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课时规范练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3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湖北武汉部分校联考)下列关于厨房用品有效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食醋:乙酸
B.白砂糖:葡萄糖
C.小苏打:碳酸氢钠
D.花生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2022福建厦门二模)我国明代《余东录》记载“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

化不白者,炒为黄丹。

”涉及物质转化如下:Pb(CH3COO)2Pb2Pb(OH)2·PbCO3PbO。

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Pb属于电解质
B.2Pb(OH)2·PbCO3属于碱式盐
C.反应ⅰ中(CH3COO)2Pb为氧化产物
D.反应ⅲ为分解反应
3.(2022广东肇庆二模)“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下列关于“端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端砚的石材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端砚研磨出的墨汁属于溶液
C.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
D.雕刻端砚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4.(2021天津十二区县重点校联考)明代《造强水法》记载“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硝”即硝酸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矾”的成分为FeSO4·7H2O
B.“研细”可在蒸发皿中进行
C.“开坛则药化为水”,“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
D.“五金皆成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2021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陶瓷、青铜器、书画作品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其材质属于合金
D.“素纱襌衣”所用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6.(2021安徽“江南十校”第一次联考)《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为主题,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鹅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7.(2021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已知NaCl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①NaCl晶体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②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为1~100 nm
B.分散系②与云、雾为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
C.分散系②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分散系①
D.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
8.(2021辽宁模拟预测)仁化土法造纸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以嫩竹为原料,以石灰泡制成纸浆,再经多道工序加工成纸。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B.纸完全燃烧剩余的灰烬与纤维素无关
C.石灰在造纸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D.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强碱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2021河北邯郸六校联考)部分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下述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u CuO Cu(OH)2CuCl2
B.Mg MgO MgCl2MgSO4
C.C CO2H2CO3CaCO3
D.S SO2H2SO3Na2SO3
10.(2021湖南长郡中学检测)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KOH、K2CO3、KNO3
C.CO2、CaCO3、CaCl2
D.Fe2O3、FeCl3、Fe(OH)3
11.(2021山东邹城期末)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和H2O。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AP高效去除居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在反应示意图中,有C—H的断裂和的形成
C.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并非全部来自O2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发生了变化
12.(2022陕西西安模拟)如图是铜及部分含铜粒子的化合价与电荷数关系图。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Cu变成a可以加入稀盐酸
B.Cu(OH)42-转化成Cu(OH)2需要加碱
C.在酸性环境中,Cu2O可以反应生成a和CuO
D.如果将高铜酸根离子(Cu O2-)填入坐标,应该填在b的位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13.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第一组和第二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填化学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

14.(2021福建泉州一中检测)A~E是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2)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3)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与少量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基于核心元素认识物质,是研究物质的重要视角,为我们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实现物质转化提供了思路。

下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分别写出Y、Z的化学式:、。

(2)碳元素形成的X可能有多种,它们之间互为,其物理性质。

(3)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生成Na2CO3,化学方程式为。

(4)除去Na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采取的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B 解析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2.A 解析 Pb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2Pb(OH)2·PbCO3中含有两种阴离子,其中一种阴离子为OH-,所以为碱式盐,B项正确;反应ⅰ中Pb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CH3COO)2Pb,所以
(CH3COO)2Pb为氧化产物,C项正确;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Pb(OH)2·PbCO3
3PbO+CO2↑+2H2O,属于分解反应,D项正确。

3.B 解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墨汁一般属于胶体,B项错误;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C项正确;雕刻端砚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项正确。

4.B 解析“绿矾”的成分是FeSO4·7H2O,A正确;“研细”是将物质进行研磨,应在研钵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研磨,B错误;“水”能溶解除了黄金之外的五金,说明“水”具有强氧化性,其主要成分是HNO3,C正确;“五金”都是金属单质,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5.D 解析古代书画作品中使用的墨,其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A正确;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B正确;青铜器后母戊鼎是铜锡合金,C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6.D 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酸、碱性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故不耐酸碱,A正确;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墨水是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C正确;“飞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7.B 解析分散系①是溶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A错误;分散系②是胶体,与云、雾所属的分散系类型相同,B正确;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C错误;分散系①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

8.B 解析纸是天然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纤维素完全燃烧没有灰烬,灰烬通常为无机盐,B项正确;石灰在造纸过程中会与水等反应,C项错误;石灰的化学式为CaO,D项错误。

9.AB 解析Cu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Cu(OH)2,A错误;MgCl2不能与Na2SO4发生反应,B错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沉淀,C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D正确。

10.B 解析C和少量O2生成CO,CO和O2生成CO2,CO2和C在高温下生成CO,A正确;KNO3不能一步转化为K2CO3,B错误;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C正确;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D正确。

11.BC 解析“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并非治理污染,故用HAP高效去除居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错误;由图可知,在HAP作用下,HCHO与O2反应生成H2O和CO2,该过程中HCHO分子中C—H断裂,形成了CO2中的C O,B正确;由过渡态结构可知,CO2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一个来自O2,另一个来自HCHO,C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错误。

12.D 解析a中Cu元素为+2价,在酸性条件下,Cu变为a需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需要加入强氧化剂,盐酸不能与铜反应,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Cu(OH)2转化为Cu(OH)42-需要碱性条件,而Cu(OH)42-转化成Cu(OH)2需要酸性条件,B项错误;Cu2O中铜元素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C项错误;Cu O2-中铜元素为+3价,且带1个单位负电荷,应该填在b的位置,D项正确。

13.答案 (1)Na2CO3CO (2)①分解②催化作用
解析(1)第一组中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第二组中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2)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M为反应物,N、P为生成物,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②物质Q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若参与反应则可能为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14.答案 (1)HCl NaOH (2)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等
(3)Na2CO3+2HCl2NaCl+H2O+CO2↑
(4)CO2+Ca(OH)2CaCO3↓+H2O
解析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稀盐酸,B为氢氧化钙;A与C、E能反应,B与D、E能反应,由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则E为Na2CO3,C为NaOH,D为CO2。

15.答案 (1)CO H2CO3(2)同素异形体不同
(3)2NaOH+CO2Na2CO3+H2O
(4)充分加热2NaHCO3Na2CO3+CO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