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第4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检测(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解析版)
D. 海洋
4.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A. 增加海洋繁殖
B. 大量开采海洋油气
C. 增加海洋捕描
量 D. 陆源污染物尽量排放到海里
5.下列不属于海洋功能的是()
A. 人类的家

B. 气候的调节

C. 交通要

D. 生命的摇篮
6. 在海洋污染物中,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的是()
A. 固体垃

B. 污水排

C. 大气污
D. 石油污染
7.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快。

下列对发展海洋产业不利的是()
A. 海岸线漫长,海域辽

B. 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C. 地处西北太平洋中枢,交通便

D. 与周边国家争议海域较多
8.目前我国海洋污染总量的80%来自()
A. 海底石油、天然气的泄

B. 陆地污染物质的排放
C. 大气污染物的沉

D. 海洋生物的排泄物
9.当赤潮发生后,下列生产活动受其危害最大的是()
A. 城市自来水厂取
水 B. 轮船海洋航行 C. 近海水产养殖 D. 大陆架石油开采
10.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渔民的假期
B. 减少水污染
C. 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 保护渔业资源
11.下列生产活动与海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晒

B. 航

C. 植

D. 捕鱼
12.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措施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加强近海捕捞强度②禁止远洋捕捞③防止海洋污染④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 大黄鱼、小黄鱼、海参、乌

B. 带鱼、乌贼、海参、小黄鱼
C.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

D. 大黄鱼、海参、乌贼、海带
14.下列不属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是()
A.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B.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
C. 海洋是天然制氧厂
D. 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东部沿海的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
A________ 渔场
B________ 重点开发区
C________ 重点开发区
D________ 重点开发区
(2)比较B、C两重点开发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3)结合D重点开发区的气候、草场和海洋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确定当前及今后开发重点,应在本区建成哪些农业生产基地?
16.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海域利用也有其不利的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以1~3mm速度上升.下列对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引发海水入
侵 B. 加大洪涝危害 C. 加强海岸侵蚀 D. 导致海洋性气候增强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
A. 建立海洋保护区
B. 防止海洋污染
C.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D. 整顿沿海工业生产
17.我国海洋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力度及政策不同,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沿海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我国经济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成或正计划筹建海上风电场(图2).
(1)分析材料一,海洋产业分布不均,集中程度最高的两大海洋产业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2)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运输业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海洋产业,试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区位优势.
(4)简述中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②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
③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
④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⑤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④
D. ①③
(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A. 大气污
染B . 土壤污
染C . 水体污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东海中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东海地区是我国海产品最多的海域.故选:B.【点评】熟记我国的主要渔场分布是解题关键.
2.【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故选:C.
【点评】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答案】D
【解析】【分析】蓝色农业指的是以蓝色海洋为依托的水生农业,具体来说就是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
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鱼、虾、贝、藻类等养殖的水产农牧活动.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占地球面积的71%,拥有地球上3000多万种物种中的99%,而陆地拥有物种不到1%.据此分析选项可知,适合发展“蓝色农业”的是海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属于基础性题型,识记即可。

4.【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应增加海洋繁殖,减少捕捞海洋鱼类,故A正确,C错误;海底石油资源可以合理的开发,故B错误;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要防止海洋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5.【答案】A
【解析】【分析】水是万物之源,从某种程度上讲,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交通要道;此外,海洋还能调节气候、增温增湿;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海洋资源是指海洋生态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
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海洋空间.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6.【答案】D
【解析】【分析】石油污染会阻碍海洋生物的生长,终而导致其死亡,因此在海洋污染物中,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

故选:D
【点评】(1)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2)近年来,海事经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

7.【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大陆架宽而浅,海岸线长,海域辽阔,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地处西北太平洋中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海洋资源优势,了解我国的地理区位优势及海洋资源分布是解题关键.学生应熟记我国的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及发展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8.【答案】B
【解析】【分析】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多达上百
亿吨.近年来,中国海域的石油污染趋于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为了使海洋能够千秋万代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故选:B.
【点评】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9.【答案】C
【解析】【分析】赤潮对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对人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故选:C.【点评】赤潮又称红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而造成的.赤潮发生后,海水变成红色,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腐烂,使得赤潮海域大面积缺氧,甚至于无氧,并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10.【答案】D
【解析】【分析】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

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
这样就不会使鱼一下子就被捕光了。

采取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采取休渔期制度的意义。

11.【答案】C
【解析】【分析】航运是指海洋或者河道运输,与海洋有关;晒盐需要大量的海水,与海洋有关;捕鱼有近海捕鱼和远洋捕鱼,与海洋有关;树生长在陆地上,与海洋无关.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依据海洋资源的含义作答.
12.【答案】C
【解析】【分析】①加强近海捕捞会使本已衰竭的近海渔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故①错误;②我国远洋资源丰富,应该适当地进行远洋捕捞,故②错误;③我国海洋污染严重,应该采取措施防治海洋污染,故③正确;④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故④正确.故选:C.
【点评】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衰竭等.13.【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大
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故选:C.
【点评】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14.【答案】C
【解析】【分析】水是万物之源,从某种程度上讲,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交通要道;此外,海洋还能调节气候、增温增湿.根据题意.故选:
C.
【点评】海洋资源是指海洋生态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海洋空间.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二、综合题
15.【答案】(1)舟山;京津唐;沪宁杭;海南岛(2)B区: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不利因素是水资源紧缺.C区:优势是水运方便,可以从区外或国外输入原料;不利因素是矿产与能源资源缺乏
(3)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解析】【分析】(1)读图,A为舟山渔场,B为京津唐地区,C为沪宁杭工业基地,D为海南岛重点开发区.
(2)B为京津唐地区,C为沪宁杭地区,由两地区的地理概况可知,B区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不利因素是水资源紧缺;C区优势是水运方便,可以从区外或国外输入原料,不利因素是矿产与能源资源缺乏.
(3)D为海南岛地区,是我国全部位于热带地区的省区,可以发展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如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等.
故答案为:(1)舟山;京津唐;沪宁杭;海南岛;(2)B区: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不利因素是水资源紧缺.C 区:优势是水运方便,可以从区外或国外输入原料;不利因素是矿产与能源资源缺乏;(3)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点评】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众多,其中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四个特大城市自西向东依次是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16.【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以1~3mm速度上升,主要的危害有:引发海水入侵;加大洪涝危害;加大海岸侵蚀.2.根据题意.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目前,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故答案为:1.D.2.C.
【点评】根据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分析即可.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7.【答案】(1)海盐业;海洋矿业
(2)海洋交通运输业﹣﹣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额大;海洋船舶工业﹣﹣长三角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发达,船舶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好,能满足发展船舶工业的需要
(3)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多宽阔浅滩;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沿海省市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4)①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②提升海洋资源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③加强科技研发、
提高海洋产业科技竞争力.④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缩小沿海地区差异.⑤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一,海洋产业分布不均,集中程度最高的两大海洋产业是海盐业和海洋矿业.(2)海洋交通运输业﹣﹣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额大;海洋船舶工业﹣﹣长三角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发达,船舶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好,能满足发展船舶工业的需要.
(3)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多宽阔浅滩;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沿海省市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4)①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②提升海洋资源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③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海洋产业科技竞争力.④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缩小沿海地区差异.⑤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故答案为:(1)海盐业;海洋矿业;(2)海洋交通运输业﹣﹣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额大;海洋船舶工业﹣﹣长三角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发达,船舶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好,能满足发展船舶工业的需要;(3)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多宽阔浅滩;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沿海省市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4)①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②提升海洋资源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③加强科技研
发、提高海洋产业科技竞争力.④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缩小沿海地区差异.⑤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
【点评】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多达上百亿吨.因此,为了使海洋能够千秋万代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18.【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潮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渔业、影响人类的健康.(2)赤潮是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自然现象,江河、湖泊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通常称为“水花”或“水华”.化学物质磷等流入河流,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可见水体环境遭到污染是造成赤潮的最基本因素.
故答案为:(1)D;(2)C.
【点评】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