、态度、知识和信息等方式来表现;行动部分则表现为农户的具体行为或采用程度。
研究显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思考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因素。
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会关注到其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具有优势、成本是否有限制、实现是否容易、渐进过渡是否可行等方面。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农户采用新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农户的家庭地位、经济收入以及教育程度等对其对技术的接受和信任程度会产生影响。
3、阻碍因素。
阻碍因素包括农户对新技术的不信任、不了解以及风险的考虑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决策。
4、推动因素。
推动因素是指一系列使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如新技术的效益高、生产条件改善等。
三、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
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技术、自身特性等因素。
政策是决定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能够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市场和技术创新是农户选择新技术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而农户自身特性,如年龄、教育、家庭收入等也会影响其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
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评估主要包括效益、经济收益、风险评估等。
农户对新技术采用的效益评估包括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评价。
经济收益评估主要包括新技术的成本、投资回报等方面的评估。
风险评估则是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所面临的风险情况的评估,从而可以在采用时减少农户的风险和损失。
五、总结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思考和行动两个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政策、市场、技术和自身特性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对于新技术的评估也需要考虑效益、经济收益和风险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农民培训、政策制定、技术创新等方面应该注重农户新技术采用的,从而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