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八年里, “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靠着给丈夫“耍
把戏过日子”;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活”,最终成为一个只能和丈夫 “说说笑笑凑个热的“没出息”的人。
④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失去了信心。 娜拉害怕自己撒谎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她说“我
不配教育孩子。要想教育孩子,先得教育我自己”。对娜拉而言,只有 出走,才能让孩子摆脱撒谎妈妈的阴影,娜拉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解脱。
创作背景
易卜生的创作生涯,是在1848年欧洲各地风起云涌的革命 浪潮影响下开始的。作者经历了家庭破产,同时他在药店当学徒 受人歧视。为营救一个受迫害的作家,他参加过请愿游行,协助 社会主义者,做过革命宣传工作,从而使其创作一开始就同民主 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 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 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 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如1889年,他给女权运动活 动家的信中所说:“您开始通过您的精神生活道路,以某种形式 进入‘我’的作品。”随后,他们发动的强大女权运动,给易卜 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二)分析冲突性,把握戏剧主题
1、人与人的冲突
阶级立场 道德品质
2、人物内心的冲突
思想感情 心理状态
3、人物与环境
兴趣爱好 人际关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试简要分析本文中主要的戏剧冲突。
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海尔茂和娜拉夫妻之间的冲突;另一个矛盾冲突是娜拉和阮克大夫之间的冲突。 ②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 娜拉内心的冲突; 海尔茂内心的冲突
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P113)
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娜拉通过这句话向他表示出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 真正平等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问题探究
①娜拉的出走是对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 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 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 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②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 解放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至今还能引发人们的争 论和思考。
表现了海尔茂得知柯洛克斯泰归还借据之后的激动,同时重复说 “我没事了”,又表现了海尔茂的自私。
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陌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 什么要这样称呼?(P112)
“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 娜拉这样称呼自己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
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 这样称呼海尔茂是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
必备知识 “突转”的艺术手法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 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有 时也用于章剧情突然转变。
《玩偶之家》柯洛克斯泰突然来到娜拉家请求她向她丈夫求情不要 开除他,但娜拉拒绝了,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她从顺境转入了逆境。 这一"突转”使她发现她的行动在法律面前却是犯罪,并开始怀疑这种 “法律”。观众则通过这一突转,开始发现娜拉和海尔茂之间不平等的 夫妻关系,发现法律对妇女权力的侵犯。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 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 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 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
1868—1891年,易卜生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 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 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 《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 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 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总结艺术特点
①戏剧场景高度集中。将戏剧场景高度集中于海尔茂和娜拉的家 中,有利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展现。
②运用“突转”的手法。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 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 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 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③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主要指娜拉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突。 她对未来的期盼与此时外界的寒冷环境是极不融洽的。 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思想,与海 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
鉴赏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 舞台说明。戏剧文学中重
要的是人物语言。戏剧中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展示
海尔茂是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者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 传统观念的维护者。他实质上是一个极自私、冷酷、虚伪、反 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待娜拉的态度和待人接物上。在家中他 将娜拉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玩偶,满嘴甜言蜜语。然而一旦 他认为娜拉的行动“危害”到他的名誉地位时,立刻暴露出他 的卑劣和自私。当柯洛克斯泰还回借据,没有任何危险时,立 刻又换回原来的面孔。当他看到用所谓的“爱”的言辞无法让 娜拉回心转意时,便搬出道德和宗教来阻止娜拉的出走,甚至 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企图使娜拉继续忍受其玩偶地 位。他是一个一切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主义者,在他道 貌岸然的外表下隐藏着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本质。
玩偶之家
易卜生
学习目标
1、回顾关于戏剧的有关知识 2、理解戏剧冲突及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鉴赏主要人物形象 4、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把握主旨
戏剧常识
1、含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
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P114)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 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这个结尾暗示了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娜拉出走标志 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最基本的内容。人物 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广 度与深度上的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本质上是性格 冲突,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遭遇 由于相互的差距而产生的抵触、摩擦和撞击。
分析戏剧冲突
(一)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从场次入手(注意舞台说明) 2、从情节入手(抓住主线)
作者简介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 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他是挪威人民引以 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 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 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 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 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观点争鸣
鲁迅先生在《娜拉出走后怎 样》一文中说:“从事理上推想 起来,娜拉或者其实也只有两条 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你对 这句话有何看法?你认为娜拉的 最终结局会是怎样的?
提示:结合所学文本和社会实际, 自圆其说就可以
走进文本,理清人物关系
夫妻
海尔茂
娜拉
同 学 ( 现 为 同 事 )
柯洛克斯泰
老朋友
阮克医生
昔日恋人
朋 友
林丹太太
理清情节,梳理文脉
送走林丹太太
课
顺从的娜拉
文 情 节
阮克大夫来访 收到柯洛克斯泰来信
觉醒的娜拉
娜 拉
娜拉与海尔茂决裂
反抗的娜拉
什么是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指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 人物内心的各种动机之间的抵触、磨擦和撞击。
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 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
识破海尔茂虚伪、自私自利的面目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 不独立的可悲状况,对于以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 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海尔茂形象——所谓的“理想丈夫”
娜拉形象——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完美妻子”
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她美丽、活泼,真诚、 善良、富有同情心,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
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 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 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 名誉而准备自杀。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三要素
戏剧 语言 三要素 戏剧冲突
语言是戏剧的基础, 是戏剧第一要素。
人物
3.戏剧的特点:
① 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 ② 人物、故事、场景高度集中 ; ③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 ④ 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
戏剧
4、戏剧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 (《丝路花雨》)、音乐剧(《猫》《歌剧魅影》)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 (如《白毛女》)。
问题探究
①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她为了所爱的人,做出当时违反法律的事, 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 “耐着性子 整整等了八年”。但是,柯洛克斯泰的信让她清醒地看到,丈夫并不是真 的爱自己, 对于爱情,她彻底绝望了。 ②为了获得人格尊严和平等地位。 她没有人格和尊严,只是丈夫的“玩 偶”,丈夫认为,“正经事跟你有什么相干?”,二人在八年中“从来没 在正经事情上头谈过一句正经话”。丈夫不了解她,并不真正爱她,只是 拿她消遣;她被赋予“一个老婆,一个母亲”的“神圣的责任”,却没有 任何人对她负责任,丈夫可以随意羞辱、责骂她。
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
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
第一, 富有动作性 ,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 ,戏剧语言 要有个性化 ; 第三, 丰富的潜台词 ;
揣摩戏剧语言
“海尔茂: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遍!不错,不什么?(P107)
鉴赏人物形象
戏剧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和人物自身的 直观行动来表现,正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
1.分析剧本的台词,挖掘潜台词 2.仔细体会舞台提示(说明) 3.分析戏剧冲突,弄清人物性格的变化 4.了解剧本的情节安排(误会、巧合等)
课文节选部分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是娜拉和海尔茂,试简要分析概括 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他一生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50—1868)浪漫主义历史剧:过渡 作品哲理剧《布朗德》《培尔金特》。 中期(1868—1891)现实主义“社会问题 剧”:《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后期(1891—1906)象征主义心理剧:《建 筑师》《小艾友夫》《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5、戏剧鉴赏方法: 把握戏剧冲突
分析人物形象 揣摩戏剧语言
解题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 家庭》。该剧共三幕, 是一部典型的社会 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 “玩 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从一个侧面揭 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 位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