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综述】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十年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十年综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诗化的语言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

“美丽中国”成为温暖亿万人心的词汇,点燃了中华儿女开创更美好未来的热情。

人们寻找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实践,更多地将目光投注于XX农村,掀起了一股考察“美丽乡村”、寻找“最美乡村”的热流。

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和重点正是农村。

作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XX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重要路径。

透过这扇生机盎然的窗口,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会“美丽中国”在XX所期望铸造的生态价值、推行的普惠理念,以及促成城乡融合的用心和决心。

乡村更为富饶,百姓生活和谐安康,城乡差距日益缩减。

XX“美丽乡村”逐渐呈现的活力、富足、幸福、美丽和文化底蕴,是对“美丽中国”内涵的注解。

从“示范引领”、“普遍推行”到“深化提升”,“农村令城市更向往”的建设主题十年相承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中文意译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用类似的一句话进行总结,XX“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农村令城市更向往”。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高速发展,曾经的资源小省一跃成为了经济大省。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X年位列我国各省区第一。

物质富裕已不再是农村生活“幸福感”的唯一衡量。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对生存发展环境和农村生态尤为关注,对自身是否享受与城市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尤为敏感。

重民生,体民意,
XX决策层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XX,广大农村居民绝不能掉队,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必须比肩齐飞。

一场历时10年的“美丽接力”在XX农村“星火传递”。

20XX年开始,XX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作为突破口,至20XX年,经过X年的努力,对全省X个建制村进行初步整治,并把其中的X个建制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这一过程称为示范引领阶段,是XX“美丽接力”决胜起跑的关键一棒。

它为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开好了头、引好了路。

不仅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推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带动了统筹城乡、利民惠民的系列工程在农村“开花结果”。

XX农村局部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从这一阶段开始,XX“美丽乡村”建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开始形成。

省委、省政府每年围绕一个重点,召开“千万工程”现场会。

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做报告,抓检查、抓推进、抓落实。

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并重、投入机制不断健全的城乡共建共享帮扶模式在XX推开。

20XX年起,XX在“千万”工程树立“示范美”的基础上,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深化、扩大至全省所有乡村。

这一过程称为普遍推行阶段,是XX“美丽接力”的第二次交棒。

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为重点,XX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逐步形成了农民受益广泛、村点覆盖全面、运行机制完善的整治建设格局。

截至201X年,XX 又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村X万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的变化。

201X年,XX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做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

XX“美丽接力”进入了深化提升阶段。

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XX明确
了“美丽乡村”从内涵提升上推进“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要求。

成功培育了X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农村面貌逐步发生“质”的变化。

10年,从树立“示范美”、力争“大家美”,到提升“内涵美”,“农村令城市更向往”的主题一脉相承。

XX新农村建设呈现了树品牌惠民生的特点。

各地结合本土地域特征、产业特色和人文特点,在“美丽乡村”总品牌下,创造了一批接地气、振精神、高立意、容易记的地域性乡村“金名片”。

10年,XX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为龙头,系列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原本面广、点散、任务重的农村整治工作不再杂乱无序,相反梳理出脉络与重点。

“一幅蓝图到底”,让乡村建设有根可依、有脉可循。

设计单位和市县规划设计中心、县乡村干部相互“捆绑”。

这一“倒逼”模式,促使各级政府和有关人员更加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

一来避免了地方做“甩手掌柜”,将责任“一脚踢”给规划设计单位,二来促成了相关规划因地制宜,便于“落地”。

10年,XX新农村建设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铸就了农村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

整乡整镇环境整治,整体推进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和污水处理网等一体化建设。

XX以县域为单位建设“美丽乡村样板区”;把重要交通沿线打造成“风景长廊”;把村庄建设为特色景点;把农户庭院雕琢为“精致小品”。

成功打造了X个美丽乡村先进县、X条景观带和X多个特色精品村落,共同描绘了“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锦绣XX。

10年,XX新农村建设坚持人口集聚和促进公共服务相衔接,加快构筑梯次合理、衔接紧密的城乡体系。

把中心村作为统筹发展的基础节点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