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段阅读习惯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段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个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娱乐,从而保持持久而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治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设法运用一定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使读书习惯的形成。
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
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
1.
的《识字
晚,
2.”,感觉的
júe”。
我说:
了。
1.
“读”。
经常向
起他们的兴趣。
2.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给小朋友们讲一些《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童话故事,激发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欲望。
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引导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
在具体教学中,应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欲望。
四、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
从低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内容。
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美句断,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大部分的学生记笔记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识字量并不大,对于文中一些词句根本还是一知半解,大多是老师规定了要摘抄,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并非出于真心实意,根本体会不到运用好词好句的妙处。
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采蜜本》在阅读笔记中设立了形式新颖、极富趣味的两个栏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形式进行摘抄记录:
(1)“挖宝藏”——想寻宝者一样围绕一个“主题”去“挖宝”譬如今天我“挖”的宝藏是描写春天的好词。
那么学生在阅读是就必须注意所有描写春天的词语。
这是一个学生作的摘记:春暖花开、
快乐,和“量”
,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