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精编)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黝.黑(yǒu)吹嘘.(xū)窒.息(zhì)锐.不可当(ruì)B.仲.裁(zhòng)悄.然(qiào)粗糙.(zào)眼花缭.乱(liáo)C.镌.刻(juān)愚钝.(dùn)溃.退(kuì)殚.精竭虑(dān)D.不辍.(chuò)粲.然(càn)一绺.(liǔ)正襟.危坐(jī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十一假期,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

B.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
....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5、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对偶)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比喻)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反问)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借代)
6、正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
A.③⑤④②①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②③⑤D.①③④②⑤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②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与元微之书①(节选)
白居易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 )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 )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
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 )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殚:尽,全。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1)流水周.于舍下
(2)大抵若是.
(3)去.我万里
(4)信手把.笔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一个虚词,根据文意推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1)( )置草堂 (2)飞泉落( )檐间 (3)封题( )时
A.之;于;因 B.于;之;因 C.因;于;之 D.于;因;之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环绕;这样;距离;执、拿
3.(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4. C
5.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父亲的“外公纸”
丰一吟
①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

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作“外公纸”。

②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

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

父亲却不然。

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

“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例。

③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

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

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来一擦,便擦掉了。

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盘下,当着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水分被吸了去,画面便不致化水。

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水彩颜料。

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太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用这种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

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

④那么,写字桌上用的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

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

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⑤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父亲家。

喜欢作乐的父亲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杭州等地游玩。

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父亲总是在他们需要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

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父亲专有的。

有时父亲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⑥这样一喊,父亲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

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

⑦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
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

⑧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用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

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

“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

如果不把“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该多好啊!
⑨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

父亲并非这样。

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

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

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

⑩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

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

画画写字后,我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用。

至于给外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所代替了。

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
——选自《回忆父亲丰子恺》1.文中所提“外公纸”具体指什么?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他不仅
..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3.作者将父亲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称作“外公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说说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格。

5.本文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三点即可)
2、俭以养德
张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

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

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

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

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
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

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

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

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

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

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

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

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

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

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第04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

——《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台阶》
C.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

——《故乡》
4.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B
C
C
C
A
挑兮达兮凄神寒骨曾益其所不能徒有羡鱼情绿杨阴里白沙堤尝贻余核舟一寤寐思服天涯若比邻


1.指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片裁成的,用于和外孙(外孙女)共同进餐时擦嘴,给外孙、外孙女擦鼻子或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的“餐巾纸”。

(意思对即可)
2.意在强调“外公纸”不仅方便外公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突出强调“外公纸”具有经济实惠、卫生安全的实用性。

3.以小见大,说明作为艺术家的父亲画画写字时所产生的边角料都充满艺术魅力。

4.严于律己,勤奋刻苦。

5.①物尽其用;②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③合理安排生活;④艺术来源于生活。

1.俭以养德(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这一典型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

第⑤段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警句有力地论证了节俭可以给人带来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深渊这一论点。

3. B
4.示例: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