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500字[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论文500字[大全]
第一篇:数学小论文500字[大全]
数学小论文500字(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1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上给同学们发了一张卷子,卷子上所有的算式都只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乘法,第二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中的一个乘数都是由9组成的。
然后,老师平淡的说了一句同学们习以为常的话:“请同学们把这张卷子写完。
”说完这句话后,老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大家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哟!”她话音刚落,全班所有的同学们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仿佛能装下十个鸡蛋,因为我们要在五分钟内完成三十道乘法计算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被我们公认的“计算高手”也倒抽了一口凉气。
但事不宜迟,时间毕竟不等人,大家必须争分多秒,所以都拿起笔来进行计算。
五分钟后,这三十道令人望而生畏的乘法计算全班所有的同学竟没有一个同学做完。
这时老师开口了:“大家先找找所有算式的规律。
”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都积极的开始找规律。
几分钟后,同学们都只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乘数的是由九组成的。
但老师却若有所思的望着我们。
“难道还有别的规律吗?”我疑惑的想。
就在这时,老师又说:“其实,我们可以以9999×5846=58454154这道题为例,大家可以发现积中的5845其实就是5846减去1得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积前面的几位是由不是9组成的乘数减去一而得到的。
”我看了看,发现果真如此。
而后面的数是由9组成的那个数减去另一个乘数减一的差而得到的。
最后再把两次得到的数放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终的积。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一个乘数比9组成的乘数小时才行的通。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妙招——吠陀数学中的关于九的乘法算式。
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2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柱、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式。
我认真学习了课内知识,并做了一些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综合学习和练习情况,我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一线六个方面:
一是卷。
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形状的纸卷成圆柱的形状,然后算圆柱的最大体积。
例如:一个长12.56米、宽9.42米的'长方形,卷成一个圆柱,重叠部分忽略不计,求圆柱的最大体积。
这种题目有两种可能,以长为圆形或以宽为圆形。
因此,要把这两种可能都算出来,然后比较。
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必须看清楚是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卷成圆形。
二是转。
就是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延一条边旋转3600,求所得形状的体积或面积;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算得到的形状的体积。
一个长方形的纸,旋转一周得到的形状是圆柱体,然后利用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
这种题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旋转的。
三是削。
就是一种形状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消除一些部分,计算剩下形状的体积或表面积,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计算出来,不能偷懒只计算一种。
四是铸。
就是把一种形状的物体融化成液体,然后重新浇铸成另一个形状的物体;这种题目要抓住形状虽然变化,但体积不会这一关键点来考虑。
五是增。
就是在一种形状上再继续增加一种形状。
这种题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六是切。
就是吧把一种形状切成几段,然后告诉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让你计算原理的,这种题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变化,面积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对近期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思考,大家说数学是不是很神
秘而又充满趣味呢?
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3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给我买的一本数学拓展题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
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这时,我就在数学草稿纸上这样写: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东西两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发现有点不对劲。
原来,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其中的”离“,这到底是没到中点呢?还是过了中点呢?如果是还没到中点,离中点还差18千米的话,就是我刚刚这么写。
但如果是到了中点多了18千米,那就应该这么写: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么写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讲了这件事后,又给爸爸看了看式子,结果,爸爸却说:”嗯……你写的这两个式子都对。
都可以写。
“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根据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
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
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4
法国数学家韦达创,创造了方程,并给世界带来了非常多的方便,让世界变得先进。
方程还是万题中的法宝,方程也是有未知数的等式。
把一个未知数设为字母好像未知数已是一个数,再用移项(从难到简的简便方法)把位知数和数字分开各归一边,如果等式两边交换了位子符号也得变。
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如果有两个未知数一定要设一倍量,再用倍数等关系用一倍量设出另一个未知数,这样会异常简单。
但如果连倍数关系或没有一倍量都没有,那就得用到方程组。
方程组并不难,只要有一个算式有两个未知数可推出另一个算式,变的只有一个未知数。
更可帮你解,如x-y=3也可以推出为3+y=x。
有时方程组中有两个一样的未知数,如3x+3y=15,3x+2y=13,就可把两个等式相减,3x抵消,3y-2y=y=15-3也就是把等式与等式相减,得出两个等式中差得数,得到一个未知数后代入等式求出其他的未知数。
还要可以把整个等式乘几,等式里所有都得乘几,所以结果也得乘同样倍数,更容易相减出未知数,但要有两个等式中有两个未知数要有倍数关系。
才能抵消掉一个未知数。
如3x+4y=15,3x+2y=9,这时2y与4y就有倍数关系,可把3x+2y=9扩大二倍得6x+4y=18(9乘2)。
在两个等式一同相减,得3x=18-15,x=3除以3。
虽然我只讲了一部分,但方程还有更多内容,更多简便方法,但不是一言可以难尽的。
得自己去寻找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论文500字作文5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两声下课铃,放学的时间终于到了,我小跑回家,看到妈妈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是用饭方形的盘子装菜的。
我开始夹菜,奇怪的是,今天的菜几筷子就夹完了,而平时用圆盘子装菜时经常一顿都吃不完的呀?莫非方形盘子和圆形盘子能装的菜的数量不同吗?我决定通过实验来找到答案。
我找到了两根同样长铁丝,分别围成了一个圆形和长方形,在里面都铺满了米粒,然后又用一个小型秤称了称放在圆形里的米粒和方形里的米粒的重量。
终于,真相出现了:圆形里的米粒要比方形里的重很多。
米粒重一点就代表米粒多一些,可圆形里面的米粒为什么会多一些呢?肯定是因为圆形的面积大,能装下的米粒也就肯定多,于是,我得出结论:在同等周长的情况下,圆形的面积是最大的。
按照这样的说法来说,把房子盖成圆形一定是最省材料的,可现在大街上形形色色的房子,几乎都是有一个个棱角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又想起刚才实验时用铁丝摆圆形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摆
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圆。
我的恍然大悟:圆形一定是非常难造的,几乎谁也造不出一个完美的圆。
再说了,如果房子是圆形的,那房子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是方方正正的,摆放上去会浪费许多空间,还不如方形呢!
通过今天的实验我懂得了:在摆放一些较小的东西,如饭菜,大米等的时候可以用圆形的东西来装,而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却最好不要这样,否则会产生许多的麻烦。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圆都有这么大的奥秘,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多多思考,便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奥秘。
第二篇:政治小论文500字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便也在不止不觉间不断上涨,有的甚至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班吧!班里有些男生女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对于穿着打扮,可都是“行家”。
“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书包,“SONY”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
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会带有上百块的钱,用于所谓的“吃喝玩乐”,泡网吧,打游戏,看色情录像、结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种例子在如今的校园中已不再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其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最主要原因。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
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
但这种超前消费意识是不适合中学生的,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第一,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
地买。
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
吃零食本身已经对身体无益了,更何况这种环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
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浪费的习惯。
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
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馒头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
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
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
现在的孩子谁手里要是没几个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拿着钱去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又尴尬的很。
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那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
4月12日江北区一名约7岁的女孩哭喊着要跳楼。
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从父母那得到零花钱。
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义,以金钱或能换取金钱的一切作为自己的钟爱。
再次,会给其他人树立不好的榜样,给他们的父母造成压力。
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还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用,于是也向父母要。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
我相信,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甚至维护他们的“尊严”,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点来给孩子。
可孩子并不心疼,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还嫌不够。
第四,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知道应认真学好知识,不懂得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只懂得吃喝玩乐,腹中却空空如也。
更是忘却了将来有独立生活,赡养父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最后。
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
所谓
“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
”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将永远富有,倘若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将来要如何面对贫穷呢?也许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过去,但有的人却会难以自拔。
前不久,报纸曾经报道,广州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潜入同字家中盗窃被发现后,向同学的母亲狂刺38刀实在是惨无人道。
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知识和正确的引导。
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伤人———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在处理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家长首先要牢记:零花钱,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
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
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
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
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
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专家建议,至少在孩子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
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
零花钱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一根重要的支柱。
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
作为父母,首先,绝不能在经济上放纵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
一句话,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第三篇:科技小论文500字
科技小论文500字
时间:2013-05-20 分类:作文来源:书通网 10
篇一:科技小论文
在烧纸船的实验中纸船里的水会怎样?纸船又会怎样?
记得有一个星期的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在上科学课,在科学课上,我们做了小实验,实验的方法就是:在三角架上放了一张白纸做的纸船,在纸船里倒上一定的水,最后把酒精灯轻轻地移到三角架下,纸船里的水会怎样?纸船又会怎样?同学们议论纷纷。
老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开始做实验吧。
”
只见老师把三角架放在桌子上,又把事先准备好的纸船放在三角架上,接着,又从烧杯里倒进了半个纸船的水。
最后一步了,老师用火柴的火把酒精灯点着了,在把酒精灯移到三角架下,等到水和纸船的变化。
不一会儿,我们发现,纸船没有被烧掉,纸船里的水也都还在。
我们的嘴张得可以放下一个鸡蛋,老师说:“纸船之所以没有被烧掉是因为物质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因为纸船在加温的同时,水分也不断蒸发。
水蒸发,水蒸气带走了热量,所以在水烧干之前,纸船是不会燃烧的。
”
我知道了:在烧纸船的实验中,纸船里的水不会蒸发?纸船也不会被烧毁。
篇二:科技小论文人类诞生以来,一直有一个梦,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类终于梦想成真了!
起初,人类利用空气的原理,竭尽全力制造出了这令人瞩目的第一个“能飞的鸟”——热气球。
但遇到风暴,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高空坠落。
热气球虽然实现了人们的愿望,但热气球并不完美。
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又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这壮举,使人类飞翔的梦变成了现实。
自从人类自己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又把飞机一次又一次改良,使飞翔的梦变得完美。
但人类却不满足于只在天空中飞翔了,决定去宇宙探索奥秘。
在2000年,人类已经有很大长进了,人类已多次让自己的航天飞船飞向天空,去其他的
星球探秘。
虽然我们已经让飞船到太空做过客了,但却仍然没有实现载人上天的梦想。
中国科学家们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忙碌着。
终于,在2004年的9月“神五”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了。
“神五”发射后,“神六”也飞向太空。
“神六”的发射,让我这个普通的小学生兴奋不已。
我相信,“神七”“神八”的发射一定不会再遥远了,它们,也会为中国在航天史上深深烙下辉煌的业绩。
让我们怀着一颗像鸟儿一样期待飞翔的心,飞向知识的海洋,努力拼搏,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篇三:科技小论文-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周末到了,妈妈让我把家里的皮鞋擦一下,我顺口答应了。
走到鞋柜前,看着这些沾满尘土的皮鞋,我马不停蹄的擦起来。
忽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问题,为什么皮鞋会越擦越亮?
实验: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
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
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
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
然后,我把一只鞋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另一只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
我发现第一只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另一只有光泽。
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答案:经过从网上的搜索,我得知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
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
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更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我终于知道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了。
原来生活中的“问号”还真不少呢!
篇四:科技小论文今天,当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电视中的卡通人物,背景等等东西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快慢而变化呢?
我先作了一个猜想:假如电视的构造中有一个大圆盘,所有的图片都固定在大圆盘上,因为圆盘与遥控器上天线的关系正如两个能吸在一起的吸铁石一样,所以遥控器可以轻松自如的控制电视,我又做里一个小实验,我在一张长纸条上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几个数字,接着,我找来了一支笔,把笔钻进了中间的间隔里,我拿着笔慢慢地转着,上面的数字也在我的眼前慢慢转着,我停止转动,上面的数字也不转了,我飞快的转着笔,上面的数字也在飞快的转动着,现在,我的手好像遥控器,管理着电视播放的速度和电视播放的频道,而中间的笔,就像天线,传达我控制的东西,并把我控制的东西传达进“电视”而上面写着数字的小纸条,就像是电视,我把遥控器摁快进,电视上节目也播得很快,这一下子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看到的电视就是由一些设计的图片绑定在胶片上,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篇》这本书,上面说动画片诞生于1831年,法国人普拉托把画好的图片按顺序放在一部有观察窗的机器的圆盘上,图片随着圆盘旋转,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动画片原始的雏形,在这之后,又前后被人经过四次改造,分别是:1906年美国人史蒂沃德,1908年法国人科尔,1909年美国人麦克基,1915年美国人赫德,最后从1928年开始,沃尔特.迪斯尼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也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将动画片推上巅峰。
我想爱画画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画几幅画,钉在一起,很快的翻动纸,会产生一种和动画片一样的性质。
篇五:节约纸张——科技小论文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
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
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
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
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
一棵树往往需
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
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
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
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
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
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
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
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
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
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
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
现在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
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
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p#副标题#e#篇六:节约纸张——科技小论文
花只能喝水吗?
世界上的所有花都是靠着喝水长大的,那么,花只能喝水吗?花能像我们人类一样吃鸡皮、喝牛奶、喝饮料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那天,我来到我家花园,看见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数的样子,真是狠不下心去做实验,我绕着花园走了一圈后,发现了一朵花好象无精打采的样子,也正好可以给我做实验。
我想到这些,连忙回家拿材料,材料有:鸡皮,牛奶,和饮料。
怎么才能让花把这些材料“消化”掉呢?我想到了以下几点方法:先“喂”一些鸡皮给花吃,然后再放半杯牛奶和放半杯饮料下去,过了一天后,我又下来了,我一下来就跑去看那朵被我做过实验的花,我睁大眼睛一看,那朵花还是生着病,我就知道一定是失败了,可是我没有因为一次小小的实验失败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