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可用于提取淀粉。提取的淀粉可用于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
马铃薯全粉生产
将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可延长保质期并方便运输。全粉可用于制作各种糕点、面包等食品。
06
CHAPTER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
介绍全球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国家、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目录
马铃薯概述与栽培意义马铃薯生物学特性与品种选择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策略与实践马铃薯收获、贮藏与加工利用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01
CHAPTER
马铃薯概述与栽培意义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特别是秘鲁和智利。
起源地
传播历史
全球分布
晚疫病
症状为植株萎蔫、叶片变绿等,防治方法包括轮作倒茬、选用无病种薯、加强田间管理等。
青枯病
症状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切刀消毒、药剂浸种等。
环腐病
03
地老虎
幼虫咬食马铃薯块茎,造成孔洞和腐烂,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田间杂草、灯光诱杀、药剂灌根等。
01
蚜虫
吸食马铃薯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变黄,防治方法包括清除杂草、黄板诱杀、药剂喷雾等。
01
详细介绍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情况。
马铃薯品种改良与育种
02
阐述中国马铃薯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马铃薯栽培技术
03
探讨中国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现状,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基肥施用
结合深耕施用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如磷酸二铵、尿素等。
施肥原则
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合理施肥。
追肥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施2-3次。
中耕除草
马铃薯生长期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土壤改良
播种前进行深耕,深度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耕细作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土壤10厘米深处温度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采用开沟或穴播方式,播种深度8-10厘米,株行距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
播种量
根据种薯大小而定,一般每亩用种量120-150公斤。
市场潜力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及其制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提供了多种营养来源。
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马铃薯及其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马铃薯种植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粮食安全
多样化饮食
市场需求
经济效益
02
CHAPTER
水分与土壤要求
早熟品种
中熟品种
晚熟品种
特殊品种
01
02
03
04
生长周期短,块茎早熟,适合早春和秋季栽培。
生长周期适中,产量稳定,适合春秋两季栽培。
生长周期长,产量高,适合夏季和初秋栽培。
如抗病品种、抗旱品种等,具有特定的抗逆性能。
适应性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产量与质量并重原则
抗病性与抗逆性原则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和合理混配。
05
CHAPTER
马铃薯收获、贮藏与加工利用
马铃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3-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块茎发芽或受冻。因此,要定期检查贮藏库的温度,并及时调整。
温度控制
贮藏库的湿度应控制在80%-90%之间,以保持块茎的新鲜度。湿度过低会导致块茎失水皱缩,湿度过高则容易引发病害。
在追求高产的同时,注重品种的品质和口感。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消费者喜爱的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以降低生产风险。
03
CHAPTER
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在5.0-6.0之间,避免重茬。
土壤选择
对于质地粘重、透气性差的土壤,可通过添加沙土、有机肥等改良剂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肥力。
16世纪由西班牙人将其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和非洲。
目前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100多个国家。
03
02
01
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钾、铁等矿物质。
营养价值
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和工业生产(如淀粉和酒精制造)。
经济价值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马铃薯制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湿度调节
贮藏期间要保持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导致块茎窒息。同时,通风也有助于降低库内温度和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通风换气
A
B
C
D
鲜食利用
马铃薯可作为蔬菜直接食用,如炒、炖、煮等。其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薯片、薯条加工
马铃薯可加工成薯片、薯条等休闲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淀粉提取
02
二十八星瓢虫
成虫和幼虫均危害马铃薯叶片,造成穿孔和叶片干枯,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捕捉、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采用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定期巡查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可通过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04
CHAPTER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策略与实践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茎部变黑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及时排水等。
马铃薯生物学特性与品种选择
马铃薯属于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地上茎、地下块茎、匍匐茎等特点。
植物学特征
从播种到收获,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休眠期。
生长周期
马铃薯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与光照需求
马铃薯对水分需求较高,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80%。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