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与法规知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与护士执业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护士条例:2008.5.12实施。
立法宗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
根本宗旨: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的健康。
1.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民事能力,16周岁以上公民
2)全日制3年以上护理、助产专业学习,包括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实习,取得学历证书;
3)通过专业考试取得资格证
4)符合健康标准(无精神病、色盲、色弱、听力障碍、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疾病、残疾和功能障碍)2.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1)按照卫生部要求配备护理人员,未达标者自条例实施之日起3年内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护理配备标准。
2)加强护士管理:①设专人负责护理管理工作;②不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未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及有效期满未续的人员从事护理工作③实习护士应由护士指导工作。
3.护士执业中的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护士配备数量低于卫生部标准、允许未取得证书人员或未办理变更手续人员及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人员在本机构从事护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者核减其诊疗科目,暂停6-12个月执业活动处理。
2)护士有下列情形者,将受到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职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
①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
②发现医嘱有问题,未提出或报告
③泄露患者隐私
④发生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听从安排者
二、护士的执业注册管理办法,2008.5.12实施
1.首次注册:自通过资格证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执业注册申请,有效期为5年
2.变更注册:变更后有效期为5年(排除进修、学术交流者)
3.延续注册:申请应于有效期届满30天前提出申请
4.注销注册
第二节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医疗规定
一、传染病防治法
1.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甲类对待)
丙类:流感、腮腺炎、风疹、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除霍乱、菌痢、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意外的感染性腹泻。
2.立法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立方方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管理部门职责: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起领导作用,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
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防治及监督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确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承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控制工作。
4.疫情报告总制度:我国实行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授
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发生在本行政区
域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5.疫情控制: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以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擅自离开者,由公安机关协助强
制隔离。
甲类传染病和炭疽死亡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如需尸体
解剖者告知家属。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9.1实施
1.医疗事故的构成至少包括
①主题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②行为的违法性
③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与人身损害的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2.医疗事故分级:
一级:死亡或重度残疾
二级: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3.医疗事故的预防: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患者有权复印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影响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4.医疗事故的报告:应当逐级上报,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同时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5.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有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主要责任,主要由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次要责任,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轻微责任,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6.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在紧急情况下抢救造成不良后果的
由于患者病情异常体质特殊
在现有科学技术下,发生无法预料的不良后果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断治疗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
7.处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三、侵权责任法,2010.7.1实施
1.在诊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2.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立即实施医疗措施。
3.属于侵犯隐私的情况:未经患者许可允许学生观摩;未经允许公开信息;趁机窥探病人与病情无关的隐私部位;但患者有传染病、职业病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疾病不能隐瞒。
四、献血法
1.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站采集、提供临床用血,不以盈利为目的。
2.每次采集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400ml,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3.国家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体储血,动员家庭、亲友等互助献血。
为保证紧急有血,医疗机构可临时采血。
第三节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
1.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管理层次原则
4.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5.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
6.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
7.任务与目标统一原则
8.稳定适应原则
9.精干高效原则
10.执行与监督分设原则
第四节临床护理工作组织结构护理工作模式
1.个案护理
2.功能制护理
3.小组制护理
4.责任制护理
5.优质护理服务提倡的工作模式第五节医院常用的护理质量标准一、标准体系结构
要素
过程
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