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013-2030)简本
第一章概述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范围 (1)
1.3规划年限 (1)
1.4规划依据 (1)
第二章城市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 (2)
2.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2)
2.2发展目标 (2)
第三章常规公交线网规划 (2)
3.1规划原则 (2)
3.2公交网络布局思路 (3)
3.3公交线网近期规划 (3)
3.4公交线网远期规划............................................. .4 3.5公交专用道规划.. (4)
第四章公交枢纽场站规划 (4)
4.1公交场地用地标准和规模....................................... .4 4.2公交枢纽规划. (5)
第五章公交发展保障政策 (5)
5.1组织保障措施 (5)
5.2政策保障措施 (5)
5.3设施保障措施 (6)
5.4技术保障措施 (6)
附表1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总一近期方案 (7)
附表2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总一远期方案 (11)
第一章概述
1.1规划背景
目前,漳州市区运营公交线路36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21公里,公交车辆401台,但公交准点率偏低、线路分布不均、候车时间过长,在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中,主城区公交的分担率只有8%,45.2%的居民采用摩托车和电动车出行,现有公交覆盖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
随着漳州市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和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压力持续增加,道路基础设施逐渐不堪重负,平均运量大、占有路面少的公交在交通出行中的分担率迫切需要提高。
为适应漳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地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漳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
1.2规划范E
本次规划的范围以《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划定的一中心六组团都市区,核心研究范围为主城区,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
1.3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和《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一致,近期为2013-2015 年,远期为2030年。
(7)《漳州市统计年鉴》2003〜2012
(8)《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9)《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
(10)各分区总体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11)《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 15-87)
第二章城市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
2.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结合漳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政策,以构建地面公共交通系统为主要载体,合理布设换乘枢纽与城乡路线,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打造人性化、绿色环保、具有漳州特色的多模式、多层次、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确定公共交通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2.2发展目标
基于公交枢纽,构建以快线公交为骨干,干线公交为主体,支线为补充,郊区线为外联,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延伸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环保型、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规划目标按照末年2030年设定,期间分步分片实施。
(1)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
(2)中心区线网密度约为3.5 km/km2,城市边缘区线网密度为2km/km2。
(3)站点覆盖率500米达90%,300米达50%。
(4)人均年公交出行次数达285人次。
/ 一、r V 5_41 + X t - t -f —t_- > • X、—r t~r f-r. I _ / t t » l J
(2)线路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等级结构合理。
(3)兼顾、利用现有线路,充分考虑乘客乘车习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的关系。
(4)合理减少重复线路,提高线网的均匀性。
(5)线路的布设要向主客流廊道倾斜,同时要考虑增加线网覆盖率。
(6)逐步加强中心城区公交的周边辐射功能。
(7)充分考虑各等级线路之间以及其他对外交通客运枢纽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
3.2公交网络布局思路
(1)枢纽辐射一互联布局模式
以规划的8个枢纽为中心,建立“枢纽辐射一互联型”公交网络,向枢纽周边的主要客源点进行辐射,枢纽间又相互连接成网。
(2)多层次公交功能布局模式
基于“线路分等级、网络分层次、车辆分颜色”的思路,构建“点面结合、“快慢结合”、“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网络,包括快线、干线、支线和郊区线四种类型公交线网。
公交线网层次与功能表
远期规划公交快线13条,干线18条,支线15条,郊区线10条。
到规划期末,公交线路规模将达到56条,公交线路总里程将达到796.6km,其中,快线总里程221.4km,干线总里程259.9km,支线总里程145.9km,郊区线总里程169.4km。
详情见附表2。
3.5公交专用道规划
近期在漳州市主城区规划3条路段的公交专用道,分别位于胜利路、迎宾路和水仙大街上,总长度共16.1km。
规划近期公交专用道指标
第四章公交枢纽场站规划
4.1公交场地用地标准和规模
(1)场站标准选取
本次规划确定场站用地标准如下表所示:
漳州市场站面积建议标准
面积标准
(2)场站总体规模
2030年漳州市公交车辆拥有量规模在1280〜1600标台,则需控制公交枢纽场站综合用地为25.6〜32万而,考虑到本次规划的枢纽站把停车等功能综合考虑,规划枢纽站用地按全部用地的64%控制,即枢纽站规模大约为16.4〜20.5 万m2,结合漳州实际情况,取下限值,即16.4万由?作为枢纽场站用地。
4.2公交枢纽规划
2030年规划建设公交枢纽8个,总面积共245亩,各个枢纽具体情况如下:
漳州市公交枢纽规划情况一览表
第五章公交发展保障政策
5.1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由政府牵头并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交通局、规划局、公交集团
长效机制;
(2)确保公共交通提供优质服务,漳州市要形成公共交通运行基本制度。
5.3设施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采取一定行政措施,保障场站用地,鼓励对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
(2)房地产开发,大型商业设施兴建,应承担公共交通车站的建设责任;
(3)开发同时要加快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和建设,以形成衔接内外、易于方式转换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4)重新调配道路使用功能,加快实施公交专用道系统及配套港湾式车站建设,并优化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
5.4技术保障措施
(1)研制和开发公交综合乘客系统;
(2)逐步建立计算机化调度管理,枢纽站设置信息显示屏;
(3)加快公交运行管理、调度的GPS系统可行性研究;
(4)推广清洁能源在公交车中的使用,同时建设配套的能源供应站及辅助
设备。
附表1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总一近期方案
附表2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总一远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