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女神(美狄亚与蘩漪复仇形象之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仇女神(美狄亚与蘩漪复仇形象之比较)
第一篇:复仇女神(美狄亚与蘩漪复仇形象之比较)
复仇的女神
——美狄亚与蘩漪复仇形象之比较
摘要: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中一个鲜明的妇女形象,其复仇行为不仅为当世所不容,在今天看来也骇人听闻。

无独有偶,在《雷雨》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复仇形象蘩漪,其复仇行为虽不及美狄亚血腥,但也足以撼动封建纲常,惊世骇俗。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复仇行为,复仇动机及复仇差别,探求更清晰的复仇女神形象。

关键词:复仇;美狄亚;蘩漪
一、复仇的行为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它的素材来源于希腊神话。

它描写王子伊阿宋在美狄亚的帮助下,盗取金羊毛归来,发现父亲被新国王杀死,当妻子美狄亚帮助他惩罚了新国王之后被赶出家乡,夫妇来到科林索斯,生了两个儿子。

但伊阿宋变了心,他要做科林索斯国王的女婿,并要把妻儿赶出境外。

这激起了美狄亚的愤怒。

她设计毒死了国王和公主,又人同杀死了两个儿子,绝了丈夫的后嗣,她如此惩罚了伊阿宋后乘龙车飞往雅典。

全剧通过了=一个血腥的复仇事件,描写了一出动人的家庭悲剧,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剧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歌颂了主人公为夺取平等权利的反抗精神,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生活现实。

无独有偶,在《雷雨》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复仇形象蘩漪,其复仇行为虽不及美狄亚血腥,但也足以撼动封建纲常,惊世骇俗。

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被称为《雷雨》中“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的蘩漪是个颇具评论价值的人物。

有人在探讨谁是《雷雨》的主人公时,认为就是蘩漪。

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见解。

蘩漪的确是全剧的一个中心人物,是戏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

曹禺显然也是最欣赏这个角色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主角是“雷雨”或其他的人物)蘩漪敢爱
敢恨。

不计后果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从情欲的解放中体味到精神的自由,重新找回丢失已久的生命力。

“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她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

正是这样,才把她与那些默默忍受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捆绑的妇女分开,显出一丝耀眼的锋芒。

然而,蘩漪对周萍寄予的感情毕竟是不正常的,周萍也并没有真爱过蘩漪。

蘩漪陷入对周萍的爱中无法自拔,疯狂的情欲燃烧着她,使她本来就不安定的灵魂、被压抑的生命力更加灼热,最终引发了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大爆炸。

翻译是一个艳厉的女人,性格上有自私、阴鸷的一面,为了爱情,她可以不择手段地百般阻挠周萍与四凤的感情,甚至不顾尊严。

死搅蛮缠地跟着周萍,下跪哀求周萍,在不得所爱后竟残忍地作出玉石俱焚的举动。

二、复仇的动机
美狄亚的行为是惊世骇俗的,不仅为当世所不容在现在看来也是十分血腥的。

然而从当世的社会环境及妇女地位来看,美狄亚所做的一切更像是一个受压
迫女性对压迫其的社会鱼死网破般的反抗。

美狄亚生活的时代,妇女地位极其低下,几乎不占有家庭财富而是作为丈夫的附庸而存在。

美狄亚与丈夫生下的两个儿子同样作为丈夫的财产而存在,是其丈夫血脉的延续,与美狄亚关系不甚密切。

作为对丈夫不耻行为的反抗,美狄亚杀死与丈夫所生的两个儿子的行为在其看来是对丈夫所占有财富的破坏,使得伊阿宋的荣耀和血脉无从延续。

然而在今天看来,美狄亚的行为多少带着薄薄的苍凉感,这玉石俱焚鱼死网破的复仇背后,也能依稀看到美狄亚作为一位母亲流下的泪水。

同样,在《雷雨》中,周朴园所要建立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终于因为蘩漪的“爆炸”而崩溃了。

蘩漪对压迫的反抗、对人的意志自由的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原始的野性。

她对周萍的情爱中并未出现高于情欲的个性要求。

对周公馆她既有心理上的拒斥,也有
事实上的依赖;对周评既有情感的执着,也表现出过分的依附,这本身就是矛盾的,是个性的丧失。

人们一般称蘩漪是“那拉氏”的人物。

其实在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冲出旧家庭、追求个性解放上,她远不如娜拉那样坚决和彻底;她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有摧毁性的盲目反抗,将一切有罪或无辜的人都在她的愤怒之火中烧为灰烬。

蘩漪的形象更近于古希腊悲剧中抱负一切的美狄亚,而非义无反顾走自己路的娜拉。

美狄亚和蘩漪生活的时代虽然相差数千年,然而蘩漪却完整地保存了美狄亚身上的原始的野性,在她们复仇行为背后的动机方面,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点。

三、复仇的差别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美狄亚和蘩漪在复仇上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区别仍然存在着微小的区别。

蘩漪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婚姻制度自身的矛盾(即爱情与婚姻的不一致)造成的。

就蘩漪与周朴园的婚姻来说这种矛盾还未激化到非此即彼的程度,还未上升为冲突。

因此解放这一矛盾的方式只能是通奸,还不是解除婚姻关系本身。

虽然对周朴园充满了怨恨,但蘩漪根本就没打算过要冲出周公馆这座“死牢”,到更广阔的自由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她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更不愿舍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

可以设想,如果如果蘩漪与周萍的私通并未中止,那么蘩漪与周朴园的家庭矛盾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事实上,蘩漪与周朴园之间矛盾的表面尖锐化,是发生在私通关系被周萍主动中止后。

她对周朴园表面的对抗更像是由失望和绝望产生的报复心理的表现,而不是她思想觉悟、追求个性的表现。

另外,蘩漪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却对周冲的选择大加阻挠,提醒周冲说:“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并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

”在周冲面前,蘩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因为四凤与周冲相爱对她有利,这恰恰反映了蘩漪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志。

蘩漪作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是令人同情的,但蘩漪也仍旧以门当户对的封建标准设
计周冲的幸福。

所以,有的研究认为蘩漪“表现了一种为爱情与自由而献身的精神”,显然是溢美之词。

在蘩漪身上,并未表现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主题”,她也不是什么反封建与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她的思想和行为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她的意识深层,还潜伏着某些软弱、妥协的因素。

比如蘩漪的心灵深处总是隐隐约约有一种摆脱不了的“犯罪感”。

她在绝望中对周萍说,为了他,她连“名誉”都不要了,“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的”。

这是对周萍沉痛的谴责,从中可以看出“名分”对蘩漪来说并不是不
重要的,她在潜意识中其实仍然备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这正是蘩漪区别西方悲剧中女性性格,而呈现出民族悲剧美学内涵的独特之处。

第二篇:美狄亚的血腥复仇读后感
美狄亚的血腥复仇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美狄亚的血腥复仇》这部古希腊悲剧。

我觉得美狄亚,伊阿宋都是人性的代表。

美狄亚,是古往今来最着名的复仇女性,也是所有受背叛、嫉妒所苦的女性的守护神。

她是美丽、智慧、勇敢的。

为了爱上一个外邦人,她抛却公主地位、窃走国宝金羊毛、杀死弟弟,甘愿随夫远走他乡、漂泊失所。

她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报复手段残忍、凶暴。

她的勇敢爱情和伟大牺牲最终却变成一则笑话:丈夫决定另娶柯林斯公主,换取稳定名位。

美狄亚走投无路之下,展开恐怖报复:先是献毒衣焚杀丈夫的新欢,继而手刃两个小孩,乘太阳神的华车远去,留下一无所有的负心丈夫。

题材涉及婚姻的背叛和女性的报复。

她有对自己作为女人的无奈,也有坚强女人冲破不公命运的勇气。

她自己曾说道:“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

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购买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

”她向天神问道:“啊,宙斯,为什么只给一种可靠的标记,让凡人来识别金子
的真伪,却不在那肉体上打上烙印,来辨别人类的善恶?”
当时的古希腊女性根本没有什么地位,看看当时社会背景,可以看出女性对于男性十分依赖的,男性对女人存在着蔑视,这种男性社会的力量,直接导致了作为女人的美狄亚的悲剧。

人性本身就有很多弱点,自私、嫉妒、贪恋、愚昧等等,在当时的环境下,有些东西更是裸露不勘。

古代,中有刘兰芝,被婆婆逼得无可奈何。

外有美狄亚。

都是可怜的女人。

作为中国女性不敢反抗选择了顺从,美狄亚却敢奋起反抗。

她勇敢、果断,但又很残忍。

作为女人,我们可以坚强、勇敢,但不能凶残,还有就是智慧,擦亮眼睛去爱一个值得自己去爱的人。

美狄亚的复仇成功是偶然的,而她们两个的悲剧命运却是必然的。

从这两个独特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同时代的女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相似的命运,她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和丑。

但无论什么样的女性,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得到真正的幸福,还是要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没有了经济作为后盾,又何来幸福?只有独立的经济基础,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

要不只能又是另一场的悲剧而已。

第三篇:相遇浅析《雷雨》中蘩漪形象
浅析《雷雨》中蘩漪形象
郝祥玉 26号 *** 摘要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曹禺曾说自己写剧本“醉心于人物的塑造”,所以,在他笔下诞生了无数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艺术形象,蘩漪是《雷雨》中性格极端矛盾的人物,也是作者投入激情最多的形象。

她身为周朴园的妻子,却没有一点儿资本家的腥腥作态,她敢爱敢恨,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之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的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例来揭示社会造就蘩漪的悲剧,她的个性追求与社会黑暗产生了矛盾,她叛逆挣扎,有力的冲击了封建制度,并撕毁了自己在罪恶的封建家庭传统的虚伪面纱,她的“雷雨”式性格,揭示了在中国黑暗的社会中追求个性解放道路是行
不通的。

关键词:蘩漪文弱形象个性解放引言:
“生命中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得恨”这是对蘩漪的诠释。

她是一个被爱情伤的体无完肤的女人,是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

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

正文:
一、传统旧式女性
在旧中国,女性受千百年来传统封建礼教思想影响较深,她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民主意识和反抗意识,受一些伦理纲常的制约,较文弱,屈从。

曹禺笔下的蘩漪就陷入了周家这口“残酷的井”她长期面对的就是周朴园的专制与横暴,过着没有爱情和温暖的单调、阴郁、烦闷的日子,但是我认为:经历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的蘩漪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不寻常的女人。

她屈从中的文弱是外在的传统的,是传统家庭教育社会烙印给她的,而她内心的不屈是封建家庭窒息的结果,也是受过新式教育的结果。

蘩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十八岁那年便被迫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周朴园不但不尊重她,珍惜她,反而更加对她专制,就是大家庭里的霸主。

在第一幕搬家中蘩漪无奈的对四凤感叹说“什么事自然要依着他,他是什么都不肯将就的。

”不难看出蘩漪这个旧式女人对自己的丈夫的百依百顺、迁就顺从的特点。

再如第一幕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她的文弱屈从都能从她的语言中看出来:“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她最后还是屈从了,带着极大的愤怒把药喝了。

虽然这主要不是为了周朴园,但是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到周朴园的蛮横专制,以及蘩漪一味的屈从,真是令人悲悯。

蘩漪与周朴园的结合,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她虽然可以过上贵族太太的优越生活,但其精神上却是空虚的。

“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
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粱令人觉得有些可怕。

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

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青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

”这些无不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忧郁,她也曾哀痛地表白:“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


周家对蘩漪来说,无异于一个不透气的“铁屋子”,她只是一只失去自由的“金丝鸟”在周公馆的压抑,周朴园的专制下,磨去了青春与热情,乃至生命的光泽,成了任人摆布的“笼中鸟”,成了“像死一样的女人。

”剧中第二幕被迫喝完药后,蘩漪对周萍说的话:“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

”可见她内心有多么的压抑,明明知道已经违背了自己的本性,可是还是默默的忍受着这一切。

就这样,周朴园的凶横以及蘩漪自身的地位,都使她再
也难跨出周家大门一步,这使得她不得不另想办法来逃脱这一切。

蘩漪是个“旧式女人”,但她又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我认为这很容易使她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她对周朴园的奢望,对周萍的追求,实际上是她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憧憬,是她对自然人性的狂热追求,她表现的种种暴烈的反抗是向命运的一种挑战,但是她仍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在这样的矛盾的下,她无力挣扎,这样形象的对比,更现实出这个旧式女人的怯弱,色厉内茬的一面。

蘩漪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聪慧美丽,思想进步,我认为她一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为自己设计了美好的明天。

可是命运却偏偏和她开了个玩笑,或者说是命运捉弄了她,让她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她的人,并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专制,陷进了牢狱般的周公馆,苦苦的挣扎着。

但是她又不愿也不敢走出周公馆,因为她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自立的能力,所以她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但是留在这里虽然物质上满足了自己,可是内心深处还是一样的孤独寂寞,她多年向往的美好生活和爱情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她必须找一个能够
给她爱情的人。

直到看见了周萍,他就是她的希望,因此她不顾一切地狠狠的“抓住”了他,最终导致了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的结局。

蘩漪又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自从她被骗到周家以后,便被禁锢在监狱似的周公馆,过着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

周朴园与蘩漪之间格格不入的思想性格、道德观念和那种不真实的生活,使蘩漪处在被压抑、摧残的地位。

但是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大胆释放自己。

蘩漪对压迫的反抗、对人的意志自由的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的野性。

她的反抗精神和她内心矛盾、复杂都主要表现在对周朴园的反抗上:
第一次反抗是喝药。

“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不,我喝不下”
从这一段对白中表现出了蘩漪的反抗性,但这属于消极抵御,最后还是咽下愤恨。

第二次反抗是看病。

这次蘩漪可以说是一个挑战者,因为周朴园曾经两次派仆人催蘩漪去看病,可是蘩漪都没有去,最后周朴园只能自己亲自去催,企图以家长的威严逼她看病,但他没有想到,蘩漪并没有被他吓住,她仍没有去看病,而是径自回楼上去了。

这次反抗蘩漪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优势仍在周朴园一方。

因为最后他还是让周萍陪着柯大夫上楼替她看了病。

第三次反抗是雨夜归来。

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对周朴园的每一落千丈次问话的回答,都使周朴园感到惊愕骇异最后又只能摆出家长的架势命令蘩漪到楼上去,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
“(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

” 这可以看出优势转到了蘩漪一方。

第四次反抗是在剧尾。

这次蘩漪可以说是一个审判者,她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他的庄严外衣,揭下了他的道德面具,让周公馆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无遗。

这个时候的周朴园完全是一个被动者,每一次反抗
之后,都使她们的关系发生变化。

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也由消极到积极,越来越不可遏制。

可是蘩漪性格中的封建性,使她的反抗不能不带有旧式女人的痕迹,就这样,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使得她在这个旧社会、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

二、爆发“雷雨”是时代的产物
蘩漪就是“雷雨”。

周平的背叛,把她的现实处境与理想追求之间的距离拉的更大,她的精神受到现实和理想的反向撕扯,所以她才从脆弱走向倔强,由冷静走向疯狂,变为可怕的复仇女神,爆发了“雷雨”性格。

我认为这是既复杂又独特的,她悒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孤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因此她的生活里交织着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忍的恨”。

从蘩漪嫁入周家开始,他幻想的美好爱情便破灭了,起初是和周朴园,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摆设,对她加以控制,然后还认为她有“精
神病”逼着她喝药,剧中第二幕周朴园逼着蘩漪喝药,并让周萍、周冲跪在她面前请求她喝下去,蘩漪只能泪痕满面的把药喝了。

之后,她告诉周萍这样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啦,这里蕴含着她生活的艰辛,和药一样是苦的。

更不用说爱了,爱也一定是比药更苦。

不难看出,在这样的家庭中,只能静静的等死,不料却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爱情”,这个人便是周萍。

周萍的出现使蘩漪的内心燃起了希望,多年来对自己默默忍受的压抑全部释放出来,不顾及伦理辈分之见,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自己名义上的儿子。

但是好景不长,她发现周萍开始对她冷漠,并且有些后悔,但是这还没有完全打破她心中的爱情火焰。

直到她发现周萍深爱的人是四凤,而并非自己,她痛彻心扉,开始由挚热的爱转为极大的恨。

“不做声地走进来,雨衣上的是还在往下滴,发鬓有些湿。

颜色是很惨白,整个面都像石膏的塑像。

高而白的鼻粱,薄而红的嘴唇死死地刻在脸上,如刻在一个严峻的假面上,整个脸庞是无表情的。


有她的眼睛烧着心内疯狂的火,然而也是冷酷的,爱和恨烧尽了女人一切的仪态,她像是厌弃了一切,只有计算着如何报复的心念在心中起伏”这是第四幕中一段描述蘩漪的,可见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新时代女性。

当周萍想要离开她,摆脱她的时候,这对蘩漪来说是不可能能接受的,如果失去就意味着她还会回到以前的生活当中去,过着令人窒息的生活。

所以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决定要从四凤的手中夺回周萍。

直到当她知道周萍已经下定决心要抛弃她时,她才开始进行报复。

在第二幕中,蘩漪已经提醒了周萍说“但是最对不起的人有一个,你反而轻轻地忘了”“那不是她!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不曾经引诱的后母!”“你欠了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看见了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

”可是周萍并没有在意。

当蘩漪认清了眼前的周萍和他父亲是一样伪善、冷酷、自私的,她才感到自己的真情受到了蹂躏,人格受到了伤害,于是才说出“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侮,你可以想一想。

”这显示出蘩漪心灵深处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这是多么残酷的爱啊!
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艺术形象,她就是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这是她说的话。

蘩漪陷入对周萍的爱中不能够自拔,疯狂的情欲燃烧着她,使她本来就不安定的灵魂、被压抑的生命力更加灼热,最终引发了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情感大爆炸。

从《雷雨》的第二幕,蘩漪对周萍说的一些话中,譬如:“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起来了!”我们可以看出,蘩漪是尖锐的,她的恨像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的,她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

这些话也显示出她的恨一旦爆发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还有虽然她说的是天空中的暴风雨,可是实际上是在暗示她心里的暴风雨快来了。

我想就是这样,她爱的疯狂,也恨的彻底。

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过一切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