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docx -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合集下载

2019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16 邹金莲81.10 71.8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35 熊云涛89.21 75.2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37 杨雄74.46 71.0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40 彭磊85.94 73.2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42 龙遥跃80.14 73.4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43 康娅81.99 71.8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45 陈小洁82.16 71.5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48 蒙薇80.39 72.6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69 殷丽81.93 73.09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71 陈虹帆87.30 74.1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78 肖艳兰79.52 72.13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81 李会琼70.63 68.09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84 任丽娜83.06 71.5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87 余光启83.63 71.8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96 吴宝云77.06 75.1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397 李雪艳86.81 74.44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01 牛欢86.08 73.6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19 杨玉婷79.82 73.5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24 姚施乾77.22 70.73 非定向就业84.42 79.49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30 杨朝英90.01 74.8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39 陈娇凤78.53 72.81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43 苏国发74.13 71.6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50 温家瑶90.22 79.1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68 段树芳75.84 68.62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70 阎志琪79.83 70.93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76 苏秀丽76.98 75.0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86 田佳玉79.26 71.9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87 马妍84.78 76.1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491 段江华77.95 74.02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00 袁鑫奇84.86 74.5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01 焦润杰80.53 71.81 非定向就业第80 页,共97 页2019(按照学院代码+专业代码+考生编号后五位排序)学院考生编号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培养方式姓名复试成绩综合成绩拟录取类别备注代码后五位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04 官玮77.25 72.42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09 何萌84.37 75.39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10 蒋泽艳81.44 77.82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11 邹福燕83.58 72.19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12 吴益花74.35 72.34 非定向就业79.07 72.31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18 骆辉79.24 70.4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24 杨科86.34 77.3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29 杨馨婷88.53 78.73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32 侯海燕77.30 71.3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33 张宝珠80.45 70.94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48 李金涛77.53 75.6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49 张金龙83.40 75.84 非定向就业退役士兵计划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58 童思思78.34 70.5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59 汪元凤87.42 78.53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66 朱思旭79.28 70.71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72 朱颖80.74 72.74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74 周晶81.13 72.41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83 覃小盈82.64 74.10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88 罗明没75.86 70.1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91 孙春晓86.05 80.14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93 陈香归85.15 74.8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95 彭麟麟83.37 73.5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598 陈芳82.82 77.6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04 彭珮媛80.11 72.9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05 邵国峻76.46 70.78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06 王玲玲82.08 74.4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08 曾铭84.48 76.2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15 冷仙85.97 77.4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22 金若涵82.63 72.6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24 吴启航81.99 73.12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26 文剑然85.41 75.56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34 周绍齐78.52 73.05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16639 沙月85.42 76.17 非定向就业030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60149 许银梅92.00 92.00 非定向就业推免生。

201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审定结果公告

201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审定结果公告

楚雄州科学技术 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云蔗科 吴才文,刘家勇,范源洪,赵俊,赵培方,
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 陈学宽,李奇伟,潘世明,黄家雍,夏红明,
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福建 杨昆
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 院
童雄,王长勇,李平,谢贤,徐炜,刘四清,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钢铁集团有
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周应新(云南蒙新高速公路 山区公路生态固坡技术及非饱和土特性测
建设指挥部),谢凤禹(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试装备研制
巍亚(清华大学),张汝文(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杨强(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序号 专业
项目名称
三等奖(6 项) 主要完成人员
2013 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审定结果公告
姓名 李德铢
2013 年度省杰出贡献奖审定通过人员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所长
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推荐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2013 年度省自然科学奖审定通过项目
序号 专业
项目名称
1 医药与基础医学 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
特等奖(1 项) 主要完成人员
数理与天文
李耀堂(云南大学) 杨昌波(昆明学院) 陈付彬(昆明理工大 几类特殊矩阵的性质、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学津桥学院)
数理与天文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行为的实 陈忠勇(云南师范大学) 刘应开(云南师范大学) 蔡武德(云
验研究
南师范大学)
新型桥联和多胺修饰环糊精的合成及其 赵焱(云南师范大学) 赵勇(云南师范大学) 迟绍明(云南师

219460286_基于PSR_模型的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19460286_基于PSR_模型的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1]
策调整、 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其他响应

本研究遵循数据可获取性、 系统性、 科学性、 可
ꎬ 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ꎬ 结合
昆明市实际情况ꎬ 基于 PSR 模型框架ꎬ 参考相关研究
成果构建 2011—2020 年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
标体系
[23ꎬ24]
0 046
化肥施用量 C3 / t

0 045
展的社会» 中指出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
须树立可持 续 发 展 理 念ꎬ 重 视 生 态 安 全 保 护 [2] ꎮ 当
前ꎬ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保护被提到新的高度ꎬ
先发展再保护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与土地利用方式逐
渐退出历史舞台ꎬ 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
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权衡ꎮ 区域生态安全和区域土地
续增加ꎬ 由 2011 年 的 653 8 万 人 增 长 至 2020 年 的
收稿日期: 2023-02-14
作者简介: 王欢 (1997-) ꎬ 女ꎬ 硕士在读ꎮ 研究方向: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ꎻ 通讯作者彭海英 ( 1983-) ꎬ 女ꎬ 副教授ꎬ 硕导ꎮ 研究
方向: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ꎮ
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ꎮ 计算公式:
Vi =
∑φ

i=1
ij
× Wj
(6)
式中 ꎬ V i 指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值ꎬ 当 V i 越
测算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值ꎬ 划分安全等级ꎮ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各因素对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
程度ꎮ 结果显示: 2011—2020 年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值由 0 25 提高到 0 88ꎬ 安全水平大幅提高ꎬ 安全等级由敏
感级上升至安全级ꎮ 与昆明市土地生态安全值灰色关联度最高的准则层指数是状态指数ꎬ 而与状态指数的灰色关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
1 洞穴发育条件
1 .1 气 候、水文 条件 本区属于亚热 带低纬高原气 候,具有“冬无严
寒、夏无 酷暑、四 季如 春、干湿 分明”的气 候 特点。 多年平均 温 度 15.5℃,多年 平 均 降水 量 为 967.9 m m 。降水的年较差可达到 34%左右。每年 5 ~10
月为雨季,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全年平均湿度 7 5% 。
892
地球科学进展 第 18 卷
图 1 石林地区洞穴分布图 Fig .1 The cave distribution m ap of Shilin
供了物 质条件。 其上覆 地层为 晚二叠系 喷发的 玄武 岩(P 2 β)和 老第 三 系 的红 层 。盖 层 绝 大 部分 已 被 侵 蚀、剥蚀 殆尽,仅 在西部 山区和 中西部碳 酸盐岩 中呈 点状分 布。二 叠 系倒 石 头 组(P1 d)地层 为 一 组 滨 海 —沼泽 相黑色页 岩、薄 至 中层 状 细 粒 石 英砂 岩 和 薄 层状含泥微晶灰岩,厚度 2 343.3 m ,构成了栖霞组 (P 1q)、茅 口组(P 1m)喀 斯 特含 水 层 的 相 对隔 水 层 和 下伏石 炭系和泥 盆系喀 斯特含 水层的承 压顶板 。从 构造上 ,石林地区 位 于 扬 子准 地 台 西 南 缘牛 头 山 隆 起的 西南 端 ,夹 持 于师 宗— 弥勒 断 裂与 小 江断 裂 之 间。燕 山运动本 区 形成 了 近 南 北 向的 宽 缓 背 斜,断 裂构 造和 褶 皱 发育 ,构 造 线以 南 北向 和 北 东—南 西 向为主(图 2)。背斜的组成地层倾角平缓,2 ~25°。
出来的。如 芝 云洞、大 干 洞与 猪 耳朵 洞等 在 不到
2km 2 面积上发育分布在 3 个不同海拔高度。
3 .2 洞 穴发育对 地层的 选择性

云南大学地质系昆明阳宗海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云南大学地质系昆明阳宗海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昆明阳宗海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温利刚李雄武刘伟张国藩罗艳菲/编写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昆明昆明阳宗海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温利刚李雄武刘伟张国藩罗艳菲/编写学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地质学姓名:温利刚学号:20111170152指导教师:周余国、王玉朝、高博实习日期:2013年07月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昆明缝合线侏罗系砂岩铜草节理侏罗系砂岩风化玄武岩白云岩刀砍状溶蚀沟玄武岩的球形风化珊瑚化石豆状火山岩断层角砾岩豹皮状灰岩(白云岩和灰岩的差异风化形成)石灰岩区景观X形节理破碎的灰岩灰岩的溶蚀沟产状明显的灰岩角砾状灰岩石灰岩地区断层三角面阳宗海景观前言地质填图(Geological Mapping)简称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地质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次综合地质填图实习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与地史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而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其目的是让我们在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基本理论与野外地质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地学知识。

通过野外实习,培养我们的野外工作方法,野外观察能力,对实习区地层、岩性的认识与熟悉,认识基本的地质构造,了解与学会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并完成实习区的野外地质填图工作。

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解决实习区内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问题。

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步骤及方法,包括地层剖面的测制及研究,沉积岩岩石类型的野外观察方法及描述,地质点的观察内容和记录,地形地质图的填制及分析,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以及各种图件的测、编、绘方法。

27152494_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PGE和Re

27152494_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PGE和Re

1000 0569/2022/038(06) 1685 01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09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PGE和Re Os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王晓曼1 薛胜超1 王庆飞1 王路阳1 王亚磊2 李钰3 许继峰1WANGXiaoMan1,XUEShengChao1 ,WANGQingFei1,WANGLuYang1,WANGYaLei2,LIYu3andXUJiFeng1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 7100543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乌鲁木齐 830000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MNRKeyLaboratoryfortheStudyofFocusedMagmatismandGiantOreDeposits,Xi anCenterofChinaGeologicalSurvey,Xi an710054,China3 No 9GeologicalTeamoftheXinjiang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Urumqi830000,China2022 02 01收稿,2022 04 15改回.WangXM,XueSC,WangQF,WangLY,WangYL,LiYandXuJF 2022 PGEandRe OsisotopegeochemistryandtheirconstraintsonmineralizationoftheTulaergenNi CusulfidedepositintheEastTianshan ActaPetrologicaSinica,38(6):1685-1701,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09Abstract TheEastTianshanlocatedatthesouthernCentralAsianOrogenicBeltisanimportantareaofChina sstrategicresourceofNi TheTulaergendeposit,oneofthenumerousNi Cudepositsinthisarea,ischaracterizedbyahighproportionofmineralizationintheintrusion TheLateCarboniferousmaficintrusion(gabbro,hornblendegabbro)andtheEarlyPermianultramaficintrusion(lherzolite,hornblendeperidotite) Thelenticularandsuspendedorebodiesarelocatedinmiddleandupperpartsoftheultramaficintrusion,consistingofmassive/semi massive,net textured,dense/sparselydisseminatedandblotchysulfideores The∑PGEsofdifferentoretypesshowsignificantvariations(10 8×10-9~208×10-9) Exceptformassiveores,othertypes(S<15%)showpositivecorrelationsbetweenSandPGE,betweenIPGEandPPGE,indicatingthatthePGEvariationsaremainlycontrolledbytheRfactor(100~5000) Suchpositivecorrelationsarenotobservedonmassiveoretypes,reflectingtheinfluenceofdifferentiationofmonosulfidesolidsolution ThesignificantdepletionofPtandPdintheparentmagmaandthedecouplingofCuandPdindicatethattheTulaergenparentmagmahasexperiencedsulfidesegregationindepth Thehigh Mgbasalticmagmaandthepossiblelowdegreeofpartialmeltingofthewater bearingmantlesource,indicatethatsulfideretentioninthesourcemayalsocausethePGEdepletion The187Os/188OsratiosandγOsvalue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orogenicperidotitemantleandtheglobaltypicalNi Cudeposits,suggestingthattheparentmagmawasstronglycontaminatedbycrustalmaterials ThislimitedsiliceouscrustalcontaminationrevealedbyOs Ndisotopemixingcalculationcannotwellexplainthehigh187Os/188Osratios,indicatingthattheOsisotopicsignatureoftheTulaergendepositismainlymodifiedbycrustalsulfides Therefore,additionofcrustalsulfurisoneofthecriticalfactorsfortheTulaergenNi CusulfidemineralizationKeywords PGE;Re Osisotope;Ni Cudeposit;Tulaergen;CentralAsianOrogenicBelt摘 要 中亚造山带南缘东天山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Ni的重要产区,图拉尔根矿床是该地区众多铜镍矿床中以岩体高矿化比例为特色的矿床。

095D4D3EB5配套素材

095D4D3EB5配套素材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课程名称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所属二级学科名称课程负责人申报日期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制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课程类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课程类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历(学位的人的比例。

附件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双语课程建设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外语语种英语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属专业开设学期课程负责人申报日期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制填写要求二、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三、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五、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1.课程负责人情况2. 教学队伍情况3.课程描述4.课程建设规划5.说明栏附件3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申报书项目名称:申请人:所在系:申请人电话:申请人电子信箱:指导教师:联系电话:填表日期: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制填表说明1、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并要求打印或用钢笔填写。

25581063_四川乌斯河大型锗铅锌矿床锗超常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5581063_四川乌斯河大型锗铅锌矿床锗超常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昆明 650500 2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00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 4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昆明 650500 1SchoolofEarthSciences,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2KeyLaboratoryofCriticalMineralsMetallogenyinUniversitiesofYunnanProvince,Kunming650500,China 3SchoolofEarth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4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20210519收稿,20210821改回
LuoK,ZhouJX,XuC,HeKJ,WangYB andSunGT2021Thecharacteristicsoftheextraordinarygermanium enrichmentin theWusihelargescaleGePbZn deposit,Sichuan Province,Chinaand itsgeologicalsignificanceActa PetrologicaSinica,37(9):2761-2777,doi:1018654/10000569/20210910
Abstract Germanium (Ge)isanadvantageouscriticalmetalinChina,anditismainlyminedinsphaleriteasabyproduct AlthoughmuchprogresshasbeenmadeontheGeenrichmentinsphalerite,thesubstitutionofGeandmechanismsofabnormalGe enrichmentremainpoorlyunderstoodTheSichuanYunnanGuizhou(SYG)PbZnmetallogenicdistrict,locatedonthesouthwest marginoftheYangtzeBlock,isoneofthemostimportantproductionbasesofGeinChinaWhereintheWusihelargescaledeposit (57Mt@ 86% Zn,20% Pb)ischaracterizedbyabnormalGeenrichmentwithameanGeoregradeof723×10-6 andGe concentrationsupto1934×10-6 insphaleriteThefactorscontrollingsuchabnormalenrichmentwarrantfurtherinvestigationThe Wusihesphaleriteismainlyformedintwohydrothermalstages:theearlystage(Sp1)iswhitebrownblackundersinglepolarized transmittedlight,subhedralfinegrainedanddisseminated;whereasthelatestage(Sp2)iswhiteredorgraybrownblack,euhedral subhedralfinetocoarsegrained,andmassiveorveinedTheanalyticalresultsbythelaserlaserablationinductivelycoupledplasma massspectrometryshowthatGeconcentrationsinsphaleritearehighlyvariable,witharangeof317×10-6 to1934×10-6(averaged at563×10-6),whichisupto1000timesoftheGeabundanceoftheearthscrust(15×10-6).Germanium hasapositive correlationwithFe,Cu,AgandPb,whileiti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CdChemicalmapsshow thatGeisincorporatedinto sphaleritewithisomorphicsubstitutionStructuralsimilarities(SSIM)ofthechemicalmapsshowthatGehasthebestcorrelationswith AginSp1,andwithCuinSp2ThisimpliestheSSIM methodhasgreatimplicationpotentialincomparingelementcorrelation Nevertheless,theconcentrationsofCuandAgareoftenlowerthanthoseofGe,andthemolratiosof(Ge/Cu)and(Ge/Ag)varies widely,henceasingleelementcorrelationanalysiscannotdirectlybeusedtorevealthesubstitutionComprehensivestudieshavefound thattheGesubstitutionmayhavelittletodowithelementssuchasCuandAg,butdirectlyreplacedZninsphaleriteatWusihe(Ge4+ 2Zn2+ and/orGe2+Zn2+).Furthermore,concentrationswithinasinglesphaleriteparticle(sectorandoscillatingzones)havea significantvariation,suggestingthattheGeenrichmentiscrystallographicallycontrolledandrelatedtotheprecipitaterateofsphalerite ThedifferenceinGecontentsbetweenSp1andSp2isrelatedtothefluidcompositionandchangesinthephysicochemicalconditionsof

基于地质大数据技术对云南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划定

基于地质大数据技术对云南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划定

基于地质大数据技术对云南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划定肖高强;赵娟;陈子万;宋旭锋;朱能刚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2024(48)1
【摘要】为系统研究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分布范围及超标元素,以全省1∶20万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和区域地质图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并利用昆明、玉溪、昭通等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数据进行验证,确定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值超农用地筛选值的地质单元61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09%,其中位于地质高背景区的耕地面积约284.4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2%;影响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基性—超基性火山岩、中基性侵入岩、含煤碎屑岩和含基性组分碎屑岩;地质高背景区超标重金属元素主要为Cu、Cr、Ni、Cd,而As主要于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超标风险,Pb、Zn仅于个别地层中存在超标风险,Hg基本无超标风险。

【总页数】12页(P216-227)
【作者】肖高强;赵娟;陈子万;宋旭锋;朱能刚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2;X826
【相关文献】
1.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评价
——以城口县为例2.云南典型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3.重庆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4.典型铅锌冶炼区与自然地质高背景区周边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5.三峡库区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油菜重金属迁移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版云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云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

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云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12)环境生态学(912)环境生态学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第3 版),蒋展鹏,杨宏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地学》(第2 版),赵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2 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李洪远的环境生态学第二版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1、单词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

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刘宏;郑明存;段洪伍;陈海舰;王芳;蔡炳贵【摘要】北京石花洞是中国北方已探明洞穴中次生碳酸盐沉积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洞穴;石花洞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岩溶洞穴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3年7月,为了获取石花洞发育规模、空间结构等基本数据,采用国际通用洞穴测量方法,运用激光测距仪、罗盘和倾角仪,辅以 Onstation 洞穴绘图软件和ArcMap10软件对石花洞洞穴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绘。

结果显示:(1)石花洞洞穴系统整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长度为5639 m,洞底投影面积为37096 m2,洞底高差为172 m,洞内最高点海拔约为265 m,最低点海拔约为93 m。

洞穴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受地层产状与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控制;(2)石花洞洞穴系统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各层洞道平均海拔依次为249 m,211 m,154 m,11 1 m 和95 m;(3)最底第五层季节性地下河洞道长1638 m,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贯穿整个洞穴系统,依干湿季水文条件的差别,地下水以季节性涨落为主要特征,有多段有水通道;地下河道下游末端为叉状河道,崩塌明显,洞壁上无明显流纹发育;(4)综合石花洞地下河走向和流向、洞穴发育控制因素和区域地层产状特征、石花洞与周边洞穴的空间位置关系,推测孔水洞是石花洞洪水期的排泄口。

%Of the known karst caves in northern China,the Shihua Cave in Beijing has the greatest scale and most kinds of secondary carbonate sediments.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ves in northern China in terms of its landscape sightseeing and scientific values.To determine its size and structure,a complete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July 2013.This work followed international survey standards and used various instruments including Leica laser rangefinders and Sunnto compasses and clinometers,in con-junction with Onstation and ArcMap 10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ihua Cave extends from NWW to SEE along the strike of the Ordovician limestone,indicating that the cave development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strata.NE and NW-striking faults have influenced cave development to a less extent.The cave has a total length of 5,639 m and a floor projection area of 37,096 m2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the highest and lowest positions within the cave are 14 m above and 158 m below theentrance,respectively.The cave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levels of passages,of which the elevation is 249 m,21 1 m,154 m,1 1 1 m and 95 m a-bove sea level,respectively.Each level indicates a period of stable local baselevel,suggesting that this cave experienced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The lowest level of it has a 1,638 m passag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easonal water flow with three windows into a perennially inundated phreatic level.The seasonal under-ground river flows southeastward during the summer flood season.The downstream passage forks,one branch terminating in a sump pool while the other consists of chambers with a large amount of breakdown, implying the end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The underground river may connect the Shihua Cave with Silver Fox cave to the northwest and the Kongshui Cave to the southeast.Exploration of nearby caves and tracer test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verify this connection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8页(P27-34)【关键词】石花洞;地下河;洞穴分层;洞穴发育【作者】刘宏;郑明存;段洪伍;陈海舰;王芳;蔡炳贵【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北京市石花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北京 102416;北京市石花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北京102416;北京市石花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北京 102416;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5石花洞是中国北方已探明洞穴中次生碳酸盐沉积规模最大、沉积种类最丰富的洞穴;作为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花洞的旅游开发已有二十余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被国内外洞穴研究专家誉为紫禁城外的地下宫殿。

宏基因组学分析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赋存特征及其功能

宏基因组学分析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赋存特征及其功能

宏基因组学分析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赋存特征及其功能宏基因组学分析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赋存特征及其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任务。

为了确保废水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宏基因组学成为研究污水中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工具。

在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的赋存特征和功能对于整个处理过程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深度处理阶段污水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深度处理阶段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进一步降解并去除,其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微生物的赋存特征和多样性。

比如,通过测序和分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及其相对丰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识别并分析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如合成代谢途径、抗生素抗性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深度处理阶段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第二部分:深度处理阶段微生物群落的赋存特征深度处理阶段微生物群落的赋存特征包括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物种组成以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研究表明,在深度处理阶段中,厌氧菌和好氧菌是主要的微生物群落成员。

厌氧菌主要参与有机物的降解,产生甲烷等副产物,而好氧菌则通过氧化有机物来提高水质。

此外,还有一些细菌具有硝化、脱氮等特殊的功能,对氮的处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追踪和分析这些微生物的赋存特征,了解它们在深度处理阶段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深度处理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分析深度处理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分析对于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回收利用非常重要。

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不仅可以分析微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基因组。

例如,通过研究微生物群落中的合成代谢途径和酶活性,可以优化废水降解过程,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

同时,还可以识别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其他与环境污染物降解相关的基因。

998236D7AE699250D2014B3F055_6D771359_DA00

998236D7AE699250D2014B3F055_6D771359_DA00

年度
批准号
云南大学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实施论证书
项目类别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制
2011年6月修订
一、最终研究成果(项目完成时间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以《项目申请书》为准)
二、最终研究成果的实施方案
三、主要参加人员变动情况
(原则上要求以上报国家社科规划办的《项目申请书》为准,若有变动务必请事先与社科处联系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四、开题论证情况:
1、参会专家
2、专家组意见
五、单位意见:
七、学校意见。

刘宏茂同志生平

刘宏茂同志生平

刘宏茂同志生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原主任、研究员刘宏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5月2日上午9时10分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去世,终年45岁。

刘宏茂同志,男,汉族,湖南省洞口县人, 1961年5月4日生。

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邵阳分校,1992年2月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学位,2004年8月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1982年8月至1987年8月,在湖南省洞口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83年起任副所长。

1990年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其中,1990年12月起任经济植物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1995年3月起任版纳植物园副主任,副研究员,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任版纳植物园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5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

刘宏茂同志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西双版纳从事热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

他根据国际保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结合云南热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样的特点,开展民族森林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管理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学院、云南省及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他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国家及云南省的多项成果奖。

刘宏茂同志是版纳植物园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学术带头人。

上个世纪末,刘宏茂同志率领同事在当地农村深入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蔬菜种植,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推动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丰富当地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

以此为契机,吸引当地部分农民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从而在当地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热带雨林保护有机结合的先例,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好评。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与自然”“荧屏荟萃”等栏目相继作了报道。

在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及国家基金科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资助和支持下,刘宏茂和同事深入开展了“农村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持结合研究”,在获得良好科研成果的同时,在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村(哈尼族)和勐腊县勐仑镇曼俄村(傣族)建立了科技培训示范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云南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的锆石U-Pb和黄铜 矿Re-Os年代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云南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的锆石U-Pb和黄铜 矿Re-Os年代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1StateKeyLaboratoryofOreDepositGeochemistry,InstitutyofSciences,Guiyang550002,China 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3FacultyofLandResources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 20120908收稿,20130117改回
通讯作者:朱维光,男,1968,博士,研究员,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Email:zhuweiguang@vip.gyig.ac.cn
1168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2013,29(4)
土矿物,这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其围岩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和蚀变作用,这类矿床的成矿时代与矿 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迤纳厂组中层状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所含锆石进行 LAICPMSUPb定年来揭示迤纳厂组 的最大沉积年龄。大多数锆石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和较高的 Th/U比值(>04)表明它们均是岩浆锆石,近 200粒碎屑锆石 的207Pb/206Pb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四组:175~188Ga,190~200Ga,202~220Ga和 230~240Ga,且最老年龄在 30Ga左 右,而最年轻年龄在 1750Ma左右。这一定年结果反映了迤纳厂组的沉积上限大约为 17Ga,并且在康滇地区可能还有更老的 基底存在。通过对矿石矿物黄铜矿的 ReOs同位素定年测试,直接限定了矿床的成矿时代。6个黄铜矿样品的 ReOs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为 1690±99Ma(MSWD=90),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 1685±37Ma(MSWD=30),表明该矿床形成于距今约 17Ga。另外,主要类型矿石具显著的正铕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点,与现代海底热液极其相似。年代学研究显示矿床的形 成时代和地层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同,而 REE揭示的流体特征反映其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这些结果暗示了该矿床 为海底火山喷发同生沉积形成。近来的较多研究证实,康滇地区存在 17Ga左右较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和较多同期铁铜矿 床,表明该期岩浆活动可能是制约该区铁铜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且岩浆活动可能与约 17Ga的 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 件有关。 关键词 铁铜稀土矿床;锆石 UPb定年;黄铜矿 ReOs定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迤纳厂;云南 中图法分类号 P595;P5973;P611

抗哮喘剂IPL576_092的改进合成

抗哮喘剂IPL576_092的改进合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183~186CN53-1045/N ISSN0258-7971 Journal of Yunnan Un i versity抗哮喘剂I PL576,092的改进合成*刘 金,杨丽蓉,李红红,朱洪友,刘复初(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化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91)摘要:由去氢表雄酮(DH E A)出发,采用包括NHP I(N-hydroxyphthali m i de)/空气/B z2O2-CuC l2体系进行选择性烯丙位氧化及用BF3 OE t2/N aB H4-N aBO3体系直接对3 -羟基-7-酮- 5-甾体进行还原、5硼氢化2个关键步骤,不用保护3-位羟基,共6步合成了IPL576,092,总收率达27%,操作比较简便.关键词:IPL576,092;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烯丙位氧化;硼氢化; , 不饱和酮;多羟基甾体中图分类号:O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971(2009)02-0183-04I PL576,092(5 -孕甾-Z-17(20)-烯-3 ,6 ,7 -三醇(5 -progest-Z-17(20)-ene -3 ,6 ,7 -triol)(5)是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Con ti g nastero l[1](一种从海绵中分离的多羟甾体化合物)为先导的合成类似物.大量研究表明, I PL576,092具有较强的抗炎、抑制白血球浸润等活性,已完成 期临床试验,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抗哮喘剂[2~4].关于5的合成报道较少.2002年,Bur goyne 等[2]首次报道了其合成,即由去氢表雄酮(DHEA) (1)出发,经保护17位羰基及3位羟基后,用铬试剂或RuC l3-70%t BuOOH进行烯丙位氧化、N a B H4-CeC l3还原、硼氢化-氧化等9步反应完成,总收率达25%.近年来,又对该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和用途申请了美国专利[5].2003年, F ilippo等[6]在研究多羟基甾体衍生物离子载体时也合成了5.所用的方法和过程是类似的,也是从DHEA(1)出发,经11步反应完成,总收率22%,所不同的是官能团保护和去保护的方法.我们从1出发,经保护17位羰基后,采用选择性烯丙位氧化方法(NHPI/O2/B z2O2-CuC l2体系)直接得到3 -羟基-7-酮- 5-甾体化合物(3),不用保护3位羟基,接着以NaB H4/BF3 OE t2-N a BO3体系直接对其还原、硼氢化-氧化,水解后得关键中间体5 -雄甾-3 ,6 ,7 -三醇-17-酮(4),随后的反应基本上参照文献[2],减少了3步反应,总收率达27%.合成路线见图1.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 B r uckDRX500型核磁共振仪(TMS作内标,CDC l3,CD3OD作溶剂);VG-Auto spec3000型质谱仪(70e V)和Ag leintLC/M sd TOF 质谱仪;Ther m o N icolet A vatar36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德国Vario EL有机元素分析仪;XT4A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控温型),温度计未校正;柱层析用硅胶0.075~0.038mm,TLC用GF254高效板,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去氢表雄酮由云南丽江映华集团生产;其余试剂和溶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1.2 去氢表雄酮乙二醇缩酮(2)的合成 从DHEA(1)出发,参照文献[2]制得化合物2,收率99%.13CNMR(CDC l3,125MH z) :140.8(C-17),121.4(C-6),119.5(C-5),71.7(C-3),65.2,564.6( OCH2CH2O ),50.6,50.0, 45.8(C-13),42.3,37.3,36.6(C-10),34.2, 32.2,31.6,31.2,30.6,22.8,20.5,19.4(C-19), 14.2(C-18);1HNMR(CDC l3,500MH z) :5.35*收稿日期:2008-09-05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C009M);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资助(ynu2007063). 作者简介:刘 金(1978- ),男,四川人,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朱洪友(1968- ),男,重庆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及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图1 合成路线F i g.1Synthesi s process(s,1H,H-6),3.94~3.86(m,4H,OC H2CH2O), 3.52(m,1H,H-3),2.46~2.20(m,3H),2.01 (m,4H),1.95~1.77(m,5H),1.72~1.48(m, 14H),1.33(m,2H),0.95(s,3H,H-19),0.86 (s,3H,H-18).1.3 3 -羟基- 5-雄甾-7,17-二酮-17-乙二醇缩酮(3)的合成 称取6.0g化合物2(18 mmo l),3g NH PI(18mm o l)加入500m L的三口反应瓶中,用200~250mL体积比为1 1的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装上回流冷凝管,恒温55 ,加入15m 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z2O2),用空气泵鼓入空气(不时补入适当溶剂),直到反应完全(TLC, 48h).加入100mL环已烷,部分NH PI沉淀,过滤回收,滤液用饱和N a2CO3洗涤至谈黄色,再用饱和N a C l洗涤2次,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后用150mL吡啶溶解,将溶液冷却至0~4 ,加入0.1 g CuC l2,并让溶液搅拌过夜,溶液可反应至室温,除去部分吡啶,再用盐水洗涤2次,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产物6.4g.经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3 1),得到4.2g 化合物3,收率67%.m.p.197~200 ;13CNMR (CDC l3,125MH z) :201.6(C-7),165.6(C-17),126.0(C-6),118.6(C-5),70.4(C-3), 65.2,564.5( OC H2C H2O ),50.0,46.2(C-13),45.4,44.4,41.9(C-4),38.3(C-10), 36.4,34.2,31.2,29.7,25.1,20.7,17.4(C-19), 14.4(C-18);1HNMR(CDC l3,500MH z) :5.69 (s,1H,H-6),3.94~3.86(m,4H, OC H2C H2O ),3.52(m,1H,H-3),2.46~2.20 (m,3H),2.01(m,4H),1.95-1.77(m,5H), 1.72~1.48(m,14H),1.33(m,2H),0.95(s, 3H,H-19),0.86(s,3H,H-18);E I-M S(70e V,%):m/z346(M+,5),331(7),247(6),161(4),100(52),99(100),86(15),79(5),55(4);I R (KB r) max c m-1:3447.8,1665.8,1057.7.1.4 5 -雄甾-3 ,6 ,7 -三醇-17-酮(4)的合成 称取3.0g化合物3(9mmo l),2.4g NaB H4(63mm o l)加入250mL的三口反应瓶中,加184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1卷入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溶解,搅拌并冷却于0 左右,装上氮气保护进口,并预留一个出气口,使用丙酮作为液封,用10mL左右的无水乙醚稀释4.6mL(36mm ol)的三氟化硼 乙醚,并置于恒压漏斗中,在氮气保护下,于1h左右缓慢滴入反应液,室温下反应过夜.缓慢加入40mL水淬灭反应,再加入2.8g的N a BO3 4H2O(18mm ol),搅拌过夜.过滤除去固体,往滤液中加入150m L的乙酸,在室温下搅拌3h,加入2 40mL的甲醇,减压除去溶剂.再加入50mL的乙醚,剧烈搅拌1h,过滤得到1.5g化合物4,滤液收集浓缩后再经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再得到0.3g化合物4,收率67%.13C NM R(CD3OD,125MH z) :224.7(C-17),81.5(C-7),76.3(C-6),72.2(C-3), 54.0,53.2,49.3,48.9(C-13),42.4,39.0(C-16),37.3,37.2(C-10),33.6,33.2,32.3,26.2, 22.3,14.9(C-19),14.3(C-18);1HNMR (CD3OD,500MH z) :3.54(m,1H,H-3),3.38 (dd,J=8.6,10.6H z,1H,H-6),3.20(dd,J= 9.7,9.2H z,1H,H-7),2.47(m,1H),0.97(s, 3H,H-19),0.95(s,3H,H-18).1.5 5 -孕甾-Z-17(20)-烯-3 ,6 ,7 -三醇(5)的合成 基本参照文献[2],从1.0g化合物4出发经3步反应得0.7g化合物5,总收率为:61%,m.p.167~169 .元素分析:C21H34O3 0.38H2O,计算值%C:73.89,H,10.26,实测值%: C,73.93,H,10.12.13CNMR(CD3OD,125MH z) : 151.2(C-17),115.1(C-20),81.5(C-7), 76.4(C-6),72.2(C-3),58.1,54.2,49.3,46.6 (C-13),42.3,40.0,38.9(C-10),37.2,33.6, 33.5,32.2,28.7,23.2,18.0(C-21),14.3(C-19),14.0(C-18);1HNMR(CD3OD,500MH z) :5.16(m,J=7.3,1H,H-20),3.51(m,1H,H-3),3.16(dd,J=8.7,10.8H z,1H,H-6),3.05 (dd,J=9.3,8.95H z,1H,H-7),2.36(m,2H), 2.18(m,2H),1.98(m,1H),1.68(d,3H,H-21),0.95(s,3H,H-19),0.92(s,3H,H-18)+ TOF-M S(%):m/z357[M+N a]+.上述波谱数据与文献[2]一致.2 结果与讨论2.1 关于烯丙位氧化 文献[2,5,6]均采用Cr O3-DM P或RuC l3-70%t B uOOH的方法,不仅有毒害或催化剂比较贵,而且必须保护3-位羟基.我们参考文献[7]的方法和提示,应用NH PI/O2/ B z2O2-CuC l2体系直接对化合物2进行烯丙位氧化成功地得到化合物3,不用保护3-位羟基.这是一个自由基反应,其中,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 NH PI作为自由基(电子)的转移剂[8],用空气进行氧化.首先由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形成烯丙位自由基,再相继与O2及NHPI作用形成烯丙基氢过氧化物及PI N O (邻苯二甲酰亚胺-N -氧自由基),前者经CuC l2脱水便得到相应的 , -不饱和酮,后者又继续参加反应,不断循环.整个过程条件温和,不影响3-位羟基,没有污染,产率也尚可,所用NH PI可部分回收,不失为一个环境友好的方法.2.2 关于7-酮- 5-甾体的还原和硼氢化反应 为了获得7-位羟基为 -构型,文献上几乎都先使用NaB H4-CeC l3对甾体 , -不饱和酮进行1,2-还原,然后(或保护7-位羟基)用硼烷进行硼氢化-氧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物.我们注意到7酮- 5-甾醇特殊的刚性结构,采用N a B H4/ BF3 OE t2-NaBO3体系直接对3 羟基-7-酮- 5-甾体(3)进行还原、硼氢化-氧化,得到了预期产物(4).也满足了目标物的5 -氢,6 ,7 -二羟基立体构型.这种立体选择性主要是由底物的空间因素和极性因素决定的.首先由N a B H4/BF3 OE t2产生的硼烷进攻极化较强的羰基氧,形成的烯丙醇硼酸脂的健为较稳定的平伏键(e键)[9],然后另一分子的硼烷从空阻较小的后面进行硼氢化、5氧化、5水解得4.见图2.2.3 化合物5的5 -氢,6 ,7 -二羟基立体构型的确定 化合物5的C6及C7的1HNMR:H C6:3.16(dd,J=8.7,10.8H z,1H,);H C7:3.05 (dd,J=9.3,8.95H z,1H,).它们的偶合常数均大于8,且都是dd峰,根据椅式环已烷构象相邻氢偶合常数的规律[10],C5与C6,C6与C7,C7与C8上的氢彼此为反式,均为直立的aa鍵.已知C8氢与C10上的角甲基同为直立的 -方向,因此确定C6与C7上羟基为6 ,7 构型,C5-H是 构型,即AB 环为反式.185第2期 刘 金等:抗哮喘剂I PL576,092的改进合成图2 7-酮- 5-甾体的硼氢化反应F ig.2H ydrobo ra ti on o f7-keto- 5-stero l s参考文献:[1] BURGOGN E D L,ANDERSEN R J.C ontignastero,l ah i ghly oxy enated stero id w ith t he U nnatura l 14 confi gurati on fro m the m ar i ne sponge Pe tro si a Conti gna tathiele,1899[J].J O rg Che m,1992,57:525 528.[2] S HEN Y,B URGOGN E D L.Effi c i ent synthes i s o fIPL576092:a nove l an ti-asth m a agent[J].J O rgChem,2002,67:3908 3910.[3] IZZO I,AVALLONE E,M ON ICA C D,et a.l Synthesi s o fpotenti a lly an ti-i n fla mma tory IPL576,092-contignasterol and IPL576092-mano ali de hydr i ds[J].T etrahedron,2004,60:5587 5593.[4] KA SSERRA C E,HARR IS P,S T ERNTON G R,et a.lIPL576,092,a novelanti-i nfl amm atory compound,i nh i b i ts l eukocy te i n filtrati on and changes i n l ung functi onin response to a ll ergen cha llenge[J].Pul m Pha r m aco lT her,2004,17:309.[5] (a)BURGOGN E D L,S HEN Y,LANGLAND S J M,e ta.l6,7-O xyg enated stero i ds and uses re l a ted there to[P].U.S.Patent6,706,701,2004-03-16.(b)i b i d[P].U.S.Pa tent6,949,533,2005-09-27.(c)i b i d[P].U.S.Pa tent7,067,682,2006-06-27.[6] F IL IPPO M D,IZZO I,SAV I GNANO L,et a.l Synthesisof a trans m e m brane ionophore based on a c2-sy mme tr i c polyhydroxystero i d derivati ve[J].T etrahedron,2003,59:1711 1717.[7] FOR IC HER J,FUR B R I NGER C,PFOERTNER K.P ro cess f o r the ca talytic ox ida ti on of isopreno ids hav i nga ll y li c g roups[P].U.S.P atent5,030,739,1991-07-09.[8] HERMAN S I,VER EECKEN L,J ACO BS P A,et a.lM echan is m o f t he cata l y ti c ox i dati on o f hydrocarbons byN-hydroxyph t ha li m i de:a t heoreti ca l study[J].Che mCommun,2004,(97):1140 1141.[9] DUNKEBLUM E,LE V ENE R,K LEI N l J.T he stereoche m istry of the hydrobo ra tion of cyc l ohex-2-enones,cyc l ohex-2-eno ls,cyc l ohex an-1,2and1,3-diones[J].T etrahedron,1972,28:1009 1024. [10] 陈德恒.有机结构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I m proved synt hesi s of I PL576,092:a novel an ti-ast h m a agentL IU Ji n,YANG Li rong,LIH ong hong,Z HU H ong you,LIU Fu chu(K ey L aboratory ofM edic i nal Che m i stry f o r N a t ura lR esource,M i n i stry of Educati on,School o f Chem ica l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Y unnan U n i versity,K un m i ng650091,Ch i na)Abst ract:An i m proved synthesis o f I PL576,092has been acco mp lished starting fro m the co mm erc iall y ava ilabbe DH E A(dehydro isoandrosterone)i n six steps i n27%overa ll y ields.The pr ocedure i n vo l v es the se lec ti v e all y ic ox i d ation o f5-andr osten-3 -ol-17-one ethylene ketal by NH PI/O2/Bz2O2-CuC l2syste m and t h e hydroborati o n of5-androsten-7,17-d i o ne-3 -o l17-ethy lene ketal by BF3 OEt2/NaB H4-N a BO3 syste m as key steps.W or kup pr ocedures w ere si m plifi e d.K ey w ords:I PL576,092;N-hydroxyph t h ali m i d e;allylic ox i d ati o n;hydroboration; , -unsaturated ke tones;po lyhydr oxystero i d s186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1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宏简历
刘宏,男,副研
究员。

主要从
事喀斯
特方面
的科研
教学工
作。

地址:云南大
学 资源环境与地
球科学学院
区域与资源规划系
云南省
昆明市翠湖北路2

邮编: 650091
Email :hongliu@
一、教育经历
2002.9:斯洛文尼亚Nova Gorica 大学,博士研究生院,博士
2003.9-2004.9: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因2004年生病中断)
1994.5-1994.12:亚洲理工学院(AIT
),资源
环境系,进修
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学士二、工作经历
2002.04-至今: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8-2002.3: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副研究员
1993.8-2000.7: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助理研究员
1985.7-1993.7: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资源环境室,研究实习员
三、主要科研成果
1.Martin Knez, Janja Kogovsˇek, Hong Liu, Janez
Mulec, Metka Petricˇ, Natasˇa Ravbar, Tadej
Slabe, Karstological study of the new Kunming
airport building area (Yunnan, China), Environ
Earth Sci, 67:273–283 DOI 10.1007/s12665-
011-1506-x, 2012.
2.Nina, G.Jablonski, Ji Xueping, Liu Hong,Li
Zhicai et al. Remains of Holocene giant pandas
from Jiangdongshan Mountain (Yunnan, China)
and their relevance to the evolution of quaternary
environment in south-western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2011, 1-10.
3.Duan, W., Cai, B., Tan, M., Liu, H. & Zhang,
Y.: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aragonitic
stalagmite laminae from Yunnan Xianren Cave,
SW China revealed by cave monitoring. Boreas,
10.1111/j.1502-3885.2011.00226.x. ISSN 0300-
9483.2011.
4.Martin KNEZ, Hong Liu & Tadej SLABE
(eds.), SOUTH CHINA KARST 2, ZRC
Publishing, Ljubljana, 2011.
5.刘剑, 刘宏, 杨象鹏. 黑龙潭岩溶泉对不同降雨
过程的响应.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2) 6.Martin KNEZ, Hong LIU & Tadej SLABE:
High mountain karren in northwestern Yunnan, China, Acta Carsologica, 39/1, 103-114,2010.
7.Tadej Slabe and Hong Liu:Significant subsoil
rock forms,in: Gines A., Knez M., Slabe T.,
Dreybrodt W. (Eds.), Karst Rock features:
Karren sculpturing. ZRC Publishing, Ljubljana, 123-137, 2009.
8.Martin KNEZ, Janja KOGOVŠEK, Andrej
KRANJC, Hong LIU, Metka PETRIČ & Tadej SLABE: The Shuilian Cave in the upper region of the Chang River (Karst of NW Yunnan,
China), Acta Carsologica, 38/1, 97-106,2009.
9.吉学平, Nina G.Jablonski, 刘宏. 云南腾冲江东
山小水井全新世大熊猫的发现及其意义. 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10.刘宏, 刘国才. 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生态环境与
农业.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 2005
11.刘宏, 陈晓平, 黄楚兴,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翠屏
峰溶洞及沉积物. 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 2005
12.刘宏, 张帆. 云南省昭通地区鲁甸县梭山乡黑
石村黑石大洞及其旅游资源评价. 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 2005
13.蔡炳贵, 程海, 侯居峙, 刘宏, 王国安, 刘东生.
云南石林地区土壤侵蚀的石笋记录与现代观
测. 第四纪研究. 2005
14.刘宏.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赴斯洛文尼亚进行喀
斯特合作研究.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4) 15.刘宏, 刘国才. 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生态环境与
农业.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s1)
16.吉学平, 韩康信, 刘旭, 刘宏, 余腾松. 云南威信
龙马、瓦石两具“僰人”悬棺葬头骨的人类学
研究. 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17.Stanka SEBELA, TadejSLABE, Liu
Hong ,PetrPRUNER. 云南路南石林和丘北峰
林洞穴成因. 地质学报. 2004,(6)
18.刘宏, 周燕.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 地球科学
进展. 2003, (6)
19.刘宏, 黄楚兴, 周燕.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初
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1,(1)
20.刘宏, 刘旭, 吉学平, 余腾松. 云南省威信县长
安乡瓦石棺木岩悬棺考古发掘. 云南地理环境
研究. 2001,(02)
21.Sebela, T Slabe, J Kogovsek, 刘宏, P Pruner. 中
国云南岩溶地区乃古石林的白云洞. 地质学报.
2001,(03)
22.张帆, 刘宏, 陈晓平.滇西南洞穴考察. 云南地理
环境研究. 199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